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大數據時代的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現狀進行分析,探索在建設過程中影響智慧圖書館建設進程的主要因素,針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促進高校智慧圖書館的建設質量水平。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方案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在社會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智能化、信息化服務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被提供。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智慧圖書館建設融入了先進的科技理念,能夠通過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的技術手段對圖書資源進行管理,提供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務。
1 大數據與智慧圖書館
智慧圖書館與大數據的聯系。智慧圖書館是以大數據分析技術為技術支撐,將圖書館中的信息資源管理工作與互聯網技術結合來開展一系列的信息服務工作。通過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數字挖掘等技術來幫助讀者查詢圖書資源和圖書館服務,基于讀者的閱讀內容和閱讀狀況將原始信息進行整合,組織成清晰直觀的資源報告反饋給用戶,并按照用戶的使用需求用一定的格式進行導出?;诨ヂ摼W的控制作用,在智慧圖書館當中能夠實現無人化綜合服務和個性化定制服務。讀者通過圖書館內部的電子設備和電子屏幕進行資源檢索,有效減少了圖書館內部對于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的需求,在提升圖書館內部服務效率的同時,提升了圖書館內部資源的使用效率。智慧圖書館提供給人的個性化服務主要包括基于用戶的使用情況進行相關文獻的推薦、在一定的時間段內進行資源的預約,提供圖書資源歸還提醒服務等,讀者可以在圖書館進行一切合理化的信息服務活動。在現階段的建設過程中,大數據技術使用的終端設備主要是圖書館內部的電子設備和讀者的終端移動設備,用戶通過終端設備上的資源查找平臺對電子文獻進行訪問,實現大量信息集成和利用的目標。另外,基于大數據技術,能夠實現全球資源共享,信息資源的流通率大大提升。在平臺登陸過程中用戶訪問“零門檻”,用戶在平臺上進行注冊和登陸之后即可對圖書館內的開放資源進行使用,減少了用戶在圖書館之間的奔波次數,有效地提升了單位時間內資源的使用效率。
2 大數據時代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狀況
大數據時代和智慧圖書館概念提出的時間較短,很多方面在考慮和設計當中并不完善,不少環(huán)節(jié)仍舊處于不斷發(fā)展的狀態(tài)中。在如今的發(fā)展階段,很多研究人員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的發(fā)展對智慧型圖書館建設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踐。就國內外智慧圖書館的發(fā)展現狀進行分析,一些發(fā)達國家在建設智慧型圖書館的領域已經對建設方案展開一系列的探討。例如,法國通過了弗朗索瓦-密特朗國家圖書館的數字圖書館建設計劃,美國紐約開始了21世紀圖書館的電子圖書館建設,加拿大不少圖書館之間形成了“智慧圖書館”聯盟,日本開發(fā)出了“電子圖書館”系統等。我國對于智慧圖書館的探索和建設工作開展較晚,一些地區(qū)圖書館積極開展智慧型圖書館的建設工作,如中國國家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和我國多數大學當中的圖書館。
3 當前智慧圖書館建設存在的問題
1)智慧圖書館建設理論不完善。在我國智慧圖書館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和進步,但是在理論層面設計的方案仍舊不夠完善,在智慧圖書館建設細節(jié)當中存在著不少缺陷。一方面不少研究人員難以真正地把控好“智慧圖書館概念”,對于智慧圖書館建設的理解仍舊停留于“智能型圖書館”建設的層面。智慧型與智能型在服務質量、服務范圍和技術應用上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智慧型圖書館是基于智能型圖書館的基礎之上發(fā)展起來的。不少研究人員在對智能型圖書館進行研究之后難以進行更深層次的設計,智能型圖書館的綜合性建設方案較為缺乏。研究者的研究深度不夠,對于智慧圖書館僅能提供出大致的預想方案,在一些細節(jié)規(guī)劃上的理論研究較為缺乏,對相應技術所能夠支撐的服務認識不清。另一方面,研究人員對于智慧圖書館的發(fā)展藍圖認識不清。智慧圖書館在建設當中沒有參考依據,設計只能基于現有的技術手段和研究人員的研究能力,但是由于研究人員對于智慧圖書館的服務內容、服務領域、服務質量等認識較為模糊,在研究智慧圖書館建設理論時,缺乏相關的目標引導,導致研究內容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研究缺乏目的性。
2)缺乏宏觀指導和頂層設計。宏觀指導和頂層設計能夠將各地區(qū)的智慧圖書館進行統一的管理和規(guī)劃,但是由于一些地區(qū)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使得很多地區(qū)建立了服務質量較差的電子化圖書館,與預想的智慧圖書館建設方案存在很大的差距。在管理上,地方對于圖書館的建設缺乏宏觀調控,對于智慧圖書館建設方案把控不到位,由于盲目跟風現象,一些地區(qū)難以考慮自身的實際需求,再加上對建設過程中的系統性、集成性認識不足,智慧圖書館建設僅僅是電子化圖書館的別稱,在實際應用效果上給予使用者較差的使用體驗。同時不少單位建成了孤立的數字資源中心,在使用當中難以與其他單位形成一個應用的整體,信息資源難以實現共享,降低了資源的流通率,造成了不少信息資源的浪費,大數據資源的優(yōu)勢在使用過程中難以發(fā)揮。
4 大數據時代智慧圖書館建設方案
1)加強智慧圖書館理論研究。不同地區(qū)對于圖書資源的實際應用需求不同,因此各個地區(qū)都應當基于地區(qū)實際發(fā)展狀況做出具有地區(qū)特色的智慧圖書館建設方案。智慧圖書館理論建設為圖書館的實際建成提供了有效的參考,地區(qū)應當積極組建相關的理論研究隊伍對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方案進行探索,在設置好智慧圖書館建設藍圖的基礎上做好對于建設細節(jié)的設計。相關的研究機構應當圍繞智慧圖書館的定義、大數據與圖書館建設聯系、科學技術與服務質量之間的關系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準確的把握好智慧圖書館的實際概念,規(guī)劃好建設方案,構建出具有地區(qū)特色的智慧圖書館建設理論體系,以理論來指導實踐,推動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和發(fā)展。
2)政府做好宏觀調控和頂層設計。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確保智慧圖書館有效建成的重要保障。政府應當對各地區(qū)的智慧圖書館建設方案進行統一的把控,對建設當中的細節(jié)全面進行了解,對各地區(qū)的智慧圖書館建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同時應當找好各地區(qū)智慧圖書館之間的建設聯系,對數字化資源進行統一性的規(guī)劃和把控,實現地區(qū)之間的資源共享,避免對信息資源的浪費。另外,政府應當重視對于智慧型圖書館內部管理人員的培養(yǎng),建立專業(yè)的圖書館資源管理隊伍,對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進行統一性的把控。政府應當建立綜合性的統籌規(guī)劃機制,在政府的主導下實現各地區(qū)智慧圖書館建成的目標,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推動公共資源信息庫的建成。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慧圖書館的建成需要研究人員和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結合不斷發(fā)展的信息技術,順應圖書館建設的發(fā)展趨勢,不斷的深化理論研究,做好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頂層設計,加速網絡信息化資源服務平臺的建設,在服務方面和建設質量方面提升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水平,為人民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閱讀服務體驗,推動我國信息化建設和資源共享建設。
參考文獻
[1]程結晶.大數據時代圖書館服務創(chuàng)新的內容及其策略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39(03):57-62.
[2]張晨.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與數據素養(yǎng)教育[J].圖書與情報,2014(04):117-119.
[3]馬曉亭.大數據時代基于服務等級協議的圖書館讀者隱私感知與保護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37(04):57-60.
[4]陳茫,周力青,呂艷娥.大數據時代下的圖書館移動服務創(chuàng)新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4(01):117-121.
[5]馬曉亭.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個性化服務讀者隱私保護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4,34(02):84-89.
作者簡介
葉延華(1969-),女,吉林省長春市,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吉林工商學院,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