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摘要:目前的機械制圖教學模式是識圖、繪圖與實體相分離,繪圖方法教學用PPT在教室完成,學生的空間思維不能及時地、直觀地用實體視覺驗證,為了提高學生識圖繪圖能力,提高空間想象力,建設一個針對性的專業(yè)實訓室勢在必行。
關鍵詞:制圖教學;空間思維;繪圖能力
機械制圖是用圖形來表達設計思想、進行技術交流的一門學問。被稱為工程界的“語言”,是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基本素質及基本技能之一。設計者通過繪制的圖樣來表達設計對象;制造者通過閱讀圖樣來了解設計要求,并依據零件圖樣來加工制造零件和依據裝配圖來裝配機器;使用者也通過圖樣來了解機器的結構和使用性能;在各種技術交流活動中,圖樣也是不可缺少的。作為一個工程技術人員,如果不會畫圖,不看看圖,就難于從事技術工作。而機械測繪能力是制圖識圖信息量化與實物對象之間聯系的橋梁,與機械制圖識圖相關密切。
機械制圖課列為機械類、汽車類專業(yè)必備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繪圖和讀圖能力。機械識圖、制圖能力和機械零件測繪能力也是這兩類專業(yè)學生就業(yè)的重要基本技能。
1.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教學模式是識圖、繪圖與實體相分離,繪圖方法教學用PPT在教室完成,學生的空間思維不能及時地、直觀地用實體視覺驗證,因此,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效性較低,學生學習的目標不具體,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
機械零件測繪能力缺乏重點的、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過去僅在工程實訓中學生對少數常用測量工具,如游標卡尺、千分尺等,有所接觸,留下的印象也不深,更別說去掌握一些特殊零件的測量方法。所以,企業(yè)對頂崗實習學生反映是:許多學生連游標卡都不會使用,其它很多測量工具還未曾見過。
2.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除課堂教學繪圖與實體結合不緊密外,課程教學內容和方式也較單一,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因此,實訓室擬將由傳統(tǒng)教學轉變?yōu)橐云髽I(yè)崗位實踐為依據的全面完成學習目標為主要目的的“行動導向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教學模式[1],讓學生走進實訓室就可以實現對機械裝置原理和零件的宏觀認識、典型機械裝置的拆裝、測量技術、繪圖方法的學習。通過結合專業(yè)特點的讀圖、繪圖訓練,從而體現以實踐教學為主,學生自主學習的綜合性教學模式。
3.多元化、自主學習、多功能的制圖綜合實訓室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技能
機械制圖與測繪技能實訓室是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框架建構的[2],不同于以往的只具有繪圖功能的制圖室,而是涵蓋了制圖基本功訓練、公差配合知識的掌握、基本量具的正確使用、結合專業(yè)特點的典型零件庫與典型零件系列結構、企業(yè)生產一線圖紙的識讀等內容,因此,它是一個多元化的、自主學習的、多功能的制圖綜合訓練的“理實一體化”教室,可用于機械制圖課程現場教學、機械零件測繪課程設計。
(1)實訓室的主要教學功能
對于高職學生,教學目標不但是本課程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動手實踐和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3]。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原有模型觀察實訓的基礎上,構建多層次實訓教學體系,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實踐學習,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①培養(yǎng)學生工程識圖和制圖的實踐與動手操作能力。在理論課程中使用實物、模型,甚至錄相,對形體進行拆解分析增加學生的直觀認識。在機械制圖實訓室教學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和繪制圖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并加深理對論課程的理解和應用。主要制圖實訓項目:平面幾何繪圖,組合體三視圖,剖視圖,零件測繪、拆畫裝配圖。
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綜合設計能力。在理論教學中要提出各種設計問題,引導并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比如,教材中零件圖是教學的核心內容,由于其實踐性強和設計靈活的特點,曾經是理論教學和課程設計的難點?,F在開設“零件測繪實訓”,通過三維建??蓭椭鷮W生理解零件的結構、組成和技術要求,使理論上抽象、模糊的東西變得具體而清晰,易學易懂。
③培養(yǎng)學生進行實訓的基本技能。通過測繪實訓,學生可以掌握常用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熟悉對各種機械零件測量、采集數據和處理的方法。開設械制圖實訓課,使課堂和實訓室有機地結合、使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④該實訓室還將作為參與“全國職業(yè)院校零部件測量技能比賽”、“全國職業(yè)院校三維建模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能比賽”、“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產品信息建模創(chuàng)新大賽”、“工業(yè)產品造型設計與快速成型竟賽項”中的“產品創(chuàng)意草圖繪制”和“產品三維數字化設計”部分的基礎訓練室。
(2)機械制圖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思路
理實一體化機械制圖課程實施方案。根據機械制圖實訓教學要求,編寫“基于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的實踐性機械制圖教材。在教材中將實訓項目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使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將理論課堂搬到實訓室進行,使教室與實訓室一體化;將理論講授、示范演示、實踐操作放在一起完成教學過程,使“教、學、做”一體化[4]。
①基礎實訓教學——模型與分解示范
平面圖繪制實訓是最基本的基礎實訓教學,應利用相對集中的教學時段進行。在實訓過程,教師先展示實訓任務圖紙,再提出實訓要求,講解運用到的相關知識,最后示范實訓過程。然后要求學生根據模型自己動手繪制平面圖,在實踐中掌握繪圖的GB要求、繪制技巧和儀器的使用方法。通過分組討論互動的方式,提出設計方案并對其進行優(yōu)劣的比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投影原理。
②綜合實訓教學——任務驅動工作過程引導實踐與分節(jié)檢查
教師展示并分發(fā)需要學生測繪的不同機械零件作為實訓任務,再提出應用的基本知識點,要求學生按照實訓指導書自行完成,收集實訓相關知識資料、擬定實訓方案步驟、測量零件數據、繪制零件投影圖形最后撰寫實訓報告,強調學生實訓過程的“全自主性”;教師可按完成時間或設計環(huán)節(jié)進行設置檢查節(jié)點,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引導學生提出解決方案,進行修正。
③集開放、自學和互學于一體的實訓教學模式[5]
為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方便的實訓條件和時間,除正常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時間外,本實訓室實行每天14小時(上午8:00~晚上10:00;含周末)的全開放方式,學生可自行安排時間到實訓室完成實訓項目內容。
為解決好學生自主實訓過程中遇到問題無法找到老師解答或為幫助學生自學方便,該實訓室需購置或安裝各種繪圖方法介紹、測量工具使用方法介紹、零件測量方法的視頻以及教學PPT等教學軟件資源,存放與服務器存儲系統(tǒng)中,學生可通過wifi從手機上學習。
組建校級“工程圖學技能與創(chuàng)新協會”的技術性社團,同時由社團對該實訓室進行管理,并聘請和培訓社團成員為“學生助教”輔助同學實訓學習。
④學生實訓過程記錄和考核方式
在實訓臺前設立視頻攝像頭記錄學生實訓練習過程,并作為給定學生實訓練習平時成績的依據。實訓考核將按照考核大綱進行,綜合考查學生使用各種主要量具測量零件的能力、在電腦上考核讀圖能力,繪制草圖的能力。
(3)應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實訓教學內容
①提高制圖實訓課的比重。開設獨立實訓的方式,如“模型繪制”、“部件測繪”等單獨開課,相比原來附屬于制圖理論課的模型和繪圖實訓教學學生更加重視,提高了實訓教學效果。
②制圖實訓教學的內容應加強與生產實踐、企業(yè)的密切聯系。與生產企業(yè)合作,認識學習生產圖紙、設計樣圖等;使學生認識與企業(yè)要求的差距。
③組織各類技能培訓,增強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對于社會上需求旺盛,有利于拓寬學生就業(yè)渠道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技能,如制圖大賽、繪圖員資格證等,開展培訓與考核。
(4)實訓室硬件與軟件條件建設
根據前述實訓內容:機械裝配體的拆裝和零部件的測繪、拆裝工具和測繪工具的使用、典型零部件的平面三視圖繪制、三維圖繪制、零件的表達方式、標準件的繪制等,本實訓室制圖課程中的技能訓練部分都要在此進行,通過在本實訓室的學習,能夠建立空間想象力和空間分析能力,掌握機械零部件的結構設計及圖形表達的基本知識、達到對實物進行拆裝和測繪的技能。
參考文獻
[1]熊曦明.高職院校實訓室建設與管理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240-241.
[2]王洪磊.精密測量與逆向工程實訓室建設淺談[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2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