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蘭
【摘要】在學前教育中,家庭、園區(qū)、教師是穩(wěn)固的三角體,家園合作能夠為幼兒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本文結合幼兒園工作實際,通過對國內(nèi)外有關“家園合作”模式的歸納和分析,探討家園合作的重要價值和實施原則,通過掌握家長情況,挖掘教育資源;創(chuàng)新合作方式,拓展教育內(nèi)容;建設溝通平臺,延伸合作途徑等策略嘗試構建“家園合作”互動平臺構建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學前教育;家園合作;互動平臺;長效機制
學前教育質量是幼兒日后成長教育的基石,家長作為第一任“教師”,在幼兒的學前教育活動中不應缺席,因此,“家園合作”是幼兒學前教育的重要方式。本文結合幼兒園工作實際,通過對國內(nèi)外有關“家園合作”模式的歸納和分析,探討家園合作的重要價值和實踐意義,通過掌握家長情況,挖掘教育資源;創(chuàng)新合作方式,拓展教育內(nèi)容;建設溝通平臺,延伸合作途徑等策略嘗試構建“家園合作”互動平臺構建的長效機制。
一、家園合作的重要性和實施原則
(一)家園合作的重要性
家園合作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其一,幼兒的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兒園的共同參與,盡管在學前教育中,幼兒園是幼兒健康學習的重要場所,但是家庭始終是第一環(huán)境,家長是重要的“教師”,因此,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的影響十分巨大,在此背景下幼兒園和家庭的配合與互動十分重要。家園合作是最佳的教育組合模式,在這種模式的引導下,幼兒園負責輸出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家長則鞏固幼兒園教育,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其二,幼兒園的發(fā)展需要家園合作的持續(xù)關注和推動,在目前的幼兒園建設和規(guī)劃理念中,始終將家庭作為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兒園的發(fā)展和壯大需要獲得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并引導家庭參與到教育體系之中,為幼兒成長提供全方位的環(huán)境。其三,社會發(fā)展和經(jīng)濟進步,人們對幼兒教育投射了更多的內(nèi)容,這對幼兒園、教師、家長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家園合作是將家長、幼兒園、教師整合在一起,共同為幼兒提供專業(yè)化、個性化的教育手段,是推動學前教育的重要動力。
(二)家園合作的實施原則
在家園合作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溝通和協(xié)調(diào),發(fā)揮最大的協(xié)同作用,家園合作的具體實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則:其一,公平性原則。把家長看作是合作伙伴,不能居高臨下把家長當作是教育對象或工作助手,特別是要關注個體差異而忽視公平,因此,在實施家園合作并在溝通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公平原則。其二,教育性原則。教育的原則就是以幼兒更好的受教育機會為基礎建立父母與幼兒園之間的合作,并以幼兒更好的發(fā)展為中心,帶進一些健康、正面、孩子感興趣的教育到課堂里,避免從中作為一種盈利或有目的性的宣傳活動。其三,服務性原則。幼兒園必須幫家長樹立服務意識,通過新生家長會、班群等讓家長初步了解幼兒園的管理,能主動愿意參與到家園工作中來,以服務意識促進教育教學的成功發(fā)展,并努力建立幼兒園家長故事日、家長委員會、家長助教、家長護園志愿隊等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家園合作互動平臺構建的長效機制
(一)掌握家長情況,挖掘教育資源
很多人在其教育觀點中均重視幼兒園與家庭的配合作用,教師作為傳道受業(yè)解惑的引導者,不光是引導學生,還應當引導家長參與到幼兒教育中來。教師和幼兒園是家園合作的發(fā)起者和倡導者,家長則是重要的參與者,因此,溝通和協(xié)調(diào)、彼此互信了解極為重要。幼兒園處于主導地位,需要主動關注和開發(fā)家庭資源,從而彌補幼兒園教育資源的不足。家庭教育資源的開發(fā)需要幼兒園和教師對家長情況有充分的了解,根據(jù)其職業(yè)情況、教育經(jīng)歷、特長愛好等方面的基礎資料,通過真誠的交流和溝通,主動邀請家長參與到幼兒的日常教育中來,為幼兒健康成長貢獻力量。對教育資源的考量不應該局限于幼兒園還是家庭,應該充分調(diào)動和挖掘一切有利于幼兒成長的教育資源,因此,幼兒園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挖掘教育資源,家長也是教育資源的組成部分,在家園合作中占據(jù)重要的位置。只有幼兒園和教師對家庭情況和家長情況有充分的把控和了解,才能夠在形成良好家園合作關系的前提下培養(yǎng)幼兒的各方面能力。
(二)創(chuàng)新合作方式,拓展教育內(nèi)容
家園合作的方式可以創(chuàng)新,并借此拓展教育內(nèi)容,比如定期開展以幼兒才能展示為主的活動,比如冬季親子運動會、幼兒故事比賽、水果拼盤制作、親子燈籠展等各種形式的集體活動,在開展相關活動中,可以邀請家長作為評委,通過互動交流了解孩子成長;同時還可以開展親子活動,幼兒園利用相關社會資源,組織開展親子運動會、親子表演等具體活動等增進親子交流。家園合作的方式需要創(chuàng)新,并不斷拓展教育內(nèi)容的層次和深度,只有家園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夠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在家園合作的形式上,不應該局限于固定的日常活動和互動參與,應該結合幼兒園和地區(qū)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助教活動。同時創(chuàng)新合作方式不光是指線下的合作,還可以充分利用當下的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將合作形式拓展到線上,進而拓展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合作方式,極大拓展家園合作教育的內(nèi)容。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家長和教師、幼兒園可以及時地進行溝通和聯(lián)系,家長的建議和要求可以通過線上交流的方式促進教師和幼兒園在線下進行改進和實施。同時,幼兒園、教師、家長也可以根據(jù)周邊資源實際,篩選出對幼兒健康成長的特定資源,比如地域文化、美食、環(huán)境等具體的探索內(nèi)容,從而促進家園合作的深層次開展。
(三)建設溝通平臺,延伸合作途徑
家園合作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過園區(qū)和家庭之間構建溝通平臺,幫助家長更多地了解幼兒信息,并通過園區(qū)和教師的主動引導改變家長的育兒觀念,因此家園合作中的平臺作用值得重視。如我們剛開始成立的護園志愿隊時很少家長會主動報名參加此項活動,幾乎都是全園各班安排幾名家長輪流值日,輪到值日當天有的隨意缺席,甚至出現(xiàn)出勤不出力的現(xiàn)象,同時也還有一部分家長不愿意配合護園值日的。新學期針對這些情況,我們班子商量討論決定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護園志愿隊活動的重要性,明確了護園志愿隊的職責、值日要求及需配合的事項。我們呼吁全體家長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初定每學期每位家長值輪一次,可以自己選擇值日時間,一段時間觀察下來,效果果然明顯提高。在家園合作平臺構建中,合作要具有一種平等的態(tài)度,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圍繞著“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這個核心,非常有必要。溝通平臺的構建不僅關系著幼兒教育資源的好壞,也關系著幼兒園、教師、家長、幼兒四方關系的融洽和配合,共同為幼兒健康成長構建高效平臺,同時也能夠提高幼兒園的教學質量水平,并通過幼兒園主動的探索,以家委會、家長助教、護園志愿隊等形式參與到家園合作的具體實踐中來。
三、結語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的必然趨勢,是引導家長正確認識幼兒教育的價值,本文通過探討家園合作互動平臺構建的長效機制,通過各種措施提高家園合作的有效性,通過掌握家長情況,挖掘教育資源;創(chuàng)新合作方式,拓展教育內(nèi)容;建設溝通平臺,延伸合作途徑等策略嘗試構建“家園合作”互動平臺構建的長效機制,促進明確幼兒園和家庭在孩子成長中應共同承擔的責任。家園合作互動平臺的構建,能夠會給教育事業(yè)帶來更好的效益,也為幼兒的發(fā)展帶來積極的影響,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構建長效機制,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余慧珍.佛山幼教“家園共育”狀況調(diào)查研究[J].女性和諧發(fā)展,2010(2).
[2]常瑞芳.幼兒園家庭教育與指導(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實行).
[4]汪秋萍,陳琪.全國幼兒教師培訓用書:家園溝.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6).
[5]崔利玲,虞永平.幼獅工程·穩(wěn)住成長的腳步:建立家園合作新[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