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要:提問是教師為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所進行的一項實踐活動,是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tǒng)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在課堂提問方面表現(xiàn)得過于隨意,影響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質量。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課堂提問為研究對象,首先對當下課堂提問狀況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在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之上,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優(yōu)化策略,以期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提供借鑒和思考。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堂 提問 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9-0211-02
目前,很多教師在課堂提問方面表現(xiàn)得過于隨意,沒有充分認識到課堂提問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及價值,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質量水平提升帶來了嚴重影響?;诖?,有必要對當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提問進行探索分析,這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業(yè)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課堂提問的基本概述
“課堂提問”顧名思義,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開展過程中,結合所教內容,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供學生回答的一種教學方式。這是一種教師在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教師通過進行課堂提問,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集中學生注意力,增進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進行課堂提問,既便于教師引出新的教學內容,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又有利于教師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從而有選擇地進行重點知識的教學,由此我們能夠充分認識到課堂提問在教學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價值。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提高對課堂提問的重視程度,充分認識到當前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提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問題,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優(yōu)化策略,這對于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1]。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1.對“度”的把握不足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提問缺乏對“度”的把握,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部分教師在提問時過于隨意,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實際,提出的問題要么過難,以學生現(xiàn)有的能力無力解決,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要么過于簡單,缺乏挑戰(zhàn)性,導致學生回答教師提問時積極性不足,從而嚴重限制了提問的價值發(fā)揮,不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水平提升。
第二,教師應認識到,課堂提問的主體不是自己,而是學生。教師只是課堂提問中的主導者,通過提問方式來引導學生回答,因此,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提問中來,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才能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作用和價值。
第三,當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設置課堂提問時,提問的內容脫離生活實際,難以做到“接地氣”,不能真正吸引學生,導致學生不愿意參與到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中去;“高高在上”的問題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限制了學生的思考空間,不利于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進行知識的理解與探索,限制了提問的價值發(fā)揮。
2.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認識
相較于初中政治而言,高中政治學習內容不僅更加復雜、難度更高,而且所涉及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也比較“深奧”“晦澀難懂”,在課堂提問時,一般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鋪墊,這同時也增加了高中政治課堂提問的難度。很多高中政治教師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認識,為了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通常整節(jié)課都在不斷進行高密度的講解分析,實際課堂提問頻率比較少。即使進行課堂提問,教師也很難有足夠耐心等待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往往直接說出問題的答案。這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凸顯,學生在政治學科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即使對老師講授的內容存在疑惑,也無法及時提出;而教師忙于知識講解,也很少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質疑的機會,經常要求學生“加快步伐”,緊跟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長此以往,學生對的教師教學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性,這對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帶來了不利影響。
3.學生參與性有待提升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提問中,學生作為其中的主體,仍存在參與性不足的問題,其根源在于: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缺乏趣味性,難以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提問方式比較僵化呆板,提問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不夠生活化、趣味化,很難引起學生共鳴,導致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限制了課堂提問作用價值的發(fā)揮;另一方面,由于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長期得不到體現(xiàn),對于教師教學也養(yǎng)成了嚴重的依賴心理,再加上部分學生受懶惰心理影響,因此在面對教師提問時,往往參與積極性不高,這對于教師課堂提問的積極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最終導致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提問作用價值很難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不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質量水平的提升[2]。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提問的優(yōu)化策略
1.樹立問題意識,把握教學尺度
首先,高中思想政治教師作為課堂提問的主導者,自身應樹立問題意識,提高對提問的重視程度,做好問題設計,真正將課堂提問落實到實踐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作用。其次,教師要對提問有正確的認識,應充分認識到課堂提問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同時要深刻認識到提問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說出正確的答案,而是為了引導學生掌握問題的思考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究,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自信心,這些都遠遠比學生能夠說出正確答案更加重要。再次,教師還需要把握好提問的“度”,掌握一些必要的提問技巧,從而通過提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活動過程中來,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知識學習的阻礙,加深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理解。在課堂提問“度”的把控上,首先需要教師控制好問題的難易程度。維果斯基認為,學生在認識水平與思維能力方面,通常存在一個“最近發(fā)展區(qū)”。這一“區(qū)域”要求提的問題要比學生目前的認識水平思維能力稍稍超前,才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因此,在課堂提問的設置上還需要注意問題的梯度,難度要層層遞增,由簡入繁、由淺入深,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盡量聯(lián)系實際生活,使學生思維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方向擴展,更好地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進行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進行如下提問:文化傳播有哪些方式,能否從生活中進行舉例說明?如今現(xiàn)代傳媒技術的進步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哪些變化與影響?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對于當下社會發(fā)展有哪些重要的意義?這種層層遞進的提問方式,相較于以往“一刀切”式的提問,更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將實際生活與思想政治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知識的學習與吸收,因此更有助于發(fā)揮課堂提問的作用和價值,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水平。
2.加深自身認識,以學生為主體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加深自身認識,了解自身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實際定位。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應做到以學生為本,彰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要結合教學實際,盡可能多的給予學生一些質疑的機會。增加課堂提問的頻率,鼓勵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不以最終答案正確規(guī)范與否作為評價學生回答好壞的唯一標準。從而不斷地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敢于回答問題、敢于質疑,逐漸擺脫對于教師教學的依賴性,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例如教師向一名學生提問:“文化與政治、經濟發(fā)展是同步的嗎?”該名學生由于很少回答問題,面對教師的提問非常緊張,一時間大腦一片空白,不知如何回答。面對這些情況,需要教師具有足夠的耐心,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同時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給予該學生一定的指導:“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假設文化代表數(shù)字‘5,那么政治與經濟在發(fā)展中會不會出現(xiàn)4或6的情況?”經過教師的巧妙引導,學生很快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準確回答了問題,并加深了對“文化與政治、經濟發(fā)展并不完全同步且相對獨立”這一知識點的理解。這樣做充分彰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了學生回答問題的自信心[3]。
3.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參與
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應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高課堂提問的趣味性與實踐性,從而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中來,更好地吸引學生討論探究,最終達到提高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在開展“多變的價格”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換季商品價格波動的現(xiàn)象,向學生展示在換季時,因換季服裝打折市民瘋狂搶購的圖片。并詢問學生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否遇到過這種現(xiàn)象,并提問人們?yōu)槭裁磿绱说摹隘偪瘛薄l(fā)學生聯(lián)系自身生活經驗,由于這一問題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迅速吸引了學生的目光,并積極參與到問題討論中,原本“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很快變得異?;钴S。教師可以趁熱打鐵,繼續(xù)向學生提問:“導致價格的漲落因素都有哪些呢?”教師通過層層推進的誘導方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有助于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并在教師精心營造的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實現(xiàn)知識的獲取,更有助于學生的積極思考與探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做好課堂提問的優(yōu)化,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與教師的教學互動中來,跟隨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進行思考,更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優(yōu)化課堂提問策略,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作用和價值,促進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周文明.高中思想政治課交流互動教學模式中的“提問有效性”探究[J].考試周刊,2018(78).
[2]錢書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廣西教育,2017(30).
[3]陶鋒彪.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導入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研究[J].文存閱刊,2018(14).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