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
摘要:泛讀是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提升閱讀技巧,提高英語水平,擴大知識面,提高思辨能力,泛讀課程的特征充分體現(xiàn)了其意義和價值。通過分析當前大學英語泛讀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例句系統(tǒng)化地提出改變當前大學英語泛讀教學現(xiàn)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高英語泛讀效果的六種閱讀策略。
關鍵詞:英語泛讀 問題 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9-0202-03
目前高校英語教育中,專業(yè)的教學質(zhì)量,以及如何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專業(yè)人才,是當前社會、高校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為滿足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泛讀課程的教學需要,教材內(nèi)容選用了各個學科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泛讀課程的特征體現(xiàn)在“泛”和“讀”兩個方面。就“泛”而言,內(nèi)容涉及英語國家的文化、文學、藝術、宗教、政治、經(jīng)濟、科技、體育、環(huán)境保護等各個領域,語篇的文體也呈多樣性;就“讀”而言,泛讀課程包括各種閱讀技巧和閱讀策略,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因此,泛讀教學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從目前的英語泛讀教學來看,其特征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英語泛讀在教和學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在閱讀策略方面,學生并沒有掌握系統(tǒng)而全面的閱讀方法。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閱讀課程的作用,以及幫助學生掌握全面的閱讀策略便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
一、英語泛讀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筆者基于近兩年的泛讀課程教學經(jīng)驗不難發(fā)現(xiàn),在當前的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大多是以精讀課程為中心,忽視了泛讀課程的重要性,而當前的泛讀課程教學中也存在一定問題。
(一)缺乏閱讀興趣
現(xiàn)代心理學家兼教育家皮亞杰(Piaget)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1]。因此,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使枯燥乏味的閱讀課程變得生動有趣,是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第一步。
影響閱讀興趣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閱讀能力不夠。在當前泛讀課程中,學生都是被動地在課堂上進行閱讀練習,在自身基礎不扎實或閱讀量不夠的情況下,在閱讀練習中往往會因為缺乏知識積累而出現(xiàn)難以理解閱讀內(nèi)容的問題。長此以往,學生自信心備受打擊,對閱讀更沒有興趣[2]。
(二)閱讀方法不當
閱讀習慣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缺失,也是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突出問題[3]。影響閱讀習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受傳統(tǒng)閱讀習慣的影響,為了不漏讀、錯讀,學生往往用手指著文章一字一句進行有聲閱讀,遇到陌生單詞,習慣于翻閱詞典,甚至不斷回讀,這些不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無法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在目前泛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的忽視是影響當前大學生閱讀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英語泛讀中的閱讀策略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四個基本技能,其中閱讀和聽力是學習者通過主動獲得信息,在已有的知識文化基礎上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理解,即解碼(decoding)的過程,然后學習者在解碼的基礎上,將自己理解的內(nèi)容、想法、思想通過文字或者口頭的方式表達出來,也就是寫或者說,即編碼(encoding)的過程。在以往的閱讀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容易糾結于字詞句的意思,習慣于像學習精讀課文那樣力求弄懂每個句子的結構,既費時又費力,從而忽視了泛讀課程的特點。泛讀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習者對字、詞、句、段落、文章、修辭手法、語義功能等一系列內(nèi)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最大限度地獲取文本信息,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果,鍛煉自己的閱讀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泛讀課程中鼓勵學生盡量擺脫字典,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閱讀策略。
本文將從最基本的詞義入手,遞進式地介紹以下六種實用的閱讀技巧。
(一)詞義猜測
在閱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陌生的單詞,除了查字典是否還有其他便捷有效的途徑保證閱讀的順暢性?通常讀者可以根據(jù)上下文語境猜出單詞的大意,尤其是根據(jù)語境中提供的以下線索進行詞義猜測。
1.定義線索
在一些文章中,作者會通過下定義的方式暗示讀者某個單詞的詞義,從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該單詞的意義。例如:
Pragmatics,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
在上述例句中,“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就是作者對Pragmatics的解釋說明,讀者可以根據(jù)這句話猜出Pragmatics的意思,即對語言使用的研究就是語用學。
除了明確地給出某個單詞的定義之外,作者通常在文章中通過標點符號暗示讀者單詞的意思所在,例如在逗號(,),破折號(—),括號[()]等標點符號之后,往往會給出對某個單詞的釋義。
2.舉例線索
通過一系列的例子,讀者往往能夠猜測到某個單詞的詞義。例如:
Like horses,human beings have a variety of gaits:they amble,stride,jog,and sprint.
在該句中,冒號后面的一系列例詞暗示了斜體詞gaits的意義,即一種走路的方式(“a way of walking”)。
在提供舉例線索的時候,作者通常會通過一些標記詞,例如:“l(fā)ike”“such as”“for example and so on”。
3.語義關系線索
語義關系對詞義猜測非常有用,常見的語義關系有兩種,即同類關系和對比關系。
(1)同類關系
在上圖中,F(xiàn)ruits是上義詞(superordinate),Apple,Pear,Banana……是下義詞(hyponyms),在同類關系中,上義詞是高一級的術語,下義詞是低一級的術語,上義詞包括下義詞,下義詞是上義詞的成員。例如:
Mr.Johnsons works show his interest to geometric shapes of all kinds.The works contain circles,squares,triangles,pirrles,etc.
在該例句中,pirrles這個單詞讀者肯定沒有見過,因為它根本不存在,但是讀者可以根據(jù)前后單詞之間的關系,不用翻閱字典也可以猜測出該單詞在例句中的大體含義,即某一種幾何圖形。
(2)對比關系
與同類關系相對應的另一種語義關系是對比關系,對比關系即反義詞,例如hot和cold,left和right,tall和short。通過上下文語境提供的對比關系也可以猜出某個陌生單詞的意思。例如:
There was no fllip seats available,so they had to buy expensive ones.
和上述例句一樣,該句中的fllip也不存在,但是通過前后詞義之間的對比關系不難看出fllip和expensive是一對反義詞。
(二)句式理解
閱讀是對字、詞、句、篇等要素逐步解碼的過程,正確分析關鍵句的句式結構是理解文章的基礎,因此,正確有效地分析句型也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讀者在分析句子時通常會遇到以下兩種障礙。
1.復雜句
長難句、復雜句往往是影響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效果的主要原因,遇到復雜句時,應該嘗試著分析句子結構,首先,確定主句部分,即主謂賓等主干內(nèi)容;其次,識別句中的修飾部分,以及依賴于主干的其他成分;最后確定從句部分。例如:
He was not one of those cruel school teachers who enjoyed the pain of their students; on the contrary,he gave justice rather than severity,taking the burden off the backs of the weak,and laying it on those of the strong.
在上述句子中,不難找出“he was not a cruel teacher”是整個句子的主干部分,其他部分都是對“not cruel”的補充說明,強調(diào)他不是一名苛刻的老師。
2.特殊表述
當閱讀英文文章的時候,實際上是在了解另外一種文化,因此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母語中不存在或不常見的修辭手法或俚語,這時就需要讀者通過上下文語境或平時的積累去猜測句子的意思。例如:
At the sight of the enemy troops,the frightened soldiers showed a clean pain of heels.
讀者是否會將該句理解為:“The frightened soldiers took off his shoes and let his enemies look at his feet?” 很顯然,這樣的理解是荒謬的,實際上,根據(jù)上下文可以猜到“showed a clean pain of heels”是“逃跑(fled)”的意思。
(三)大意總結
閱讀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了解作者的意圖,因此,如何找到文章的主題思想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偨Y大意之前應區(qū)分兩個術語,即topic和“main idea”。在《泛讀教程》第二版第二冊中提到,文章圍繞什么話題展開的被稱為topic[4],關于這個topic的作者的觀點、想法被稱為文章大意,因此,讀者在總結文章大意的時候,可先找出本文的topic,然后找出圍繞該話題作者的觀點則是文章的主題思想。例如:
Aunt Stella never forgets to send a card on the birthdays of her friends.She remembers anniversaries and graduations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in the community.If she says she' ll lend you a book or send you an article she saw in the newspaper,she always comes through.And somehow she manages to keep straight not just the names of her fifteen nieces and nephews,seven brothers and sisters,and their thirty-five children,but also remembers such things as who loves the color blue and who hates pink and who loves roller-skating and who dislikes trips to the beach.
上述整個段落都是圍繞一個話題展開的,即“Aunt Stella's memory”,接著作者列舉了一系列細節(jié)來形容“Aunt Stella's memory”,從一系列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作者對該話題的觀點,即本段的主旨大意:“Aunt Stella has a very good memory”。
(四)略讀
略讀是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其目的是為了獲得文章梗概或整體思想。略讀并不是一字一句地去閱讀,而是有選擇性地跳讀,將重點放在文章題目、中心思想、關鍵點等內(nèi)容上。
讀者如何進行略讀呢?用眼睛快速掃讀文章找出文章的關鍵信息,例如who,what,when等,引導性詞如“however,on the contrary”等。除此之外,略讀時還應該注意以下部分:
(1)題目。
(2)作者相關信息。
(3)文章第一段。
(4)文章每段的第一句話或最后一句話。
(5)文章主體部分:
①每段的主題句,部分支撐主題句的細節(jié);
②線索性詞句,如姓名、日期、包含條目說明的形容詞;
③引導性詞語如next,but,yet、moreover等;
④有序號標識的詞句、黑體詞、斜體詞、大寫詞等。
(6)文章末段。略讀通常采用默讀的方式以提高閱讀的速度和準確性。
(五)尋讀
作為另一種快速閱讀的方法,尋讀的主要目的是快速在文章中找到某個問題的答案(scanning is a rapid reading skill for the exact answer to a specific question)[5]。在尋讀過程中,讀者心里始終是帶著某個具體問題展開閱讀的。
尋讀不像略讀,尋讀時需要眼睛一瞬間快速掃過很多句甚至一段話,只為了尋找某個問題的答案,最關鍵的是讀者始終要記得問題是什么,自己尋找的答案是什么。在練習尋讀的過程中,可參考以下步驟:
(1)閱讀前標記開始時間。
(2)閱讀任務的第一個問題。
(3)開始尋讀??焖賿咦x文章直到找到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多次閱讀與問題相關的文章內(nèi)容確保沒有其他信息。
(4)完成第一個問題。
(5)閱讀第二個問題。重復上述步驟直到完成所有的問題。
(6)標記結束時間。
略讀和尋讀是泛讀課程中常用的兩種閱讀方法,通常二者可以結合起來,首先通過略讀了解文章的梗概,其次通過尋讀解決與文章相關的問題,最后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檢驗問題正確與否。
(六)推理判斷
推論是指在文章中沒有直接表達出來,需要讀者和聽話者自己去理解的作者的觀點或想法。閱讀時,作者通常會隱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就需要讀者根據(jù)上下文推斷出作者的真實意圖,這也是閱讀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題目。
閱讀時如何進行推論也是很多學生困惑的地方。推論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是在仔細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展開的,因此,為了確保推理的正確性,首先應充分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其次結合上下文語境和字面意思推理出作者的真實意圖。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讀者在作出推理之前就能判斷出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含義。
三、結語
泛讀課程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通過大量閱讀來提高英語水平,尤其是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提高依賴于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豐富閱讀技巧[6]。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大學生在泛讀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系統(tǒng)地提出了六種閱讀技巧,旨在促進大學英語泛讀課程更好地開展,希望廣大英語教育者能從中獲得一定啟發(fā),重視泛讀課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紅英.英語泛讀教學初探[J].科教縱橫,2011(5):167-168.
[2]張曉麗.大學英語泛讀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2019(1):72-74.
[3]畢玉娟.對大學英語泛讀課教學的思考[J].現(xiàn)代教育,2016(5):49-50.
[4]王守仁,高虹.泛讀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8:1.
[5]王守仁,姚媛.泛讀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8:87.
[6]王楊琴.大學英語泛讀課新探[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1):206-207.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