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端
【摘要】養(yǎng)成文明的禮儀習慣要從點滴抓起;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關鍵詞】中學生;文明禮儀;習慣養(yǎng)成
“良好的習慣能夠成就健康的人格”。中國是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從古到今上下幾千年我們無不以此為傲?!叭酥跣员旧啤?,文明禮儀需要從娃娃抓起,從小事抓起,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做一個善良、高尚、有人格魅力的人。
一、禮儀及其重要意義
文明禮儀是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xiàn),也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禮儀文明習慣養(yǎng)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及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教育。因此,讓學生接受文明交際禮儀的啟蒙教育,全面系統(tǒng)地養(yǎng)成文明禮儀風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學會關心他人,懂得自愛、他愛,提高共處、生存的能力,已成為現(xiàn)代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禮儀,號稱“禮儀之邦”??追蜃釉f過:“不學禮,無以立?!本褪钦f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如今,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社交面的擴大,禮儀已成為社會文明的標志,人們的正常生活都離不開禮儀。在人際交往中,講究禮儀不僅是自尊的表現(xiàn),而且是對他人的尊重。禮儀在治國安邦、立身處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高低、有無教養(yǎng)的尺度,也是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體體現(xiàn)。古人云“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由此可見禮儀的重要性。要使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禮儀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內容。
今天加強對青少年的禮儀教育,不僅能有效地加強學校管理工作,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升華,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夠繼承和發(fā)揚祖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具有理解、寬容、謙讓、誠實的待人態(tài)度和莊重大方、熱情友好、談吐文明、講究衛(wèi)生的舉止行為。
小孩從懂得與人交談開始就應該進行簡單基本的禮儀滲透,進入幼兒園就應該擴大范圍延伸到與他人交往中的禮儀教育,步入中學階段是正式開始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最關鍵的時期。因此,對中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教育至關重要。中學生的禮儀是在交往中養(yǎng)成的,主要包括談吐、舉止、服飾的禮儀;在不同場所的交往禮儀等。
二、養(yǎng)成文明的禮儀習慣
在文明的交往中,中學生在校做個好學生,就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現(xiàn)。應當從小節(jié)做起,從很具體的見到師長主動打招呼,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逐漸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
校園內日常顯而易見的“顯性禮儀”,主要包括:
1.禮貌用語。如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等。
2.體態(tài)語言。如微笑、點頭、招手、鼓掌、回答問題起立等。
3.儀容儀表。衣著整潔大方、男生不留長發(fā),女生不戴首飾。
4.日常行為。大型集會快、靜、齊;不亂扔紙屑、果皮等雜物;養(yǎng)成隨手拾起廢物的習慣;上下樓梯聲輕慢步靠右行;樓內不吵、班級內不跑;放學路隊整齊,過馬路遵守交通規(guī)則等。
三、養(yǎng)成教育要從點滴抓起
老師除了利用《道德與法治》課,還要在每節(jié)課中適時加入相關內容,滲透文明禮儀的教育思想,向學生講解文明禮儀知識,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還要利用班會課的時間,強化學生文明禮儀意識,加強《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教育。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學生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為表現(xiàn)都認真地模仿和學習。以身示范,學生在師生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教育的效果勝過千言萬語。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中學生在行為實踐中的榜樣影響,除教師外還有同學,學生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我根據(jù)他們愛表揚,具有向上心理這一心理特點,在進行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規(guī)范訓練時,堅持正面教育,注意樹立典型,讓禮儀榜樣去感染學生,為其他同學起帶頭和示范作用。
對中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要達到的佳境,需要從學生點滴的養(yǎng)成教育做起。但首先對學生提出要求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guī),使每個學生心中有數(shù)。比如說: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行,見到教師要主動行隊禮問好,見到班里不整潔就主動整理,上學衣冠整齊,佩戴紅領巾,上操、集會、放學站路隊要做到快靜齊。
四、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養(yǎng)成教育
葉圣陶先生說:“習慣在于教師的訓練和指導?!贝_實如此,良好的習慣不可能自發(fā)而成,必須經(jīng)過指導和訓練。在對學生嚴格要求和訓練的基礎上開好主題班會。如“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班會,培養(yǎng)有理想、講道德、懂禮貌、講文明的人。重在培養(yǎng)學生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言談舉止等細小方面做起,做文明中學生,做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還可以通過“照鏡子”游戲,通過你眼中的“我”看清楚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指出壞習慣改之、發(fā)揚好品德。通過爭當“文明小天使”活動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促進良好禮儀的養(yǎng)成。
五、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任何一種習慣的養(yǎng)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文明禮儀教育也不例外。是通過教育訓練,持之以恒,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的好習慣。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反復,也是正常的現(xiàn)象。教師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復、反復抓、扎扎實實,堅持不懈,樹立典型,影響其他人。這樣學生就逐步形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
總之,成才先成人。禮儀教育要從行為習慣養(yǎng)成抓起,注重四個結合,即與養(yǎng)成教育相結合、與課堂教育相結合、與校園文化相結合、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采取有力的措施,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陳英.加強禮儀教育塑造現(xiàn)代公民[J].中學德育,2012(22)
[2]陳鳴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論文選[M].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07)
[3]呂春華.體驗內化潤物無聲[J].中學德育,2011(01)
[4]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學校教育研究部校本教材·文明禮儀[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福建省平和第三中學,福建漳州36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