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
摘 要:寫作是小學生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而寫作能力正體現(xiàn)了小學生運用語言表達思維的綜合能力,是學生感知能力,思維能力的反映。要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應該結合農村小學的教育環(huán)境及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思考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語文也是一門鍛煉學生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學科,學生可以通過寫作展示自己的才華、呼吁自己的志向、傾訴自己的喜悲。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是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與寫作
一、 引言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階段的重點學科,而寫作和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開展過程當中的難點。因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全面加強對閱讀和寫作的重視,不僅要通過潛移默化的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還要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書籍閱讀等方式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寫作素材。然后,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科學合理的寫作練習,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進而能夠根據(jù)相關的主題來選擇正確而簡練的語言完成寫作。本文就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意義、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現(xiàn)狀、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進行討論。
二、 提高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意義
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對學生生活、學習、情感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作用。一是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如,看一篇新聞,寫一份演講稿。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有了新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是閱讀與寫作能力是人才要求的一項重要組成。二是語文閱讀與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要求的重點部分,是應試考試的主要組成。從應試題目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考試中,閱讀與寫作所占分值比例大。學生想要在語文學科中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重點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三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首先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去擴展自己的視野、培養(yǎng)自己的情操;其次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可以通過寫作呼吁自己的情感。
三、 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
在語文的閱讀訓練中,教師常常將學生的閱讀范圍限制在課本、優(yōu)秀作文、經(jīng)典名著等考試覆蓋范圍內,忽視了學生閱讀廣泛性的發(fā)展。很多教師認為一旦給予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學生就會選擇一些對自己應試閱讀能力提高沒有效用的書籍。每本書籍都含有自己的價值,學生自主閱讀可以擴寬學生的視野,教師多度在語文的寫作訓練中,教師時常告訴學生:“你們寫作文不是給自己看的,而是給批改教師看的。”教師的這種思維忽視了對學生寫作個性的培養(yǎng),將學生寫作框架在一個模式中。
四、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一)基礎能力不可忽視
在我們小學語文教育中,最開始是進行拼音,識字,學詞語,學句子。這些基礎內容與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息息相關,每一篇文章,都是由一個個字、一個個詞語、一段段句子組成,我們只有把每個字都認對了,每個詞語都用對了,每個句子主謂賓都弄順了,方才能完成一篇文章。因此,在閱讀與寫作訓練前,首先保證學生能將字,詞語,句子學好。只用將學好基礎,方才能學好如何去寫作。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過了學字、詞語、句子的階段,但教師隨堂進行復習與訓練對于加強學生這些基礎能力是有效的。學生基礎知識的積淀,為培養(yǎng)學生之后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豐富學生知識含量
想要寫,便有話可寫。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閱歷較低,知識積累少,很多時候他們都屬于無話可寫的情況。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寫之前,應該抓住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儲存量,一是可以多多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們閱讀各種書籍,天文地理,文化古跡,地貌風土等皆可閱讀;二是可以讓學生參加各種有趣的課外活動,如藝術節(jié),運動比賽,攝影,植樹等,增加學生的閱歷。當學生讀得多了,做得多了,便會學會自己思考,便可以激發(fā)學生寫的欲望。閱讀是一個充實知識過程,寫作是一個知識的轉化為己有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便是培養(yǎng)學生進行知識儲備、學生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學生想要寫,必先去看、去閱讀,當自己的知識含量豐富了,自然有了寫的欲望。
(三)閱讀材料的選擇
在目前的閱讀與寫作訓練中,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一般采取根據(jù)教材進行課堂教學的模式,教師將課堂閱讀范圍局限于課本上,約束了學生的閱讀范圍。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種文化相互交融,各種各樣的書籍、報刊、電子書等爭相出現(xiàn),對于學生而言是具有誘惑性的,但市面上很多書籍實際上是不適合學生閱讀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該豐富閱讀內容,多引進一些好的文章、故事等,充實學生的閱讀量。課外,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讓學會生學會選擇合適的書籍進行閱讀。良好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時,應該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四)品析經(jīng)典作品,培養(yǎng)寫作選材能力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選材能力,首先,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使得學生熟悉各種文體。同時,教師要把對各種類型文章的講解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使得學生能夠駕馭各種文體。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經(jīng)典句型的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當學生分析閱讀和寫作時,就會運用平時積累的寫作素材和知識進行分析。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分析一篇文章,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本篇文章的理解,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發(f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分析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還要講解整篇文章的修辭手法、表達手法和經(jīng)典句子,學生可以把這些修辭手法和經(jīng)典句子記錄下來,并且進行相應的仿寫,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般來說,經(jīng)典文學作品總能給予學生很多啟發(fā),不管是寫作手法,還是整篇文章的構思,而這正是提高閱讀與寫作能力的關鍵,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善于剖析經(jīng)典文學作品,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感悟文字的美,文學的趣味性。
五、 總結
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首先,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選擇一些經(jīng)典美文進行剖析,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其次,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面臨的問題,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問題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再次,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林春花.小學高年級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之探究[J].亞太教育,2015(9).
[2]蔡文霞.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才智,2009(2).
[3]陳金有.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閱讀一體化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研究,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