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
【摘要】在英語課堂上運用活動教學法,這種方法正符合活潑、可愛的小學生,活動教學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教學形式,通過教師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各種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以活動促使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和諧發(fā)展,按照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英語教學活動可分為呈現(xiàn)活動、練習活動和交際活動。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活動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2-034-01
就傳統(tǒng)英語教學而言,教師們普遍感到“費時多,收效少”。當前英語教學日益低齡化已成為大勢所趨。小學、甚至幼兒園開設英語課的勢頭方興未艾。如何真正跳出英語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高效快捷的小學英語教學之路,培養(yǎng)出更多的能參與二十一世紀競爭的高素質的人才,尤其是外語人才,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教育熱點問題。
在英語課堂上運用活動教學法,這種方法正符合活潑、可愛的小學生,活動教學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教學形式,通過教師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各種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以活動促使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和諧發(fā)展,按照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英語教學活動可分為呈現(xiàn)活動、練習活動和交際活動。
一、英語教學中的呈現(xiàn)活動
要求教師在一種能使意思明了的情景中清楚而自然地說出是新語言。同一語言的呈現(xiàn)也要隨時間、場合、情景的不同而變化,另外,語言的交際性也決定著語言呈現(xiàn)要科學化、合理化、靈活多樣化。呈現(xiàn)活動對一節(jié)課的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能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出語言的意義。
1.實物或圖片式
英語對小學生來說,非常陌生,上第一課時,他們會感到非常新鮮、興奮。當他們懷著好奇和期待的心情上第一堂課時,教師要呈現(xiàn)圖片,講故事的形式和生動的語言,向學生介紹小學生為何要學英語,教師還可設計一些我國與世界各國進行文化、技術交流與合作的投影圖片,讓學生直觀地看到這些圖片,產生學習的責任感、義務感,從而使學生樹立起為祖國學習的目標。
小學英語教材的特點是圖文并茂,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課堂上,我常常運用自制圖片(如文字圖片、單詞圖片)讓學生認讀,利用圖片搞一些活動:猜猜看、找鄰居等,必要時,我利用實物進行教學。比如,教學單詞帽子、書包、書等。實物、圖片和簡筆畫呈現(xiàn)某些新的語言項目的好處是真實、形象,學生記憶牢固。
2.表演式
以表演進入情境,從兒童心理角度來分析,兒童天生好動2―5分鐘注意力轉移一次,模仿性強,進角色快,這些與生俱來的特性可以加以利用。通過表演展開課堂教學,正是順應了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充分調動積極性,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同樣的內容實際交談比聽錄音更容易理解。這是因為實際交談中,講話者的身體語言幫助了我們對口頭語言的理解。因此,教師要以一個表演者的身份去“演戲”,要讓自己的表演(包括語言、表情、動作等)去感染學生,同時還要讓學生入“戲”去表演,去說話。
3.日常交際式
善于抓住和利用課堂內外等活動中最真實最恰當?shù)那榫昂蛨龊?,運用所要呈現(xiàn)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際,達到呈現(xiàn)運用及掌握的多種效果。我常常告訴學生,要把所學的英語運用到生活中去。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們有的不好意思。有的是想說又不敢說,針對這種情況。我一方面啟發(fā)學生,一方面在課間時我主動去和學生說英語,經過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一個大的轉變,那就是學生之間用英語說話了,和我相遇時,學生也主動地用英語和我打招呼,這種自然與實際的交際,甚至無需教師向學生多作說明,學生就會很快,很牢固地接受新的語言。
二、英語教學中的練習活動
練習活動是指新語言呈現(xiàn)后所進行的聽、說、讀、寫技能活動,它與呈現(xiàn)活動的練習區(qū)別在于:練習內容不是單項,而是新語言的結合,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層次性的練習。
三、英語教學中的交際活動
讓學生能夠運用課本上所學的語言結構,在一定的語境中較貼切。妥當?shù)乇磉_某一語言功能,要培養(yǎng)這種表達能力,老師只有通過向學生提供大量的運用語言的實踐機會有限,但教師應盡量設置一些模擬的相對真實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在這種語言情景中進行實踐活動。這就是我所說的交際活動。漢語與英語屬于兩種不同的語言。
它們在語言、語法、語匯及句子結構等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這些差異本身就決定了我們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而且,我們學生主要在每周兩節(jié)課上進行英語學習及實踐,其余的時間,他們仍處于用漢語進行聽、說、讀、寫的層層包圍之中,這種情況下,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的英語產生遺忘也是必然。因此,我利用課間活動時間,每周一次把學生組織起來,為他們創(chuàng)設各種英語語言情境,編排不同的游戲活動,讓學生通過大量的交際活動,保持學習興趣,逐步獲得交際能力,使所學知識有規(guī)律地循環(huán)再現(xiàn)。
用活動組織教學并非輕而易舉,需要做出努力,主要應考慮以下兩點:其一、開展活動要從起使階段抓起,形成制度,持之以恒。其二、對活動的組織要精益求精,常搞常新,活動是科學性、藝術性和實踐性的統(tǒng)一,要求使每一次活動都具有魅力,能吸引學生參加,要講實效,不能搞形式主義。
總之,“活動”兩個字在英語教學中含義很深,英語課堂教學必須緊密地結合交際,利用各種科學手段,自使自終在語言活動的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通過活動進行教學,可大大增加學生的說話機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互教、互學、互糾的整體效應,它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英語活動教學法有助于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高,而且對于激發(fā)思維、開闊思路,形成能力,挖掘潛能都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顧大局.淺談活動教學策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使用[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 .
[2]張煦然.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活動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