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新
摘 要:學習興趣永遠是學生持久學習的最重要的動機和動力。因此,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之中,對于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是教師教學的關鍵所在。只有通過一定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產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的欲望,能在學習和思考之中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那么學生學習的效果才會更為有效。教師借助一定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自信心,并促其對英語學習產生持久的興趣,由此,英語教學效果才會得到保證,教學目標才能達到。
關鍵詞:激發(fā);英語;興趣;自信心
學習興趣永遠是學生持久學習的最重要的動機和動力。因此,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之中,對于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是教師教學的關鍵所在。所謂興趣就是指教師所教學的內容能夠引發(fā)學生產生積極的求知欲望,隨之其主動探究以及主動學習的意識更為強烈,并投入其中,獲取新知識,各種學習能力同步提高。對于一種不是母語的語言,英語的教學難度在所難免。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首要的基礎條件。只有通過一定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產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的欲望,學習和思考之中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那么學生學習的效果才會更為有效。教師在為學生指明教學的目標以及其學習的目的時,就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自信心,并促使其對英語學習產生持久的興趣。由此,英語教學效果才會得到保證,教學目標才能達到,而學生本身的各種學習能力都會水漲船高、步步提升,為更深一步、更高層次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一、針對性教學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自信心
對于激活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關鍵要讓所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打動學生的心靈,并使其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所參與的這一教學活動的價值與意義。有些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初期,會因為遇到的難題暫時無法解決而產生學習障礙,教師需要及時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以主角的身份去自主尋找正確的答案,由此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同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差異進行差異式的教學、階梯式的問題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yè)布置。只有根據(jù)學生的差異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學生在順利解決問題以及完成作業(yè)等的情況下,心情自然愉悅,興趣也會越來越強烈。
二、藝術性教學激活興趣,讓學生自信心增強
教學看似只是教師的一種正常工作,但是其藝術性可以彰顯出教師的教學特色。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尤其是引入勵志小故事,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促其深思,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學生在這樣的一種氛圍的熏陶下,會逐漸學會自主培養(yǎng)自己的自信心。藝術性教學還在于教師能夠見縫插針地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等對學生進行表揚與肯定,對他們進行鼓勵與激勵。有的學生在記單詞的方面有自己的一套辦法,而且記得又準又快,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對這一學生進行表揚,并鼓勵其向全班學生介紹自己記單詞的方法,讓其他學生從這個學生的學習方法中獲得啟發(fā),在這樣的表揚之中,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就會越來越足。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或者是學生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中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與鼓勵。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與欣賞之后,會有更為積極和愉快的學習情緒,這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的學生會在課后自發(fā)地進行英語對話練習,教師要大張旗鼓地進行肯定,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
三、情感教育維護學生興趣,促進交流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滲透情感教育于其中,并切實發(fā)揮其作用,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維護。情感教育的基點就在于要建立民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通過這樣一種關系的建立,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與信息的傳遞,同時還包括師生之間情感的相互交流。在具體的英語課堂教學之中,教師自身需要具有充沛的情感,能夠熱情且理性地去設計和布置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并且以誠心、耐心、細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以激發(fā)與引導。如在課前幾分鐘,為了能夠讓學生順利地進入上課的氛圍之中,教師可以抓住這一時間點要求學生對英語單詞集體朗讀,或者是一起唱一首英語歌曲,由此提高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具體的教學之中,英語對話是師生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這既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運用與鞏固,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就地取材,根據(jù)校園生活,來和學生用英語交流一下關于學校環(huán)境的種種。在這樣的一種對話之中,滲透了教學中所學的一些句型、單詞等,同時有利于學生保持其學習興趣。另外,要做到課上與課下的相互銜接與延伸,鼓勵學生多利用課外時間了解一些英漢文化之間的差異。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去關注一下時事新聞以及一些焦點、熱點社會問題,在課堂之中,圍繞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展開對話,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還有助于學生擴大自己的詞匯量。
總之,英語教學要體現(xiàn)人文性、藝術性,學生在教師各種有效教學方法的實施下,激活和調動自我的學習興趣,從而真正能夠獲得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能,切實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陳金杰.英語老師,別太吝嗇[J].教書育人,2019(12).
[2]趙佳楠.運用學習動機理論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動機[J].知識經(jīng)濟,2019(12).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