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shù)學一直以來都是基礎教學過程當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學科,而教師的正確引導,能夠讓學生提高數(shù)學成績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只有使用正確的教學評價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實效性,否則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叛逆心理。文章對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評價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了合理運用教學評價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時效的策略。
關鍵詞:教學評價;小學數(shù)學;教學實效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0-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65
一直以來,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學評價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按照相關的教學目的和原理,教師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學評價方法,能夠讓整個教學系統(tǒng)都更加地全面和科學。“新課標”中對于教學評價有新的要求,數(shù)學教學評價需要激勵學生學習行為,而且教師在學習的時候必須要建立更加多元的評價目標以及評價系統(tǒng),同時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及觀念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必須要使用正確的教學激勵方式,讓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當中,主動參與評價,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教學質量能夠獲得提升。
一、小學數(shù)學教學評價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理解不足
《新課程標準》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的指引性文件,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不夠深刻。重視教學活動形式的評價是新課改提出的重要思想,但是在實際的評價中,教師仍然無法轉變思想,仍舊以考試分數(shù)論成敗,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小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部分教師過分強調考試分數(shù),在學生知識積累過程中施加了很多壓力,導致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受挫,這顯然違背了《新課程標準》的思想。
(二)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隨著小學數(shù)學教學思想的進步,許多教師開始認知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并開始嘗試優(yōu)化教學評價體系,但是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教學評價體系始終不夠完善。小學數(shù)學教學評價的技術相較于其他行業(yè)的評價略顯落后,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評價往往通過主觀感受來進行,缺乏可執(zhí)行性的客觀標準,也沒有形成系統(tǒng)性的評價機制。數(shù)學思維培養(yǎng)、對數(shù)學的情感態(tài)度,都可以成為教學評價的項目指標,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表現(xiàn)記錄等形式積累評價數(shù)據(jù)也十分關鍵,但是在現(xiàn)有的教學評價體系下,這些內容都沒有體現(xiàn)出來。此外,對于教學評價的頻率,許多學校也沒有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這也是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健全的表現(xiàn)。
二、合理運用教學評價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時效的策略
(一)科學設計教學評價的組織形式
在教學評價的組織形式過程當中,需要注重的就是教學評價的互動性以及民主性。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當中,一般來說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的時候,教學評價往往都是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成績而主觀進行的,而教師所看重的是學生通過學習之后所能夠獲得的考卷上的具體的結果,并且會對這一結果進行系統(tǒng)的評價。而目前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提出,可以發(fā)現(xiàn)的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作為學習的主體而存在,特別是在進行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習的主動權必須要掌握在學生的手里。因此,教師在開展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和探究,從而能夠更加科學全面地獲取具體的數(shù)學知識。
特別是在完成課后作業(yè)的過程當中,也需要讓學生能夠盡量掌握自己主動完成作業(yè)的自主權。但是教師需要格外重視的是,《新課程標準》還要求將課后評價的主動權也要讓學生來掌握。教師不能夠將評價的權利全部把持在自己的手里,而是應該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對教學的評價中去。在目前更加現(xiàn)代、更加科學的數(shù)學教學課堂當中,教師需要堅持的就是必須要引導學生對教學展開公正的評價,同時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在課堂小組當中進行積極的相互評價。通過這樣不斷的自我評價和判斷,就可以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其他人的長處以及自己的不足,從而起到揚長避短的作用,使學生能夠在身心發(fā)展上更加健康。
比如說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對于學生回答的一些問題的具體評價,需要安排在學生之間進行完相互評價之后,這樣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出教師評價的價值。舉個例子,教師在教學“簡單加減法”的時候,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問題,之后再要求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并回答。在進行分組討論的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對于各自的答案進行互評,在公布正確答案之后,再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評價,總結自己答案的對錯,并思考為什么自己會得出這樣的答案。之后教師再進行點評,可以說同意某學生的意見,但是想再補充一點?;蛘呤牵硨W生的觀點還可以這樣來表達,或是這樣來補充等。通過這樣婉轉的評價,學生在聽取不同的評價之后,可以再進行自我總結,不但可以讓整個問題更加清晰明了,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加,真正體現(xiàn)出評價的價值。
(二)教學評價的評價過程
一般來說,在目前的教學理論當中,更加重視的就是學生的整體參與度,以及在學習當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主動性,而教學的整個過程相對而言是一個讓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對一個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進行認識的過程。同時,在認識之后,學生也需要按照教師的要求來進行一定的實踐,對于信息的處理以及學生整個身心的發(fā)展也是有一定幫助的。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可以全面地對新的知識內容進行探究,并形成正確人格的過程。在之前的評價過程當中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一般來說往往處于一種唱獨角戲的狀態(tài),教師常常會對學生進行一定的主觀性評價,而這個評價一般來說和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是有一定關系的,學生往往是被動的接受者,對很多問題雖然具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但是不能表達出來,一般來說會采取保留的態(tài)度。同時,通過不同的評價方式,學生可以彌補自己學習方面的一些漏洞。如果能夠讓教學的評價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并且更加科學,那么學生也可以比較明確地了解到自己的實際學習狀況,對于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優(yōu)勢,能夠有效地將自己的潛能發(fā)揮出來。
教學評價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對于學習方法有進一步的把握。比如說在進行“倒數(shù)的認識”這一課的學習過程當中,一般會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對于不同的算式進行細致的觀察,使其能夠初步了解書上的一些例題或者是算式的規(guī)律之后,根據(jù)相關例子來寫出幾個自己認為的倒數(shù),來看一看在書中提過的一些規(guī)律,是否能夠使用在自己寫出的倒數(shù)上面。很多學生在進行倒數(shù)練習的過程當中,對于零是不是有倒數(shù)產生了一些思維上的碰撞。一些學生認為零的倒數(shù)就是零,因為零乘零等于零,而另一些學生則認為,零是沒有倒數(shù)的,因為零自身是不可以當作除數(shù)來使用的。教師可以選出兩組思維存在差異的學生,讓他們各自推選出一個代表進行辯論,之后再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能夠自己說服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往往是可以自行解決這個問題的。正是因為這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是自己探索出來的,所以無論是在記憶方面還是在具體內容的掌握方面印象都更加深刻,在之后的運用當中也能夠更加有效。
三、教學評價的評價功能
一般來說,教學評價相對而言更加注重評價的激勵性。對于教師來說,必須要對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給予一定的鼓勵,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上進心,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想要學生學習成績獲得提升,其主動學習的動力主要來自其他人的鼓勵,同時也來自其內在精神。這是一種內在的激勵。從學生的發(fā)展來看,學習經(jīng)歷是一種以外在激勵為主,逐漸轉換成以內在激勵為主的學習的動態(tài)結構。所以說,在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需要適當?shù)厥褂靡恍┍頁P性以及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積極的鼓勵性評價,讓學生對于學習充滿信心。比如說教師在教學“應用題”這一課的時候,很多學生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一般容易解答自己能夠了解的一部分問題,而對于另一部分問題則束手無策,這時候教師要適當?shù)毓膭顚W生,對于學生做對的一些題目要給予肯定,而對于一些學生理解方面有問題的題目,則使用婉轉的方式讓學生知道他的錯誤所在。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用期盼性語言,讓學生獲得情感上的支持,然后用鼓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習氣氛,讓學生有更大的信心解決問題。如果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具備一定的閃光點,那么學習興趣將會更加濃厚。
綜上所述,在使用小學數(shù)學教學評價來激發(fā)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提升小學生數(shù)學成績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善于了解小學生的具體特征,并且要使用相關的正確的教學評價方法,讓教學評價不僅僅是落實在學習結果之上,更需要和學生的學習過程有直接的關系。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或者是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相互評價。在進行評價組織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重視教育評價整體的互動形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評價過程,通過評價,發(fā)現(xiàn)他人的長處,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而在教學評價當中,如果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辯論,并在辯論之后彼此進行評價,那么學生對于所辯論的內容將會難以忘記,從而成功地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一般來說,教學評價不僅是鼓勵性的,還是發(fā)展性的,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一些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回答完問題之后,給予學生一些鼓勵性的評價,婉轉地指出學生的不足,讓學生可以有更加積極的精神動力,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能力獲得發(fā)展,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具備更強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呂興海,劉廣學.評價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應用的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8(14).
[2]涂云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評價的應用[J].新校園(中旬),2018(2).
[3]司文君.淺析評價在小學數(shù)學中的有效應用[J].祖國,2018(6).
作者簡介:趙麗坤(1974.12— ),女,漢族,甘肅文縣人,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