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瀅瑩
【摘要】舞蹈本身具有觀賞性的特點,在教師教授的過程當中,如果要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依靠灌輸?shù)姆绞斤@然無法達到教學目標。尤其是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如何改善他們的認知,使用興趣教學法來激發(fā)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對于今后的舞蹈教學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興趣教學法? 幼兒舞蹈教學? 應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219-01
引言
幼兒舞蹈教學在教學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總結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雖然隨著幼兒的年齡和學習時間的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會不斷提高,但是對于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會促進其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尤其是學校的氛圍和教學組織活動方面,可以直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1.興趣教學法的內容與方法
基于興趣教學的主要目標來看,興趣教學法可以培養(yǎng)和利用幼兒們的非智力因素,幫助他們智力因素得到發(fā)展,興趣可以在實踐中產(chǎn)生與發(fā)展,當學習者具有興趣,也能將精力投入其中取得穩(wěn)定的成果。而從教育理念的角度分析,興趣在非智力因素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顯著,當學習的主體在心理上形成了對于語言學習的需要時,就能促進主體有效地對學習內容進行記憶和掌握,達到學習的最初目標。舞蹈本身符合興趣教學開展的要求,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幼兒們的自我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并不突出,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傾向于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而不是單純地進行知識灌輸。所以,舞蹈學習作為實踐性突出的活動,應該以啟發(fā)興趣,培養(yǎng)積極性為主,不僅完成語言的教學,還能培養(yǎng)幼兒們的創(chuàng)造力、思維模式和觀察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2.當前幼兒舞蹈教學中趣味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2.1 學習者層面
通常情況下幼兒年齡較小,啟蒙階段的年齡一般都在3-6歲,他們對于舞蹈還缺乏必要性的了解。當他們的學習時間越長,他們的課程參與程度也會更高。在剛開始學習時,他們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另外,幼兒們學習舞蹈的目的也有所差異,一部分幼兒是因為個人愛好而進行舞蹈的學習,一部分是因為家長意愿問題,而家長的鼓勵、堅持與教師的配合是影響其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
2.2 教師層面
專業(yè)能力較強,與幼兒交流更加緊密的教師會受到幼兒們的喜愛,也說明了舞蹈技術在他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幼兒更加傾向于選擇一些專業(yè)技能突出且授課比較有趣的舞蹈教師。例如在激勵方式的選擇上,如果教師對幼兒進行合理激勵,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也能得到有效保障。
2.3 學習環(huán)境層面
學習環(huán)境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教室環(huán)境或是相關的舞蹈活動。舞蹈對于教室環(huán)境的要求比較高,也直接影響著后期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幼兒的主動參與過程來看,如果他們認為學校組織的活動能夠有趣味性,他們也會主動地融入教學過程當中,并且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學習[1]。
3.興趣教學法在幼兒舞蹈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3.1 注重幼兒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
舞蹈美是舞蹈和其它藝術形式之間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正因如此,在幼兒的舞蹈教學當中,應該注重幼兒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從服裝、體態(tài)要求上升至心理,體會舞蹈所表現(xiàn)出的內涵,更好地與動作相結合,達到要求。在這一方面我們不僅要強調動作的協(xié)調配合,同時還應該意識到審美意識與舞蹈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一些年齡較大的幼兒,還可以將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引導至教學的全過程當中,以基本功訓練的方式來強調意識層面的培養(yǎng)工作。舞蹈基本功訓練也是舞蹈教育的基礎,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基本功訓練課程的目的是讓幼兒在練習的過程中擁有舞蹈的審美,了解舞蹈的美感所在,使得協(xié)調性、靈活性和控制能力等方面得到開發(fā)的同時,掌握舞蹈所需求的體態(tài)、基本功訓練要求等。對于剛起步學習的幼兒來說,更應該注重舞蹈的儀式感,比如統(tǒng)一著裝、發(fā)型、體態(tài),從而提高舞蹈的興趣,強化對舞蹈審美的培養(yǎng)。
3.2 學生情緒與氛圍的營造
學生情緒和氛圍的營造應該以欣賞性活動和探究性實踐為主,進一步改善現(xiàn)階段的課程結構類型。這里我們以對腳盤坐的教學過程為例,對腳盤坐的腰背直立是盤坐的基礎部分,從教學目標來看,要通過教師的示范教學,讓幼兒掌握對腳盤坐的要求。在學習之前,可以通過童話故事演繹法,生動形象地將公主(王子)和老巫婆的坐姿分別演繹出來,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在幼兒的頭腦中轉化為肢體語言。具體來看,在講解前,教師進行示范過程,將對腳盤坐分解為直立公主(王子)和駝背老巫婆兩種坐姿,一方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另一方面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而學習過程在不知不覺中被轉化為游戲過程,幼兒們可以充分參與其中,融入至課堂教育的環(huán)節(jié)之內。教師還可以分小組展開練習,并對一些表現(xiàn)較好的幼兒進行鼓勵,通過總結表揚的方式來培養(yǎng)他們的積極性[2]。
3.3 特殊技巧訓練與興趣教學法
舞蹈中的難點在于如何掌握某些動作的特殊技巧,同時這也是影響學習者積極性的主要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按照教學目標的不同,與幼兒的實際接受能力相結合,安排內容的難易程度。興趣教學法的核心在于不影響他們的積極性,所以在一些高難度動作的專業(yè)訓練方法上要因人而異。舞蹈本身是源于生活的藝術表達形式,通過體態(tài)和技巧的融合體現(xiàn)出美感,因此在特殊技巧的掌握上也要引導幼兒進行學習。這里仍然以對角盤坐教學為例,對腳盤坐的膝蓋貼地和腰背直立是難點和重點,傳統(tǒng)教學法僅僅是以教授和教師個人指導的要求來模仿訓練。但是在興趣教學法的理念之下,可以以故事情節(jié)為主旋律,以競賽的方式來對幼兒們進行激勵。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進行“小蝴蝶找花朵”的故事鋪墊,然后進行膝蓋模仿小蝴蝶翅膀起飛,腰背直立找花朵,告知學生膝蓋貼地起飛才飛得高,腰背直立才看得到花朵,然后以比賽的形式開始。幼兒們有了參照想象,又有了比賽環(huán)節(jié)的加入,就可以興趣度及自信心。之后教師可以進行提問,并結合鼓勵的方式來讓幼兒完成特殊技巧的訓練過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這也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
結語
按照現(xiàn)代教學理論和舞蹈教學的本身特征,我們應重點培養(yǎng)幼兒在形體、心理和舞蹈表演等各個方面的能力,從始至終都要強調一個“美”字,明確舞蹈是以人體美為主要內容的形式美。興趣作為一種情感體現(xiàn),當幼兒對舞蹈感興趣時,就可以在實踐中具備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作為教育工作者,只要我們能正確認知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結合正確的內容進行引導,幫助他們形成對于舞蹈的長期興趣。
參考文獻:
[1]徐雷.基于興趣教學法的幼師專業(yè)舞蹈教學改革研究[J]. 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9(3).
[2]李淑珺. 在幼兒園舞蹈教學活動中,運用“情感滲透法”提升幼兒舞蹈表現(xiàn)力[J]. 好家長, 20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