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榮
【摘要】伴隨著我國在教育過程中進行的不斷改革,越來越多的人們對教育的關注程度也日益劇增。物理這門學科的實用性很強,要求學生對初中物理知識的學習,是為了幫助學生對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能有解決的方法。學習初中物理是為學習高中物理知識打下基礎,所以應當注重學生對初中物理知識的掌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將生活與物理進行結(jié)合,提高學生們學習物理的樂趣,降低學生們學習物理的難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
【關鍵詞】初中物理? 應用? 生活素材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2-0173-01
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很多生活中所接觸到的現(xiàn)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識來進行解釋。所以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老師應當充分對生活中的素材進行利用,讓學生能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也能在生活中進行運用。本文主要對如何將物理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進行一系列的探討
一、將生活用品帶入課堂教學中,傳授學生新知識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老師應當注重對課堂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它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指導學生們進入學習主題,掌握學習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對于教材的內(nèi)容要進行充分的研究,精心的設計教材內(nèi)容,從而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老師可以將生活中的物品帶入到課堂中,讓學生們學習新的知識。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光的色散》一文的時候,老師在課前準備好課堂中要使用的肥皂水和吸管,在對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用吸管蘸少量肥皂水,吹出五顏六色的泡泡,與此同時詢問學生“為什么泡泡會是彩色的呢?”,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在這個時候向?qū)W生們講解什么是光的色散知識,學生們能更容易的了解知識,在以后遇著這類問題的時候,學生腦海中就會呈現(xiàn)出這幅畫面,對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理有所了解[1]。
二、利用物理知識,自制生活道具
其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調(diào)動起來并不是很難,但是一直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卻是十分困難的。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自制力較差,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等現(xiàn)象,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保持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學習物理知識,提高課堂效率。老師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可以利用物理知識來制作一些生活道具,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還能保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透鏡》一文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們能對透鏡有所了解,在教學的時候,老師讓學生們參與到制作過程中,共同制作“照相機”:“首先,使用硬紙板制作出兩個粗細程度大致相同的紙筒,讓紙筒中的一個紙筒恰好能夠套在另一個紙筒中,并且能進行前后滑動,然后在其中一個紙筒的一端鑲嵌上一個焦距為5cm到10cm的凸透鏡,而在另一個紙筒的一端中蒙上一層半透明狀的薄膜”,簡易的照相機就這樣做成了,在教室中讓學生們拿著剛制作好的“照相機”,通過滑動紙筒,就可以看見窗外清晰的景物,在這個時候向同學們講授有關透鏡的原理,讓學生們對透鏡有所了解。與此同時,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們根據(jù)透鏡的原理制作簡易“投影儀”,從而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時候還能學會利用知識。
三、將生活中常見現(xiàn)象,通過實驗來進行講解
在以前的教學模式中,老師通常是直接的向?qū)W生講解課本中的知識內(nèi)容,或者是利用課本中的插圖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模式是枯燥乏味的,完全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沒有考慮學生的學習感受,從而導致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教學效率不好的情況。因此,老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可以將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通過實驗來進行講解,讓學生今后在遇到相關的現(xiàn)象時,對這種現(xiàn)象的原理有所了解。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汽化和液化》一文中的知識點時,老師可以利用實驗中所需要的物品,如燒杯、酒精燈、支架等,在課堂中進行實驗演示,在支架上放入燒杯,向燒杯中倒入一定刻度的水,并放上玻璃板加熱燒杯,會發(fā)現(xiàn)燒杯中的水由于受熱不斷的在沸騰,過了一會兒,有小水珠出現(xiàn)在玻璃板上,此時可以向?qū)W生們傳授液化知識的概念,再看燒杯的刻度,會發(fā)現(xiàn)燒杯中的水減少了,原來這是水通過汽化現(xiàn)象“逃走了”。在日常的燒水中,會常??吹竭@種現(xiàn)象,通過做實驗,讓同學們能對這種現(xiàn)象的原理進行了解,并加深印象。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學生講解物理知識的時候,老師應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物理知識,激發(fā)學生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保障教學質(zhì)量以及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良峰. 淺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科技資訊, 2017(18):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