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緒強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作文教學也越來越被重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交流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在寫作中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目前,作文教學中的不足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枯燥,學生沒有寫作的熱情,基礎知識也比較薄弱,缺乏系統(tǒng)性的訓練。教師在教學中就要不斷豐富教學模式,形成系統(tǒng)性的寫作訓練。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策略
引言
強調(diào)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當中的重要地位,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從初中生們應試考試的層面來看,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影響學生的最終成績,而從個人發(fā)展的層面來看,學生的作文水平又影響人際交往和表達能力?;诖耍龊贸踔姓Z文作文教學意義重大,但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做好作文教學改革。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語文作文教學的模式化
語文老師開展作文訓練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描述情境、表達思想和情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作文教學存在著模式化的問題,語文老師過于重視學生寫作的結構和應用華麗的語言,甚至印發(fā)了模式化的材料供學生背誦,和作文教學本身的目的存在偏差。技巧的練習著實會讓學生在寫作中有所受益,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機械化的寫作導致整篇文章缺乏真情實感,過多的編造和套公式的寫作難以讓學生領會寫作的真諦,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了一種畏懼和擔憂的心理,寫作興趣也逐漸消失殆盡。
(二)語文作文教學的虛假化
寫作本身就是流露真情實感和表達個人想法的形式,但伴隨著模式化的問題日益突出,語文老師為讓學生拿取高分而忽視了最根本的生活情感教育,學生想方設法的編故事打動讀者,完全忽略了用真情實感寫作的目標。例如,語文老師曾經(jīng)在學生寫作中表揚一名同學在教室里打破窗戶后勇于向班主任承認并賠償?shù)恼鎸嵤录谙乱淮蜗嗨祁}材的寫作中發(fā)現(xiàn)班級上很多同學都“盜取”了這名同學的真實體驗,這是虛假化教學導致的嚴重后果。
(三)語文作文教學的功利化
語文作文教學的功利化問題比較突出,這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語文老師過分追求教學的進度和學生的高分作文,加上作文評價體系的問題,語文老師將學生的作文成績作為判斷學生作文水平的唯一標準,導致作文教學和根本的教學目標相違背,在“多快好省”的誤區(qū)中越走越遠,學生的作文教寫作水平難以持續(xù)提升。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探究
(一)積累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作文的內(nèi)容來自于生活,所有經(jīng)歷都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初中學生每天的生活都是兩點一線,所接觸的人和事都非常有效,這就表明生活經(jīng)歷素材很少。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進行課外閱讀訓練,讓學生多閱讀,用閱讀來彌補閱歷上的不足。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來推薦書籍,讓學生閱讀一些貼近生活的文學作品。例如《青年文摘》、《意林》等人文性很強的雜志。這些雜志中大多數(shù)是短篇文章,學生在閱讀時也不會因為閱讀時間過長而失去興趣,短篇文章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非常符合初中學生的閱讀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能夠擴寬眼界,也能夠學習人生哲理。教師每周舉行一次課外閱讀交流會,讓學生推薦自己感觸最深的一篇文章,然后說出自己從這篇文章中所獲得的,跟其他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師也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出一篇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并且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并且能夠從閱讀中獲得寫作素材,從而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每天都寫日記,但是在聽到寫日記時,很多學生都會表現(xiàn)出不情愿,這是因為在學生看來這是一項寫作任務,并不是表達情感的機會。寫日記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學生在寫日記時能夠提高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力,并且這也是生活中的素材。教師對日記的形式要求不需要太正規(guī),只是讓學生記錄自己的感受。學生在寫這樣的日記時就會有很多東西可寫,他們會把自己喜怒哀樂都寫在日記里。這樣的訓練方式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效的,在長時間的訓練中,學生會克服對寫作的恐懼并且逐漸喜歡上寫作,并且更加隨性在寫作中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的作文也會非常具有情感。
(二)建立科學、系統(tǒng)的作文教學體系
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需要和語文課程教學體系一致,同時也要形成寫作的體系,學生能夠在系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中提升書面表達能力。例如,在七年級的“學會記事”寫作要求下,語文老師首先要介紹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其次介紹記敘文的六要素,將基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另外要讓學生學會選擇與題目相關的案例,進行合理的分段,針對不同形式的寫作進行系統(tǒng)的作文訓練,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和豐富學生情感。換言之,科學、系統(tǒng)的作文教學體系是學生更順暢的寫作保障,對于提升作文教學質(zhì)量具有關鍵意義。
(三)調(diào)整作文評改的方法,實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傳統(tǒng)的課堂寫作評改方式是學生寫作完成后由語文老師進行統(tǒng)一的評改,針對學生本文的寫作打分、寫評語。傳統(tǒng)的寫作評改方式,學生難以真正全面認知自己的寫作水平。為改善作文評改的方式,語文老師要豐富作文評價的系統(tǒng),發(fā)揮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的作用,推動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了解,提升語文寫作的判斷水平,更好地改善個人寫作中的問題。例如,在七年級的“寫出人物的精神”寫作要求時,語文老師可以將學生完成的作文發(fā)放下去,同桌之間或小組之間進行互評并寫上評語,學生在拿到同學評改后的作文后進行適當?shù)男薷?,發(fā)現(xiàn)個人寫作的優(yōu)點與缺點,在未來的寫作中更好地規(guī)避缺點。
三、結語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并不是短期內(nèi)就能見效的,這是一項循序漸進的過程。語文老師操之過急會導致功利化的寫作,循序漸進的寫作教學能夠拓寬寫作的廣度與深度。誠然,作文教學并不單純是為了提升語文成績,更重要的是學會寫文章,學會表達個人的思想,語文老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地積累素材,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熊艷.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林慕英.新課程人教版初中語文作文序列訓練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