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
摘? ?要:在農村教育中,讓學生通過家庭“習得”英語是不現(xiàn)實的。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教師通過“全英文教學”、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開展單元主題的拓展閱讀等方式,盡量做到讓學生在課堂上“大量地使用和接觸英語”,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有意識地“學得”的課堂上,增加無意識地“習得”。
關鍵詞:小學英語;無意識習得;課堂教學;全英文教學;創(chuàng)設語境;拓展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0)16-0029-03
筆者最近拜讀了外研社蓋兆泉教師的《做學生最好的英語學習規(guī)劃師》一書,深受啟發(fā)。書中,蓋老師明確地提出了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最好方法是“二語習得”。所謂“習得”,指“通過大量地接觸和使用,潛移默化地學會一種語言?!倍覀儌鹘y(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是“學得”,就是“有意識地學習和研究一種語言”,也就是我們的課堂教學。書中,蓋兆泉老師用她的兒子壯壯成功學習英語的案例告訴我們“英語習得”的主場在家庭。然而,在農村教育中,家庭環(huán)境和各種條件制約著這種學習方式的使用。作為一名農村的小學英語教師,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力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增加無意識的“習得”。那么,如何在有意識“學得”的課堂教學中,增加無意識地“習得”呢?
一、盡力做到“全英文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中建議“教師應能用英語實施課堂教學”。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倡導“全英文教學”,并身體力行,做一個忠實的“實踐者”。因為,“全英文教學”,是“浸泡”,只有“浸泡”,才能“習得”。
(一)“全英文教學”創(chuàng)設了一個完全的英語環(huán)境
在“漢語”這個大環(huán)境中,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太少了,“全英文”的英語環(huán)境幾乎沒有。因此,我們應該盡力在學校的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這種英語氛圍,讓學生“浸泡”在英語的環(huán)境之中。
(二)“全英文教學”增加了學生英語交流的機會
“全英文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全英文”,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也要“全英文”,整個教學過程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活動都需要學生用英語聽、用英語說、用英語來交流。在英語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無意識地“自然習得”。
(三)“全英文教學”擴充了學生的英語詞匯量
在“全英文教學”中,教師不可避免地會使用大量詞匯來開展教學活動,無形中擴充了學生的詞匯儲備量。
(四)“全英文教學”獲得了學生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全英文教學”中,隨著詞匯量的增加、英語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交流的增多,學生的語感逐漸建立起來,口語也日趨流利,從而獲得了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努力“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
“兒童的語言習得優(yōu)勢在生活中,在自然語境中?!币虼?,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通過情景對應腦神經元鏈接來實現(xiàn)‘英語思維”。
比如:在三起冀教版六上Lesson1 Ping-pong and Basketball一課中,筆者是這樣創(chuàng)設語境的:
T:Boys and girls, today I have a surprise for you! Look!
(師播放提前錄好的學生上體育課的視頻,生驚喜)
T:Haha... Do you see yourself? Now 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 Q1,Where were you?
S: We were on the playground.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自己的運動圖片和視頻,一下子就激起了他們的好奇心,引領他們將自己代入到在操場上運動的真實語境。
T:What did you do?
S1: I played ping-pong.
S2: I ran with Wu Ming.
S3: I jumped.
S4: I skipped...
T: I know. You played sports.
(師出示課件,展示多張學生運動的圖片以及單詞sports)
T: What sports do you play? Look!Whats this?
(師出示乒乓球實物)
S: Its a ping-pong ball.
T: Yes, ping-pong is a sport. Whats this?
(出示籃球實物)
S: Its a basketball.
T: Yes, basketball is a sport. Whats this?
(出示足球實物)
S: Its a football.
T: Yes, football is a sport, too. What else is a sport?
S1: Skipping is a sport.
S2: Walking is a sport.
S3: Badminton is ...
設計意圖:通過真實的運動圖片和實物讓學生將事物與詞匯之間建立起直接聯(lián)系,即“英語思維”。之后,通過“What else ia a sport?”這個問題進行英語思維的強化,同時為“favourite”和“l(fā)ike...best”的學習做鋪墊。
當然,創(chuàng)設語境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歌曲、游戲、頭腦風暴等。但無論哪種方法,都要貼近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而不能只是做做樣子。
三、大力開展單元主題的拓展閱讀
“語言學習需要大量地輸入”。在課堂教學中,只對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進行大量的拓展閱讀。在大量的拓展閱讀中,學生可以自然而然地進行無意識“習得”。
(一)定目標
首先我們要明確拓展閱讀的目標,那就是讓學生接觸大量的課外英文讀物,擴充英語知識,開闊英語視野,通過反復地、大量地聽和讀,增加語言輸入量,達到無意識地“習得”。
(二)定內容
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內容太難,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太簡單,又無法達到“自然習得”的目標。這就需要我們選擇適合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讀物。通常筆者會在學生現(xiàn)有英語水平的基礎上,根據(jù)單元主題來選擇適中的讀物。比如:在三起冀教版三上Unit2 Friends and colours中,單元主題是學習26個英文字母以及部分顏色,鑒于三年級的學生剛剛學習英語,因此在選擇拓展閱讀的時候,筆者盡量選用一些以單詞、短語或簡單的句子加上圖畫構成的繪本。
(三)定時間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來決定何時閱讀。三年級的學生興趣廣泛,喜歡游戲和活動,但注意力仍不持久,不穩(wěn)定。因此,在三年級時,筆者把拓展閱讀分成兩次來進行。課中15~20分鐘進行第一個5分鐘的閱讀,一節(jié)課結束前進行第二個5分鐘的閱讀,這樣少量多次地不斷重復,使學生能夠“自然習得”。而到了四至六年級,隨著學生注意力不斷增強,可以把拓展閱讀的時間放到一節(jié)課結束前的5~8分鐘。
除了在課堂上開展拓展閱讀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學校的廣播等平臺,開展各種英語活動和小競賽,學生就更容易“自然習得”英語了。
在農村教育中,通過家庭實現(xiàn)英語“習得”,是不現(xiàn)實的。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竭盡全力讓學生“大量地接觸和使用”英語,只有這樣大容量地輸入和輸出,才能讓學生在有意識地“學得”的課堂中,增加無意識地“習得”。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蓋兆泉.做學生最好的英語學習規(guī)劃師[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
【責任編輯 張? ?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