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娟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小學英語教學也步入了信息教學時代,而“微課”這詞也應運而生了。微課以視頻為載體,讓學生在視頻中得到知識鞏固復習與拓展知識的作用。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讓學生不再因為時間和地點的局限學習。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在小學英語教學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教學;課前;課中;課后
根據(jù)艾賓浩斯的遺忘規(guī)律,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就算再扎實,過后如果沒有定期復習鞏固,很快就會遺忘。特別是中后生,他們的遺忘速度會更快些。因此,近年來,微課得到了越來越多師生的喜歡。因為,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就是把某個知識點錄制成視頻。學生可以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地復習和鞏固課堂上的知識。學生能夠通過觀看微課,復現(xiàn)老師講課的情景,激活記憶,提高學習的效率。
那么,什么是微課呢?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通過PPT錄制、CS錄制或DVD機錄制等多種手段,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錄制的3-10鐘視頻。這些知識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求而設定。微課的作用就是在課前、課中、課后讓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進行反復觀看,加深理解,它還可以對在微課中提出的練習進行變化練習。無論優(yōu)生還是學習困難的學生,他們都可以在課后重復觀看微課,達到復習學習內容,做到查漏補缺,從而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微課的內容可以是授課內容的預設、引導或初知;它也可以是攻破知識重點、難點的講授;它亦可以是鞏固知識和知識點拓展的結合等。根據(jù)微課內容我們可以把微課分為課前微課,課中微課和課后微課。(下面會簡稱為課前、課中和課后)
要想設計出有效的微課,協(xié)助學生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我們先了解設計和制作微課時要注意的地方。
1.趣味性
設計微課時,注意微課的趣味性,要是設計的太枯燥,學生就會失去觀看的興趣,錄制時,主講人可以出現(xiàn)在視頻中進行講解,也可以不出現(xiàn)。但兩者都需要注意語言要簡單明了,聲音要清晰和具有感染力,語言盡量抑揚頓挫,語速不宜過快。
2.時間不宜過長
每個微課都有明確的、有針對性的知識點。因此,對于各種類型的微課時間也有規(guī)定。微課視頻的最佳時長為5-8分鐘,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
3.知識點明確
微課具有針對性。同時,也受到時長的限制,設計時必需目標明確,內容“少而精”。因此,一個微課只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講授錄制,要講授的知識點不可多。但一個課時可以設計多個以不同知識點為講授內容的微課。
4.要精選知識點
設計微課時,知識點的選擇很重要。知識點要根據(jù)授課內容而選取,微課素材要具有基礎性、針對性、典型性、研究性。設計時,不可超出學生的知識層面,例題選取可延伸,讓學生可以產(chǎn)生歸納、總結的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以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微課能讓學生在視頻中得到知識鞏固復習與拓展知識的作用。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讓學生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局限重復學習,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妙用微課,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效果呢?下面,我們就從微課的種類進行闡述吧。
一、錄用課前微課,提高學生學習欲望
提起課前這兩個字,很多人會聯(lián)想到課前預習。我們知道課前預習是一種以學生對某課時全部內容進行籠統(tǒng)學習的自學方式,是讓學生培養(yǎng)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途徑。它是一種讓學生通過先學后教的方式,給學生提供支撐的學習方式。而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課前是指,以錄制視頻的方式,創(chuàng)設富有活力的學習情境,保證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能促成學生的認知沖突,引起認識結構上的不平衡,造成懸念,進而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興趣,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它在學生的學習認知的過程中,起到了幫助學生滾動新舊知識、輔助學生提前預知新課的內容方向以及對新知識留下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等作用。
如,新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4 When is Easter? A Let's talk。該課時主要是學習When is …? It's on ….詢問節(jié)日的日期,并能在情景中靈活運用;其次,能讓學生感知各節(jié)日的節(jié)日習慣和節(jié)日氣氛。該課的課前設計如何讓學生在觀看微課時對學生的日常認知造成沖擊,從而讓學生對明天將要學習的內容產(chǎn)生初知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呢?首先,我們可以利用學生最有興趣的“六·一”兒童節(jié)校園歡度節(jié)日的圖片,勾起他們對這個節(jié)日的回憶。再問“When is the Children's Day?”。再呈現(xiàn)日歷同時回答“It's on June 1st.”。以這種方式再次引出National Day, Women's Day, Mid-Autumn Day等節(jié)日。然后,利用列舉法,歸納各節(jié)日與其日期,讓學生思考。最后呈現(xiàn)一系列國外歡度復活節(jié)和復活節(jié)典型活動的圖片,并問“When is Easter?”留下問題,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時行思考,勾起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并為明天所要講授的內容設下鋪墊。
又如:新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5 Do you like pears? A Let's talk。該課時主要學習一般疑問句“Do you like…? ”并能在情景中靈活運用。學生在學習該課時前,已經(jīng)掌握了“I like…”句型。因此,課前設計可以圍繞此句展開思考。該微課以故事類講授為主。故事主要是以Sarah生日邀請同學和朋友到家參加生日派對為主線。生日會上有很多的水果,在主人翁Sarah的熱情招待下復習了已學的水果單詞,并用“I like …”為語言支架,豐富了故事情景的細節(jié)。同時,給學生提供了語言支撐,讓學生能夠自主地表達自己喜歡的水果。除此之外,還讓主人翁Sarah用句型“Do you like …?”來詢問一些同學和朋友的喜愛,由此圈點出明天課時的重點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如圖1、2、3)
此類微課,貼切學生生活,能有效地達到了老師設計課前的預設!
二、妙用微課于課中,協(xié)助學生破解知識重難點
課中微課是指利用微課的直面性、針對性等特點設計一些既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又能通過短而有效的手段協(xié)助學生擊破重點、難點的視頻。課中適用于課內外輔助教學和鞏固知識的學習。課內的微課,不僅要求內容要與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貼切,還要求與授課知識要有著緊密的聯(lián)接。它既是重點或難點的簡潔講解,又是課時設計的銜接點,更是下個授課環(huán)節(jié)的鋪墊。
如,新PEP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3 My friends. Let's spell。該課時主要讓學生學習o-e字母組合發(fā)音以及其發(fā)音規(guī)律。微課設計中,我們可以利用大量的真假詞,如,lote, boke, dope, soce, those等詞,引出o-e字母組合的發(fā)音,并利用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發(fā)現(xiàn)單音節(jié)單詞里,元音字母“o”與“e”中間的是“t”,那么單詞尾音發(fā)音就是/t/;如果元音字母“o”與“e”中間的是“p”, 那么單詞尾音發(fā)音就是/p/;如果元音字母“o”與“e”中間的是“k”, 那么單詞尾音發(fā)音就是/k/,而元音字母“o”因為與后面不發(fā)音“e”組合,所以該字母組合發(fā)音為/??/。經(jīng)過引導,學生大概了解了o-e組合的發(fā)音以及發(fā)音規(guī)律。最后,拋出該課時重點四會單詞nose, note, Coke, Mr. Jones四詞,回歸課堂。該微課既有效地協(xié)助學生突破難點,又完善地銜接了重、難點,讓學生達到了預設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提高了該節(jié)教學質量。
課外的課中微課設計較注重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學生回憶與梳理已學的知識點,并總結、建立知識結構。教師還可以在此類微課中布置相關問題或探究題,使學生能帶著明確的任務進行觀看。
如,五年級下冊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A Let's talk。該課時課中微課主要針對如何運用句型“It's …. Because I can…”來進行設計。該課外課中,教師先發(fā)了任務單,要求學生觀看微課時完成。(如圖4)
該微課利用四季變換的定律讓學生跟隨老師學習四季單詞,并根據(jù)四季的氣候變化而變換相應活動,再利用述說的方式滲透如何描述四季的變化。最后,通過表格匯總的方式講述“Why …? Because I can …”的用法,幫助學生理順知識點。(如圖5、6、7)
該類微課屬于知識復習型微課,適用讓學生課后鞏固知識點,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理順歸納總結重點、難點知識點的。
三、妙用課后微課,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
課后微課是指在學生原有的知識點上,以舊帶新的方式拓展學生知識,達到既鞏固舊知識,又拓展了知識點,對重點、難點進行了向外延伸,進而開闊了學生知識面。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如,新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5 Do you like pears? A Let's talk。該課時主要學習一般疑問句“Do you like…? ”并能在情景中靈活運用。所以,學生在掌握了“do”的基礎上,可以拓展學生學習它的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does”的用法。微課中,用舊知識do引入does,并用列舉的方式讓學生對does有了初步的認識。(如圖8和圖9)
接著,采取了對比法,把“do”和“does”的用法進行對比性講述,在例子講述過程中,利用講述時重讀和輕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注意例句中人稱的變換。然后,用提問的方式,總結歸納“do”和“does”的區(qū)分用法。(如圖10)
最后,用答題得分的形式,讓學生現(xiàn)學現(xiàn)用進行選擇填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檢測自己理解的知識是否正確的環(huán)節(jié)。(如圖11)
又如:新PEP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6 Meet my family! A Let's talk。該課后微課設定了去動物園玩并拍照留念的故事情景。微課的開頭利用了一個照相機拍照動畫,增添了故事的鮮活度和加強了故事的趣味性,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觀看微課的興趣。(如圖12)
整個微課以參觀動物園的路線,沿途拍照,過程中用滲透的方式鞏固“How many…?”句型的學習,讓學生加強了“How many…? ”的運用。(如圖13、14)
接著,在練習中拓展答句“There is ….”和“There are ….”的區(qū)分用法。(如圖15)
微課可以幫助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復習和鞏固已學知識,實現(xiàn)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它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還進化了一成不變的“你教我學”的英語學習模式。它可以讓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做到時時學,處處學,自己學,反復學的境地。微課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平臺,同時,它也給老師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教學舞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新英語標準[S].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2]葛艷紅.在英語故事教學中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A].第五屆中國智慧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思維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13.
[3]袁雯.運用故事教學 生動會話課堂——談英語課堂中故事教學法的運用[J].成才之路,2013(03).
[4]徐麗芬.小學英語“微課”初探[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4(Z1).
[5]陳瑩,周映峰.小學英語教學中微課題的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