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日鋒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越來越強調(diào)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而不只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學生主體作用與教師主導作用相結合,成為了新教育的主要目標。近年來,學生的學習模式由單純的課堂學習轉變?yōu)閷W案導學的方式,采用“先學后教”的方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嘗試是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一種突破。本文通過分析學案教學的應用情況,對高中化學“學案導學”的具體應用方法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字:高中化學;學案導學;自主學習
引言:
高中化學在新課改之后出現(xiàn)了新的課程標準,為了達到新的課程標準,多數(shù)教師和學校選擇學案導學的方式,學案導學的方式主要是依據(jù)教材制定的學案為主要的工具載體,在此基礎上教師主要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在最大程度上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學案導學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一)創(chuàng)建完善教學方案
在進行學案導學之前,大多數(shù)學校的教學模式通常是預習、講解、復習,并且加入一定的練習指導等,可以看到的情況是預習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預習的目的性比較強,在預習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到接下來的課程涉及到哪些內(nèi)容,例如各個化學元素之間的反應和一些資源的利用等等,雖然能夠了解到下一節(jié)課的主講內(nèi)容,但是這樣子的預習存在著沒有循序漸的過程、很盲目的缺點。利用學案進行高中化學中的預習部分教學工作,能夠做到清晰有效地明確目標,例如講解氧化還原反應的部分,可以將燃燒作為最先了解的部分安排在學案的前面,對學生能夠進行指導,中間對于重點和難點的知識進行詳細步驟的安排,幫助學生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的了解知識的整個掌握狀況,對于課堂上的知識進行有層次的準備。
(二)結合學生發(fā)展實際
作為高中教師,在設計學案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具體的講解情況進行學案的設計,不要千篇一律,可以存在一定的特點設計。另外,在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班內(nèi)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因為學案不同于試卷主要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考查學生,所以要關注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將其差異性考慮到學案的設計中去,真正讓學案起到預習的作用,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二、合理地開展學案的訓練和拓展環(huán)節(jié),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導學的作用
在學案的整個設計中,不僅有前期的指導引入環(huán)節(jié)和重難點的知識梳理,訓練和拓展環(huán)節(jié)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對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幾點是不能忽視的:第一點,在學案導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借助課外的資料和相應的網(wǎng)絡知識鏈接,教師可以將相關學科的資料的鏈接或者是拓展的書籍名稱附在學案上,以便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更深一步的預習導學。第二點,因為高中化學學科的特殊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在訓練拓展環(huán)節(jié)對于整個知識的思考可以提出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拓展環(huán)節(jié)步驟。第三點,在學生進行學案預習的過程中要落實幫助學生個性化地展現(xiàn)自己,對于同樣的學習內(nèi)容,不同的學生進行預習的效果是不同的,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個人展現(xiàn)方式也是不同的。作為教師,在進行學案導學的環(huán)節(jié),要鼓勵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xiàn)自己的學習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化學知識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思維。
三、在教學過程中對學案進行合理的講解和利用
學案經(jīng)過教師的設計和學生的具體完成之后,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是不能夠脫離學案的,學案的指導作用不僅幫助學生,還能夠幫助教師完成講課的環(huán)節(jié),畢竟高中化學教學依舊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主導的。學生完成學案之后,在具體的教師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案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在講解的過程中注重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并通過課堂講解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實力。
四、在具體的課堂教學結構要落實自主學習
(一)自主學習強調(diào)自身的學習能力
自主完成學案,對化學知識進行一定的掌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要是依據(jù)教科書和相關的學習資料進行學案的完成工作。在完成的過程中可以進行一定的討論。
(二)分小組進行合作探究
進行合作探究的目的是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同學的掌握狀況與自身的差距,也能夠進行預習結果的展示,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獨特性,在進行展示的過程中,組內(nèi)成員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預習結果。
(三)對知識的重難點進行選擇性的講解
學生與教師具有雙向性,教師設計學案幫助學生預習,學生自然會有一個反饋給教師,哪里預習起來有難度、理解起來沒有那么容易,教師在進行化學知識講解時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對于重點和難點的知識進行精講。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有選擇性,選擇大多數(shù)同學的問題進行具體講解,少數(shù)知識盲點進行課下講解。
(四)課堂的測試
學案作為預習的導學工具,在整個課堂過程中的作用基本完成,在學案上要設置一定的課堂練習,對學生的整個課堂效果進行一定的檢測,教師要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和課堂測試情況進行及時的信息收集,以便于開展下一堂課的教學計劃,對掌握情況不佳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知識輔導。整個過程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案導學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是很有必要存在的,學案導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家庭預習,對于整個即將學習的知識體系能夠有較為全面的了解。教師在設計學案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基本預習掌握能力,在學案完成的基礎上對于知識的思考和個性化的成果展示也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內(nèi)容。利用學案導學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培養(yǎng)自身能力,幫助教師高效地完成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王立媛.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聊城大學,2018.
[2]劉和平. “六環(huán)自主學習”高中化學有效課堂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3]李淑誼. 高中化學導學案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
[4]邱國援.導學案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6(0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