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志偉 吳金鳳
【摘 要】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學生對于一些知識點會出現(xiàn)理解或應用的偏差。而且教師在講解完這些知識點之后,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強化訓練和糾錯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于是筆者對這些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進行總結(jié),在課堂教學中提前進行預警式的教學設計,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易錯點;提前干預;測試結(jié)果;培養(yǎng);學生能力
1? ?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易錯點”提前干預的重要性
許多學生會都犯同樣錯誤的知識點通常叫作知識的“易錯點”[1]。對“易錯點”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從學生的角度,能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自己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提前預防這些理解和應用上出現(xiàn)的問題;從教師的角度,能幫助教師全面了解這些“易錯點”并完善其解決方案。在備課以及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把這些“易錯點”的教學作為備課的一部分。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來看,這樣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更有成效,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度。
2? ?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易錯點”提前干預的具體實施過程
首先,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和其他教師的交流,梳理出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易錯點”。如下所示。
(1)第21章《二次根式》。學生在學習積的算術平方根和商的算術平方根兩個公式,即和時,對于公式左右兩邊,的取值范圍的不同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
(2)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①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為,且,b和c可以分別為0,也可以同時為0。學生在這一知識點的理解上可能存在偏差。②對于能用因式分解法中的“提取公因式法”求解的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會出現(xiàn)方程兩邊直接約掉公因式,從而出現(xiàn)只得到一個根,丟掉另一個根的情況。③對關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和關于的二次三項式的配方兩者在思想上的相同點和具體做法上的不同點要特別注意。
(3)第23章《圖形的相似》。①圖1中,當∥時,由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定理可以推導出四條線段成比例,但是有一些線段或邊不能出現(xiàn)在同一個等式中。如用、(對應線段)和、(對應邊)列等式時要特別注意。②在位似圖形作圖時,如遇到兩個圖形都在位似中心同側(cè)時(如圖2),位似比是或,但要注意在作圖時OD中含有OA,OE中含有OB,OF中含有OC。
其次,通過具體的教學設計,在“易錯點”處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使用相同的測試題目對學生進行測試,并分析結(jié)果。筆者發(fā)現(xiàn),對“易錯點”采取干預的措施,能使成績中好偏上的學生取得較好的結(jié)果,成績的差距在20%左右;對于學困生的效果卻幾乎沒有。由此可見課堂教學需要多管齊下,思想教育必不可少,尤其對學困生的思想教育更要加強。
最后,教師應通過實際教學過程,對前期未提取的“易錯點”繼續(xù)進行梳理和提取,完善和豐富“易錯點”的歸納和總結(jié)。同時,教師還要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習中的難點和“易錯點”,為以后的教學提供有參考價值的經(jīng)驗。
“易錯點”提前干預的研究,不僅是對“易錯點”本身進行研究,即發(fā)現(xiàn)易錯點—分析易錯點—反思易錯點—提前干預易錯點;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進行研究,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探討哪些“易錯點”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哪些“易錯點”是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采用什么樣的具體措施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走出困惑,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3? 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實施“易錯點”提前干預的綜合效應
筆者認為,“易錯點”的提前干預要與課后的輔導和學生的思想教育相結(jié)合。因為提前干預對于學生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所以在課后要加強對包括“易錯點”在內(nèi)的知識掌握程度的實時監(jiān)控,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解惑”的重要作用。另外,針對學困生的學習,“易錯點”的提前干預起到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所以在課后要加強對學困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其在思想品質(zhì)和課程學習方面都取得進步。學困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無論是對自己學習成績的提高,還是對全體學生學習成績的穩(wěn)定都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3]。
新課程標準倡導“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shù)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審視和決定教學內(nèi)容,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式,合理組織駕馭課堂,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教師應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強調(diào)機械訓練的情況,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中的“易錯點”進行預判,提前干預,盡量避免給學生后續(xù)學習帶來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許義.關于初中數(shù)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13(5).
[2]熊國瓊.新課程·中學[J].2014(8).
[3]吳潤進.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中)[J].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