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榮英
【摘要】高中政治學科教學當中,除了傳統政治內容之外,對于時事教學也是非常重視的,因為這不僅是了解當下時代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彌補和完善政治教材當中所存在的滯后性最為重要的方式,而且對于高中政治來說,啟發(fā)學生的政治立場觀念所需要的也正是這種具有現實意義的政治案例,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時事內容的排布和選擇,用正確的引導方式促進學生的政治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中政治? 時事教學?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2-0074-02
當前課程改革教育當中高中思想政治的方向探索正在轉向理論應用方向,所以時事政治在其中所具有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并且這在政治教學當中也屬于對于學生的思想觀念引導的重要方式,無論是人生觀還是價值觀都會因為所受到的影響產生變化,尤其在高中階段正處于人生觀念塑造的重要時期,提升實踐能力能夠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這對于教師的引領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都是一種考驗。
一、重視高中政治中時事政治的作用
對于教學內容而言,政治教材符合我國當前的教學需求以及基礎政治素質引導的需求,但是在其中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案例分析,多集中在以往的經典政治事件等中,卻難以跟進時事政治的內容,所以在教材中進行展現往往會存在政治教學領域的滯后性,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中,應該著重加強政治素養(yǎng)的綜合全面培養(yǎng),所以高中政治課堂當中應該兼具科學性以及系統化的學科內容設置特點,教師在實施政治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做到對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尤其是根據所學部分的內容特點,融入時事政治當中具有關聯性的部分。
我國政治教學的關鍵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基本國情以及社會發(fā)展的具體規(guī)律,從這一點上來說,時事政治是最為符合當下需求的內容,而且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最為緊密,使用這一類型的內容進行教學能夠避免距離感和時代差異感帶來的錯位感受,讓學生從最為直觀的角度了解政治生活的特殊性。
并且這樣的方式也提升了政治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度,對于學生形成愛國愛家的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國所運用的社會主義政治理論主要集中在馬克思理論為基礎,以毛鄧理論為補充完善的效果上,所以對于時代性的內容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在任何時代當中先進的思想都能夠具有強大的引領作用,同時這也是政治理論體系當中不斷充實和跟進時代的方式,因此高中政治教學內容提升時事政治的比例是具備高度必要性的。
二、高中政治教學實現時事政治教育的方式
對于高中教學工作的展開,教師應該逐步轉變自我理念的固化,高中學生對于世界以及個人的認知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思考能力,因此重視引導而非灌輸是最為關鍵的要素,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更為突出的是對于學生的思想引領,例如對于時事政治的分析,以西方世界對中國傳統存在的歧視和缺乏深入了解為例,在面對西方新聞報道對我國內政的歪曲時,教師應當做出案例分析,讓學生理解內外差異性,并且舉一反三從多個角度認知這種差別,一方面是因為文化問題形成的影響,同時也有各國國家體制,政體差異也會產生這樣的結果,通過學生的自我分析還能夠得出更多具有啟發(fā)性的分析點。
另外在政治立場和愛國素養(yǎng)的培育當中,高中政治教學本身需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促進學生的政治道路理解力。例如在建國七十周年大慶在即的當下,對于相關新聞教師應該作為重點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通過歷史和相關政治事件了解不同時期我國的發(fā)展道路里程,并且充分介紹在曲折道路中不斷前行的中華民族以及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效的促進學生的愛國情懷提升。
三、高中時事政治教育的未來發(fā)展
對于未來的高中時事政治教育發(fā)展,通過信息技術的進步能夠具有更多效率化的方式進行教育變革,同時教師在課程內容的結構設計上也應該傾注更多的心血,以完善的課程內容以及正確的政治價值觀引導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真正成為對社會、對國家具有益處的人才,在具有正確的高度政治素養(yǎng)的基礎上,在社會建設以及國家發(fā)展還有社會幸福感提升等領域完成更好的社會建設效果。
結束語
時事政治的重要性通過上述觀點已經能夠非常清楚地為我們所知,作為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教學當中應該有效融合課本知識以及時事熱點進行結合教學,從而將政治立場問題劃歸到日常范疇中,讓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及教師的教學活動都能夠與之產生聯系,將政治教學中的改革特性持續(xù)發(fā)揮效用,從教師到學生都著重提升政治教學效果和思想境界提升效果。
參考文獻:
[1]劉闖.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考試周刊, 2013(60):116-117.
[2]張兆芳.淺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5(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