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鵠
摘? 要:對于學生來說,“讓學引思”理念具有較多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初中教師在教授道德與法制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將“讓學引思”滲透其中,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質,從而成為一個復合型人才。基于此,下文詳細闡述了在道德與法制教學中如何滲透“讓學引思”。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制;讓學引思;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7-0041-01
在當前新課改持續(xù)深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學理念涌現(xiàn),讓學引思就是其中一種,同時也是當前教育的新方向?!白寣W”就是指學生要親自參與到整個學習中,保障各個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學習行為的真實發(fā)生?!耙肌本褪侵附夥艑W生的思想,讓學生的大腦一直處于思考的狀態(tài),與教師保持高度一致。可以說,“讓學引思”是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
1.“讓學引思”理念貫穿教材,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思考的問題就是教學理念與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是否相符合。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占據(jù)主導,在課堂上一味的講授知識,學生在講臺下被動的聽,無法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不斷下降。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采用與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相符合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初中教師在開展道德與法制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學習道德與法制相關知識,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我們都知道,道德與法制相關知識十分單調且枯燥,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完成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所有教師必須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在課堂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讓學引思貫穿于教材中,深入研究和分析教材知識,引導學生通過思考生活問題與社會現(xiàn)象,準確掌握道德與法制內容。例如,在《防范侵害,保護自己》該節(jié)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身份證作為教學切口開展教學活動。在具體教學中,先讓學生討論身份證的用途都有哪些?學生說出了在各個方面的用途,如銀行業(yè)、手機卡辦理;買車買房;結婚等。然后教師再將社會上發(fā)生的因身份證遺失或者借給他人而發(fā)生受騙視頻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身份證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學生更好的防范侵害,保護自己。
2.應用“讓學引思”理念,讓學生多渠道學習法制知識
道德與法制作為初中基本課程之一,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與法制觀念。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應用“讓學引思”理念,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讓學生更好的學習道德與法制相關知識內容,從而使學生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具體而言,就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渠道學習相關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欲望。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多是通過教師的課堂講解學習相關知識內容,學習渠道較為單一,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學習渠道涌現(xiàn),如報紙雜志閱讀、影片播放、網(wǎng)絡學習等多個渠道了解社會時事以及法制知識。在《挫折面前也從容》該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則可以播放《人生AB劇》,并以此為教學切入點:一個8歲的小男孩在照顧癱瘓父親的同時考上了清華大學。通過該影片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我們在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挫折,要如何處理?該影片中的小男孩是怎樣處理的?結果如何?學生在相互討論以后得出結論,統(tǒng)一認為人生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挫折,面對挫折,不要退縮,要從容面對,就算是失敗了,也重新開始。通過該環(huán)節(jié),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點有初步了解,學習興趣也得到充分調動,進而教師在導入課堂知識的時候也更加輕松,課堂教學效果也更加理想。
3.圍繞“讓學引思”教學理念,實施理論辯論教學自主探析
初中生在學習道德與法制相關知識內容的時候,一定要具有較強的思考與辨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如果學生思考與辨別能力比較差,那么其學習難度就會明顯增加。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讓學引思”理念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思考與辨別能力。例如,在《珍愛生命》該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社會上發(fā)生的自殺事件以及救人事件,讓學生明白生命的可貴。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針對救人事件進行討論,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針對救人行為,教師可以提出兩個觀點:一是,救人是屬于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一種行為;二是,救人是屬于既珍惜自己的生命又珍惜他人生命的一種行為。然后讓學生針對這兩個觀念進行辯論,進而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的同時使其掌握更好知識,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總而言之,在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中,只有將“讓學引思”理念深入滲透其中,才能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分析、解決問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法制意識以及正確的三觀,最終使學生成為新一代的佼佼者。
參考文獻
[1]陳云.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讓學引思”理念的融入[J].科普童話,2017(14)
[2]繆志玉.基于讓學引思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探究[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