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志平
讓學生快樂地寫作,是廣大語文教師向往的作文教學新境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往往遇到“學生寫作時愁眉苦臉”“聽評講無精打采”甚至“談作色變”等問題。如何引導學生“快樂作文”呢?結(jié)合多年作文教學經(jīng)驗,筆者從自主習作、燃燒激情、享受成功等方面,闡述讓學生快樂寫作的教學策略。
一、自主習作——自由表達,放飛心靈
1. 豐富生活體驗,鼓勵自由表達
生活是一切創(chuàng)作的源泉。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觀照生活,讓他們知道:親人、同學、老師……童心所及,處處皆是文章;城鄉(xiāng)田野、草木蟲魚、過去未來……思緒所至,下筆皆可成文。在深入觀照生活的過程中,學生會有一定的表達欲望。此時,教師要趁熱打鐵,鼓勵學生進行自由表達、快樂寫作。例如,筆者曾組織開展“我是文明小天使”活動,讓學生自由地當“小天使”。有的學生在學校門口當了“馬路小天使”,協(xié)助學校做好學生上學、放學的安全工作;有的則成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為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貢獻一份力……在學生有了表達欲望后,筆者及時引導他們回憶整個活動過程,讓他們自由命題寫作。于是,新穎、獨特的作文題紛紛產(chǎn)生:《自豪的護花使者》《綠草地的微笑》《真情無價》《“小天使”撐起一片藍天》……
2. 捕捉瞬間靈感,實現(xiàn)“樂于表達”
學生的佳作往往源于某種生活素材擦出的靈感火花,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捕捉靈感、樂于表達的習慣,讓他們經(jīng)常進行隨筆、日記、簡評、讀書筆記等方面的練習;還可在班內(nèi)開展“相約美文朗讀會”“佳作(含片段)賞析展”等活動,讓學生把自己的、他人的得意之作,在班上誦讀、參展、評析,盡享寫作的快樂。這樣,人人都可享受成功的喜悅,人人都可觸摸心靈的震撼。
二、燃燒激情——高揚文學之舟的風帆
1.“下水”示范,激發(fā)熱情
兒童對教師的才學是崇拜的,每當教師宣讀或張貼自己寫的文章時,他們往往會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在一次指導學生寫《我最難忘的一個人》時,筆者寫了一篇“下水文”。當筆者講述如何確定作文主題、取舍材料、遣詞造句并最后成文時,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寫作熱情油然而生。課后呈現(xiàn)的學生作文,十分出彩,這顯然得益于教師的“下水”示范。
2. 珍視童心,激揚生命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珍視童心,用童心去推動學生創(chuàng)作的熱情,引導學生用筆記下自己童心世界的“美麗漣漪”。例如,在一次寫作活動中,筆者曾以“我與動物”為話題,讓學生用不同的形式和體裁進行暢想、暢言,讓學生的思維觸角自由延伸。有的學生在《我的好寶貝——小貓咪》一文中寫道:“我的小貓咪絕對是個小淘氣,也是我的開心果。每次放學回家,它總是圍著我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喵喵地叫著,好像在向我問好;一會兒坐在我的腿上,撒嬌似地看著我,還伸出鮮紅的小舌頭舔我的小手呢;更可愛的是它還用小爪子撓我的口袋,是不是想看我有沒有零錢,要去買零食吃呢?這可不行,我都改掉了吃零食的壞習慣了,你怎能不改呢?……”類似這樣的文章還有很多。那充滿童趣的語言,不正體現(xiàn)了孩子天真爛漫的情感?那濃濃的童心,不正是學生熱愛生活的體現(xiàn)?長此以往,作文教學定能撥開迷霧,奔向勝利的彼岸。
三、享受成功——“快樂作文”的原動力
1. 建立一套多元評價標準
教師應(yīng)實事求是、因人而異地看待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成功的激勵。在評價機制上,教師應(yīng)充分發(fā)揚民主,采取學生自評、互評、師生共評等多種形式。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一些不夠理想的作文,教師一定要寬容,要盡量去發(fā)現(xiàn)其中的閃光點。如“這個詞用得恰到好處!”“把人物寫活了,你真了不起!”“你認真的習作態(tài)度令我由衷佩服?!薄拔野堰@篇文章讀了三次,被作者的真情深深地感動著。”如此,能讓學生對寫作更有信心,由“怕寫作”變?yōu)椤芭螌懽鳌薄?/p>
2. 搭建成果展示平臺
為了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應(yīng)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展示成果的平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享受收獲的歡樂。要努力尋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如優(yōu)美句段。在作文評講課上,讓學生朗讀自己寫的好句好段,并闡述令其滿意的理由。另外,開展校內(nèi)或班內(nèi)優(yōu)秀習作展示、作文發(fā)表等活動,讓學生盡享成功之快感。為了搭建更好的成果展示平臺,筆者和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班級刊物——《45人的天空》,由學生輪流擔任主編,負責選編、設(shè)計、排版。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帶給大家喜悅時,創(chuàng)作的欲望、快樂及成就感會隨之而來。
責任編輯 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