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瀾汐 萬賽迪 趙元康
摘 要:[目的]探究新冠疫情期間武漢高校大學生焦慮情況和英語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方法]參考“外語課堂焦慮量表”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以網絡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武漢高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用SAS 9.4進行分析。[結果]①性別對英語學習效率無顯著影響,但地區(qū)和專業(yè)對英語學習效率有顯著性影響。②外語焦慮與英語學習效率無明顯聯系。③心理焦慮和英語學習效率存在明顯正相關關系。④外語焦慮與心理焦慮存在正相關的關系。[結論]疫情期間,武漢高校大學生的學習效率與他們的性別、外語焦慮情況無關,與地區(qū)、專業(yè)以及心理焦慮情況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
關鍵詞:焦慮;英語學習;武漢高校大學生;新冠疫情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0.096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猶如一道閃電,劃破了萬家燈火的和樂之景。具有高傳播性,長潛伏期的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CoVID-19)席卷全球。為了抑制病毒的傳播,將疫情對人民的影響降到最低,中國各省份陸續(xù)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一級響應,全國各地紛紛采取了封城的策略。截至2020年4月20日,根據官方數據統(tǒng)計,全球累積確診人數已超過200萬,死亡人數更是高達162239。在此背景下,我國各高校充分利用上線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yōu)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大學生是一群特殊的人群,具有容易接受新事物,對信息獲取渠道多,社交媒體活躍度高等特點。在家隔離期間,由于移動終端、電視廣播上媒體新聞鋪天蓋地對疫情嚴重性的報道,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恐懼,以及教學模式的轉換等各種原因,不少大學生可能會因為產生焦慮、自我壓抑等各種負面情緒和不良心理癥狀。焦慮是其中影響外語學習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著名美國語言教育學家克拉申在他的“輸入假說理論”(Input Hypothesis)中提到: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學習者會產生一些“情感過濾”因素,這些因素會阻礙或促進語言輸入大腦語言習得器官中,因此對二語習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情感因素包括焦慮、學習動機和自信心。
本文中將影響外語學習的焦慮感大致分為兩種,分別狀態(tài)焦慮和外語焦慮。狀態(tài)焦慮是一定時間內由于某種特定環(huán)境而激發(fā)的緊張情緒。它一般與危急情況、不可預測和困難的事件有關。外語焦慮是指在第二語言或外語習得的過程中,由于交流理解遇到困難、害怕犯錯出丑或測試引起的不安、緊張的焦慮情感。
為了幫助大學生在疫情期間繼續(xù)進行高效良好的英語學習,了解疫情引起的狀態(tài)焦慮和外語焦慮對大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影響,以及探究這兩種焦慮之間是否有聯系非常重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武漢高校的大學生疫情期間的焦慮狀態(tài)和英語學習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20年4月19日起,通過網絡邀請武漢高校大學生填寫在線調查問卷(問卷星,https://www.wjx.cn),所有調查對象均自愿參加并知情同意。截至2020年4月24日,共回收有效問卷341份,其中,按照性別來劃分,男生126人,占比36.95%;女生215人,占比63.05%。按照專業(yè)來劃分,英語、翻譯專業(yè)學生159人,占比46.63%;非英語、翻譯專業(yè)學生182人,占比53.37%。按照居住地區(qū)來劃分,湖北地區(qū)190人,占比55.72%;非湖北地區(qū)151人,占比44.28%。
1.2 調查方法
問卷內容包括一般信息、焦慮狀態(tài)量表,和英語學習情況三個部分。一般信息包括性別、專業(yè)和地區(qū)。焦慮量表在調查狀態(tài)焦慮方面參考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在調查外語焦慮方面參考了Horwitz等編制的“外語課堂焦慮量表”(FLCAS),兩表皆為國內外應用廣泛,且信效度較好的已正式出版的焦慮量表。在焦慮狀態(tài)量表中,題目為焦慮現象的描述,每個題項均設有非常不符合、較不符合、不確定、較符合、非常符合五個選項,分1-5五級計分,得分越高,代表焦慮癥狀越重。英語學習情況調查設置有學習效率和學習時間兩題。為控制質量,相同IP地址只能作答一次,題目需全部選完后才能提交,且完成時間少于100秒的問卷會被剔除。
1.3 統(tǒng)計分析
本研究對調查問卷所得數據運用SAS 9.4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大學生英語學習效率與性別、所在地區(qū)、專業(yè)之間的關系
通過顯著性差異檢驗探究性別、區(qū)域武漢高校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和學習時間是否有影響,檢驗結果如表1。
其中,±s表示英語學習效率的評分均值的95%的置信區(qū)間范圍。由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結果所示,對于英語學習效率,性別間差異不大,但對于地區(qū)和專業(yè)之間有顯著差異,湖北地區(qū)的學生在疫情期間英語學習效率顯著低于其他地區(qū),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效率高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
2.2 英語學習效率與外語焦慮的相關性分析
通過外語焦慮與英語學習效率之間的相關系數,來探究他們之間的關系,通過相關性分析,得到外語焦慮和狀態(tài)焦慮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00110,P值小于0.9838,因此可以發(fā)現外語焦慮與學習效率間無明顯關系??紤]到性別,所在地區(qū),專業(yè)對學習時間和效率之間也存在影響,因此將前述影響分別做相關性分析。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2,其中上值為Pearson系數,下值為Prob>|r|。
由表中可以看出,學習效率與外語焦慮在每一組中均無明顯關系。
2.3 英語學習效率與狀態(tài)焦慮的相關性分析
通過分析狀態(tài)焦慮與英語學習效率之間的相關系數,來探究他們之間的關系,通過相關性分析,得到學習焦慮和心理焦慮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17875,P值小于0.0009,因此可以發(fā)現英語學習效率與心理焦慮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采用與第二節(jié)相同的方式分組對心理焦慮和學習效率進行相關性分析。
由表可知狀態(tài)焦慮與學習效率之間在性別組中,男性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女性不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地區(qū)組中,湖北地區(qū)學生不存在明顯的關系,非湖北地區(qū)學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專業(yè)組中,英語專業(yè)學生表現出顯著的正相關,非英語專業(yè)學生沒有明顯關系。
2.4 外語焦慮和狀態(tài)焦慮的相關性
通過相關性分析,得到學習焦慮和狀態(tài)焦慮的Pearson相關系數為0.64386,P值小于0.0001,因此可以發(fā)現外語學習焦慮與狀態(tài)焦慮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3 討論
大學生在這次疫情期間總體的英語學習效率一般,且不同人群有明顯差異。非英語專業(yè)和湖北地區(qū)在疫情期間的英語學習效率明顯較低。湖北地區(qū)的大學生學習效率低于非湖北地區(qū),這可能是因為湖北地區(qū)的疫情比較嚴重,學生每天都被封閉在家里,而且聽聞身邊病例增加,在心理和生理上有一定負擔。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學習效率高于非英語專業(yè),這可能是因為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已經在專業(y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學習英語當作了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狀態(tài)焦慮對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影響顯著,這可能是因為大學生長期封閉在家、時刻關注疫情消息,從而情緒煩躁,無心學習。而外語焦慮對英語學習效率影響不大,這可能是由于線上教學,學生面對來自老師的監(jiān)督和壓力減少,加上在家可支配時間長,所以在學習英語時受外語焦慮影響程度較低。外語焦慮和狀態(tài)焦慮呈正相關的關系,這說明如果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遇到困難或是感到壓力時,會對他們的情緒以及心理狀態(tài)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在面對這種突發(fā)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時,產生焦慮是一種正常的反應——預警性的保護機制,提醒著人們重視并進行行為響應。然而缺乏有效的應對機制和良好的心態(tài)調節(jié)能力,會使自己陷入過度應激,做出非理性的應答。因此,對于處在疫情期間的大學生來說,想要保證外語學習的較高效率,最重要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本研究建議大學生在情緒不好時可以轉移注意力,或是做適當的運動來緩解焦慮情緒,及時與身邊的人溝通。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可以靈活運用身邊各種資源,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來學習英語,把學習英語當作一個興趣,并保持每天定量的輸入,這樣學習起來就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
[2]郭靜,王秀衫.北京大學生健康素養(yǎng)現狀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35(1):85-87.
[3]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 Ltd.,1982.
[4]Ellis 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8):147.
[5]Horwitz Elaine K., Horwitz Michael B., Cope Joann.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2):125-132.
[6]Hamilton M. The assessment of anxiety states by rating[J].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1959:50-55.
[7]HORWITZ E, HORWITZ M, COPE J.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2):125-132.
[8]張侃,王日出.災后心理援助與心理重建[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8,23(4):304-310.
作者簡介:莊瀾汐(1999-),女,漢族,福建泉州人,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本科在讀,英語專業(yè);
萬賽迪(1999-),男,漢族,湖北孝感人,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本科在讀,英語專業(yè);
趙元康(1999-),男,漢族,湖北武漢人,武漢科技大學理學院本科在讀,信息計算科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