胡明華
摘 要:要想上好一堂語文課,首先要正確設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這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教師在上課之前應深研教材,明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讓學生的思想感情與作者達到共鳴。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設定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2-17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3-0056-01
2019年秋季,筆者參加了國培計劃(2019)吉首市小學語文“送教下鄉(xiāng)”項目,本次中國培平等、合作、交流的培訓模式讓人眼前一亮,筆者受益良多。
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有扎實的學識和過硬的教育教學能力。作為一名有著近十年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筆者憑著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獨自摸索,頗有“井底之蛙”之味,更像獨自摸黑過河的學者,想學習卻無奈于時間和精力跟不上,這種無力感讓人疲憊又無可奈何。這次國培來得正是時候,為我們一線教師指明了前進的道路和方向。
教學目標分為教師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目標。教師絕不能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要仔細研讀教材,選好自己的教學目標。面對一篇課文,要準確地找到目標,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實踐中學習。這個目標必須是基于學生實際學情建立的,如果脫離了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那一切就是白談了。樹立好目標之后,接下來就是對目標的有效實施了,一定要把自己設立的目標落到實處。換言之,要從學生身上得到體現(xiàn),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讓人很直觀地看出本節(jié)課學生的收獲。
如果想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就應要求自己不斷地進步和成長。教師想要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就要始終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己任,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另外,在任何時候、任何年齡段都要有一種激情,再好的課,若缺乏激情,也會使課堂缺乏一種味道。在整個培訓過程中,筆者時刻提醒自己的學習初心,經(jīng)常向其他教師虛心學習和請教。在平常的教學中,筆者會積極主動地把學習到的新理念和收獲分享給各位同事,也會主動地上示范課來鍛煉自己。
《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指出:“人文積淀”的內(nèi)涵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領域基本知識和成果的積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蘊含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等。所以在設置目標時要更多地考慮學生的人文積淀。
(一)深鉆教材,因材施教
教學目標既不能設定得花里胡哨,也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然實施起來就會不切實際,失去了它的意義。比如,在《帶刺的朋友》一課的磨課中,剛開始筆者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學會課文內(nèi)描寫刺猬偷棗的動作描寫手法,仿寫一篇作文”。但是對農(nóng)村學生來說,要在課堂內(nèi)完成一篇仿寫作文的目標有點過高,筆者就改成了仿寫幾句即可。結果大部分的學生都在課堂內(nèi)完成得很不錯,有的甚至超出了筆者的目標。
(二)細節(jié)入手,具體可行
提供給學生的學習目標不能太空洞,要從細節(jié)入手;而且目標要有層次,因人而異,使學生學起來各有不同,各個擊破。這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學生學有所長,會逐步培養(yǎng)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有專家把最好的教育比成“跳起來摘樹上的果子”,即太難或太易以及不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內(nèi)容都不能作為教學目標。以筆者執(zhí)教的一年級《升國旗》一課為例,筆者以前總把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設置成“培養(yǎng)學生愛祖國”之類空洞的話語,這是不太好去實施的。目標過大、過于空洞,加上一年級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明白“愛祖國”是怎樣體現(xiàn)的,也不能當堂檢測、反饋。這次國培之后,筆者把該課的情感目標改成了“讓學生說一句對祖國的贊美話語”,這樣就更容易落實。
總之,通過這次國培,筆者提高了語文教學目標確定的能力,理清了課堂教學思路,找到了自己在語文教學中的不足,對今后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筆者將以此為起點,讓“差距”成為自身發(fā)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這次國培,讓筆者想起了從教的初心:溫暖每一個學生。筆者懷著這份初衷,帶著有愛的教育去遇見學生。學習的時間很短,對筆者的影響卻很長……感謝國培,感謝這場遇見!
參考文獻:
[1]張美玲,張衛(wèi)濤. 做新時代的合格教師[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
[2]王志峰,高 云.聚焦核心素養(yǎng)的全學科課例[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