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夢珠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在臨床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時多以輸血、止血以及補液為主要方式,臨床護理工作為疾病治療提供輔助,但是傳統(tǒng)護理干預所發(fā)揮的治療輔助作用非常有限,而舒適護理干預在治療過程中以提高患者舒適度為最終目的[1]。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2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對舒適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自2019年1月至12月在我處接受治療的2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臨床癥狀均與上消化道出血的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合。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100例。對照組中,男64例,女36例,年齡最小者36歲,最大者84歲,平均年齡為(64.7±3.1)歲;病程1~14小時,平均病程(10.4±2.5)小時;出血量15~41ml,平均出血量(27.6±2.4)ml;46例為消化性潰瘍,30例為胃癌,18例為肝硬化伴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6例為胃黏膜損害。實驗組中,男62例,女38例,年齡最小者37歲,最大者85歲,平均年齡為(63.4±3.2)歲;病程1~15小時,平均病程(9.8±2.6)小時;出血量16~40ml,平均出血量(28.1±2.5)ml;45例為消化性潰瘍, 32例為胃癌,16例為肝硬化伴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7例為胃黏膜損害。排除凝血功能障礙者、溝通障礙者以及精神障礙者。兩組在基本資料方面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有研究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護理干預,實驗組給予舒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①入院護理?;颊呷朐汉蠹窗才胚M安靜、整潔的病房內,控制病房內的溫濕度,使患者感到舒適,叮囑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避免產生孤獨感,為患者佩戴標識腕表,告知不可拆下[2]。
②急救護理。如果患者出血情況嚴重,應在入院后進行急救,采用生長抑素靜脈泵入治療,并輔以急救護理干預,實時調節(jié)藥物滴注速度,預防出現心力衰竭、肺水腫等臨床癥狀,如患者出現任何不良反應應立即告知醫(yī)師,盡快處理[3]。
③心理干預。通過心理護理措施調節(jié)并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夠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從而提升治療效果[4]。
④健康護理。護理人員應指導并幫助患者進行嘔血后的口腔護理、便后的肛門護理,如患者有發(fā)熱癥狀,則給予發(fā)熱護理。幫助患者定期翻身,以免出現壓瘡[5]。
采用自制量表對兩組患者的舒適度評分進行比較,共計100分,得分越高,患者舒適度越高;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時間、住院時間、止血時間、住院費用等指標進行比較;對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行比較,分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由患者在滿意度調查表中勾選“√”,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后,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實驗組舒適度評分、治療時間、住院時間、止血時間、住院費用等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
上消化道出血屬于消化道系統(tǒng)中的一種常見并發(fā)癥,在臨床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時多以輸血、止血以及補液為主要方式,臨床護理工作為疾病治療提供輔助。為對舒適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2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護理干預,實驗組給予舒適護理干預,實驗組護理滿意度、舒適度評分、治療時間、住院時間、止血時間、住院費用等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因此,上消化道出血采用舒適護理干預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護理效果,患者治療效果理想,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高,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