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芳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基礎教學的重要科目,其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而對于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更是提升以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跟隨新課改的要求,有關學生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理解能力的運用,以及小學老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表達、語感等,被認定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目標。本文主要闡述了學生語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以及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培養(yǎng)策略
語感是指學生對于語言的一種直覺思維能力,可以通過語言的表達方式和內容快速精準的了解到語言的深層涵義[1]。語文教學主要圍繞語言的實踐能力為中心,而語言的實踐能力是以語感能力為基礎。語感的好壞和學生閱讀文章的理解能力是息息相關的,語感好的學生,在聽、說、寫、讀的時候,既能迅速的明白表達者的意思,又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1.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性
1.1體現新課程改革有關語文教學方式的調整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比較偏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教學方式多半是以講解為重。而新課改中關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是需要小學語文老師改變教學理念和方式的,去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根據新課改要求去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方法,逐漸去引導學生的語感,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語文課程中的內容。
1.2體現語文教學的價值理念
語文作為人們生活中需要運用到的基礎知識,而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關鍵,老師不僅需要通過語文教學來讓學生的語感能力有一定的提升,還要通過學生語感能力的提升來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新課改要求學生平時多閱讀,多朗讀,多積累,多獨立思考,以提升學生的語感。新課改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理念中明確要求培養(yǎng)學生語感,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是體現語文教學價值的重要途徑。
2.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策略
2.1多去朗讀,增強學生語感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崩首x對于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具有直接效果。許多文章里,作者會在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學生通過朗讀一篇文章,可以深入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朗讀作為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途徑之一,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能學會在朗讀中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在語文教學中朗讀的意思是學生帶有感情地把文章讀出來,而不是小聲的默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參考教學的實際需求,去有效的運用朗讀這一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在朗讀中體會到文章的真實情感[2]。例如:對于一些敘事、情感表達多的文章,老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抒情的輕音樂,在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活動的時候播放,來增加朗讀的意境。而關于說明性較多的文章,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組織學生去搜集和所教課文相關的素材文章,讓每個小組派出代表把找到的素材文章在教學課堂中朗讀,看哪一個小組找的素材最好,朗讀最佳的再進行表彰。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還能促進學生語感的提升。最后,對于那些寓言類、故事類的文章,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話劇表演,通過表演的方式去展示文章中的內容。在表演的過程中,安排一個學生用優(yōu)美的語言對故事進行闡述,讓學生在表演和語言表達中體會到文章的重點內容,體會到文章中表達的涵義。引導學生朗讀可以有多元化的方式,以多元化的激勵方式提升學生參與朗讀的積極性,在朗讀中感受文字、語言的精髓,熏陶學生的情感表達方式,促進學生語感的提升。
2.2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范圍
關于小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單單只是靠小學語文課文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閱讀一些課外優(yōu)秀文章,在課外閱讀的積累里,促進小學生自身語感能力的鍛煉。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時,可以嘗試著將課文內容為參考,根據學生現階段的語文理解能力,給學生推薦類型相符、簡單易懂的課外文學作品給學生,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范圍,還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語感能力。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文《海的女兒》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課外書籍,比如《一千零一夜》和《安徒生童話》這些書籍。老師可以指導學生以讀故事的方式,對課外書籍進行詳細的分析,對故事的發(fā)展和主要表達內容有一定的了解。通過閱讀課外書籍的積累,去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閱讀眼界,提升小學生的語感能力。老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去講解文章的內容時,也可以適當的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舉例,讓學生產生聯想,對課文中的語文知識有一定的體會和理解。
2.3豐富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好動,注意力無法集中,上課過程中容易分心。針對這個現象,老師要去豐富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語感的培養(yǎng)過程中。對于小學語文語感培養(yǎng)的教學方法很多,而情境教學作為其中最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參與性,讓學生在情境中更深刻的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讓學生對語文課文內容更理解[3]。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去準備一些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在教學課堂里播放,把單調的課文教材變成生動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能直觀的體會到文章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去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并開啟小組討論模式,再以口頭語言的形式把自己的想象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語感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
3.總結
對小學生的語感培養(yǎng)是當代語文老師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去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從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擴展學生閱讀范圍、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等多個方面來提升小學生的語感,以達到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趙士磊.走入文章 細心品讀——語文語感培養(yǎng)策略探析[J].漢字文化,2018(17):64-65.
[2]林育真.走入文本 品詞析句——小學語文語感培養(yǎng)策略[J].名師在線,2019(25):22-23.
[3]王艷菊.淺談小學語文語感培養(yǎng)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