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摘 ?要:本人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多年,在語文教學工作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孩子們不理解成語意思,不會活學活用成語,那么下來就談談本人對成語的定義、特點、作用和運用活用等問題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關鍵詞:語文教學;成語;運用
一、成語的定義及特點、作用
(一)成語的定義
所謂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于的基本單位。它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于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典故。成語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也有二字、三字、五字等成語。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則不達”,“醉翁之意不在酒”等等。但一般用四個字,這大概是因為四字容易上口的原因。
(二)成語的特點
第一,寓意深厚,成語是一個含意豐富深刻的整體,許多又來自神話寓言、歷史故事、傳奇故事等,所以文化含量高,意蘊深厚,意在向我們講述一個道理。
第二,言簡意賅,文字精練,簡短的形式包含豐富的內容。成語則多由單音詞構成,而卻很少運用表示結構關系的虛詞,因而顯得十分精練。
第三,靈活運用后,變得詼諧幽默,風趣。有的成語不僅僅文字精練,而且加以運用后變得風趣幽默。例如:
(1)最怪的人——虎背熊腰
(2)最大的嘴——口若懸河
(3)最長的腿——一步登天
第四、意義具有整體性,它的意義往往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進一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成語當中有許多其意義不是字面語意,而是一種比喻。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貍假借老虎的勢力”,實際含義是“依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
(三)成語的作用
小成語,大作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給語文教學帶來了難度,不知從哪里入手,思索良久,決定從成語入手。在我們語文教學中,成語的作用體現在:
第一、成語故事可以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擴大視野增長知識、豐富詞匯。
第二、成語故事能有效進行思想教育。
第三、從民間故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二、成語運用中注意的問題
第一、理解要正確。成語有不少源于神話寓言、歷史故事、詩文語句,對于一些比較爭議的成語要查閱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切不可望文生義。例如:“文不加點”如果理解為文章不加標點就錯了,它的意思是寫成文章不用涂改,形容寫文章寫的很快。
第二、辯清成語的感情色彩。
成語作為一種固定短語,具有穩(wěn)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注意其感情色彩,以便正確使用。
第三、注意成語運用對象的范圍
在成語中有一些成語有運用的對象,如“美輪美奐”只形容建筑,“不溫不火”只形容戲劇表演,“炙手可熱”
只能用于權勢,運用時要十分注意,否則就會出錯。
第四、注意避免意思重復和矛盾
如“他有難言之隱的苦衷”“難言之隱”中“隱”就是苦衷的意思,“苦衷”與“隱”意思重復。
第五、注意某些成語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同日而語”只能用于否定句,“不容置疑”只能用于肯定句。
三、成語的活用
成語的活用是指為了語言的表達的需要,將成語靈活地加以運用。這是一種重要的常見的修辭手段,原來的成語稱為原形,活用的成語成為變體。有的成語一個原形有幾個變體,既有幾種不同的活用方式。
(一)成語活用的方式
1、易字:即更換原形中的某個字。
望洋興嘆——望書興嘆
人微言輕——人微言重
德才兼?zhèn)洹虏偶嫒?/p>
2、諧音: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易字”但變體與原形更換的成分字音相同或相近。例如:
一往情深——一網情深“網”(指對電腦很癡迷)
百家爭鳴——百家爭“名”(指樓盤爭著取具有吸引力的名稱)
更新換代——更新換“袋”(指新鮮牛奶為提高質量更換包裝)
出口成章——出口成“臟”(指滿口臟話的不文明言談)
3、拆用:將成語原形拆開運用。例如:
根深葉茂——根深才能葉茂
落葉歸根——落葉才能歸根(指去臺人員思鄉(xiāng)心切)
亡羊補牢——“補牢”莫待“亡羊”時。
4、易色:指借用成語原形,但感情色彩不一樣
自討苦吃(指執(zhí)著最求,迎難而上,褒義——貶義)
龍飛鳳舞(指字跡潦草,褒義——貶義)
(二)成語活用的修辭作用
心理學認為:“人的知覺過程通常有著思維過程的參與,對言語的知覺同樣如此?!边@一點在活用的成語的知覺中尤其明顯。由于原形與變體極其相似,當成語的變體作為“刺激物”作用于人們的感官時,人們儲存于記憶中的就會被激活起來。它能使人的辨識變體的來源,同時能對變體起到說明補充,映照等等作用。也就是說,二者是一起被人閃感知的。這是人們對成語變體的知覺和一般詡語的不同之處,也是許多成語變體起到修辭作用的原因。
第一,文字簡潔。變體借助于原形映襯作用,只需變動不多的幾個字,甚至一個字,人們便可以理解變體的意義,文字非常簡潔。有的變體甚至在通常情況下不能這樣組合。
第二,內涵豐富。有的活用的成語,往往將原形略加改動,便顯得寓意深長,給人啟示。
第三,色彩多樣,成語加以活用可以表示褒、揚、感嘆、諷刺等多種多樣的感情色彩。
第四,賦予趣味。變體與原形字面上相近或相同,但原形說的是一個意思,而變體成了另一個意思。它借助于原形的襯托,顯得饒有趣味。
最后,希望更多的學生掌握成語,理解成語,真正的做到活學活用成語。
參考文獻
[1] ?張麗.淺談小學成語教學[J].黑河教育,2019(08):47-48.
[2] ?尚夢雅. 語言模因論視角下的“一”字條漢語成語傳播[D].河南大學,2019.
[3] ?王志偉.成語典故錯位詳解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解讀[J].農家參謀,2019(1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