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各種文化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英語教學是語言的教學,更離不開文化的教育?,F(xiàn)代英語教學強調(diào)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令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逐漸認識到文化在英語教與學中不可忽視的作用。文章重點就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文化導入展開論述,介紹實際教學運用的同時進一步突顯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文化差異;文化導入;跨文化教育
在英語語言世界里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When youre down,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很多英語學習者卻對此句的含義不甚了解。究其原因,在于文化背景的差異。這句話是一句拳擊術(shù)語,意指在拳擊比賽中,若拳手被對方擊倒而在裁判數(shù)到十的時候還無法站起來,將被判輸。但在多數(shù)情況下,倒地的拳手在裁判還未數(shù)到十的時候便能夠站起來再戰(zhàn)。因此,這句話的表層意思是:當你被人擊倒并非意味著輸了這場比賽;而其深刻的寓意則是:當你遇到了挫折,并不一定就此喪失了成功的機會。
一、教學中的語言和文化差異
文化概念涵蓋內(nèi)容廣且無處不在,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只有充分了解隱含在該語言之后的文化內(nèi)容,才能夠真切地感受這種語言及其在一定的文化環(huán)境中承載著的具體的文化內(nèi)容。
但長期以來,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卻一直未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學中,認為只要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掌握了語音、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就具備了英語語言的理解力及其應用的能力。然而實踐中,中美甚至英美人之間的理解差距常常都令人意想不到。比如: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Have you eaten yet(吃了嗎)?英美人聽到后可能會感到茫然,有時會引起誤解,從而達不到交際效果。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決定了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重要性。我們需要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同時,更多地讓他們識別和了解中英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
二、跨文化教育教學的必要性
(一)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助于準確理解詞匯。
學習英語絲毫不懂有關(guān)文化背景知識,在實際的運用中是行不通的。單詞具有字面意義和附加的或隱含的意義。由于英語國家文化與漢民族文化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望詞生義勢必產(chǎn)生誤解。例如,英語中的很多詞匯源自于神話故事、寓言和《圣經(jīng)》,表現(xiàn)出英國國家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特色。Job(《圣經(jīng)》中的人物)是一個虔誠且具有忍耐精神的人。上帝為了考驗他而令其成為了世上最貧困的人,但他卻仍對上帝充滿敬畏。因此,英語中的as poor as Job形容極度潦倒、一無所有;As patient as Job指的是具有忍耐力;而Tom is the ideal person to serve the boss. He has the patience of Job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湯姆是伺候老板的最佳人選,因為他極具忍耐力。再如,常見的salt(鹽)在英語慣用語中還可以表示“稱職”“能勝任工作”的意思,這些都是建立在對英語語言文化有著很好的了解的基礎(chǔ)上才能夠在學習中準確理解的。
(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助于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在價值觀念、道德標準、社會習俗等方面的差異令雙方文化對隱私所持的態(tài)度不同。比如我們已知曉的有關(guān)年齡、婚姻、收入等情況的詢問是與西方人交流的禁忌。同時,中西方文化對祝賀和贊揚的反應也具有很明顯的差異。例如:A native English speaker說: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而A Chinese English-leaner則說:No,my English is poor。中國文化使我們潛意識地做出這種謙虛的回答,盡管我們在心底對別人的稱贊感到高興,但西方人會誤解為不太誠實。
三、文化導入在文化意識培養(yǎng)中的方法和意義
(一)培養(yǎng)文化意識。培養(yǎng)文化意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文化,真正知道自已在不同語言背景下該怎樣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以下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1.認真閱讀課本,找出是否有跨文化的內(nèi)容;2. 找出書中涉及文化的內(nèi)容并將其按一定順序歸類;3. 認真做習題,設(shè)計一些跨文化方面的課堂活動;4.觀察書中的詞匯、例子、圖片引用是否設(shè)置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5.通過模仿去體驗并了解文化習俗。
(二)習語學習。主要集中在比較它與漢語習語的異同及其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學習習語為手段來進行文化導入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本族文化中習語的意義。
(三)分角色練習。讓學生將由于文化差異所引起的交際沖突生動地表演出來。比如,可以設(shè)置一些場景來表演出錯誤的做法,其他學生找出錯誤的原因,最后用正確的方式表演出來。
(四)電影賞析。電影是一種比較現(xiàn)代的手段,綜合壓縮了文化的觀感及節(jié)奏,能夠幫助學生將語言和文化形象而具體地聯(lián)系起來。
(五)報刊閱讀。報紙是現(xiàn)代生活的一面鏡子,它反映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英語學習者通過閱讀英文報刊能夠觀察到英語國家中人們的真實生活,學到一些關(guān)于藝術(shù)、體育、文學方面的知識以進一步熟悉西方文化,利于語言技能和文化能力的提高。
四、結(jié)語
英語教學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人,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其影響,才能做到語言的真正習得并確切理解所學語言的文化內(nèi)涵,具備此種語言所要求的能力和素養(yǎng),也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 Harmer,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3.
[2]? Hutchinson,T. & Waters,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陳曉蘭.中職英語教學的困惑與教師角色調(diào)適對策[J].中國林業(yè)教育,2013(03):44-47.
作者簡介:趙霞飛,女,漢,1975年7月出生,廣西平南人,本科學歷,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課程教學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