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義
摘 要:供給側結構改革對于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改革對于成人高校思政教育同樣適用。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對經(jīng)濟的影響越來越大,成人思政教育在運用過程中發(fā)生了非常大的改變。當前,對于成人教育而言,高校思政教育供給機制還有欠缺,思政教育有著較大的局限性,這使得供給側改革在融入高校過程中,可以促進高校思政供需不斷平衡。本文主要分析了成人高校思政供給側改革面臨的問題,并提出成人高校供給側實施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成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內需不斷擴大,改善了供給質量,提升了供給效率,對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成人高校思政供給側改革中進行思政教育,可以為高校思政帶來新的思路,使得供給思路與思政教育有效地結合起來,優(yōu)化供給側能為成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有利的環(huán)境和條件。
一、成人高校思政供給側改革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一)思政教育供給機制有效性不足
在供給理論中,對于生產(chǎn)供給能力和供給欲望進行整合,而生產(chǎn)資源與生產(chǎn)技術對于供給結構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成人高校思政教育中,供給資源與供給環(huán)境對于思政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由于成人高校的特殊性,在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和辦學層次方面容易造成供給側失衡,缺乏供給的資源與環(huán)境,從而造成供給側矛盾產(chǎn)生,對于成人高校思政教育非常不利。
(二)思政教育供給與學生成長需求脫節(jié)
需求對于消費者的購買量、消費心理、價格水平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對于消費者需求的把握就是對市場需求的把握,從而能有效地調整經(jīng)濟決策和行為。在成人高校思政改革中,受到原本教學體系的影響比較深,轉型速度比較緩慢,然而學生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之中,在教學中如果堅持采用灌輸式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受損,如果教學之中不能做到創(chuàng)新,很難讓學生對學校的思政教育產(chǎn)生認同感,從而無法更好地培育學生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三)思政教育結構性過剩
在經(jīng)濟新常態(tài)背景下,結構性經(jīng)濟過程對于供給側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主要原因是要素投入邊際效率的下降、供給關系出現(xiàn)錯位、對供給側的調整滯后等引起的。在成人高校思政教育中,不當干預會對思政教育供給側帶來不利的影響,成人高校供給量的不足、供給關系的不協(xié)調以及供給力度的不足都會造成結構性過剩,對于高校思政教育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二、供給側改革視域下提升成人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路徑研究
(一)供給主體層面
首先,社會思政專家等在高校成人思政教育中充當引路人角色,從宏觀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實現(xiàn)思政教育供給側方案,開展學術活動等,使得供給側的方案可以制定和得到有效的落實。其次,學生管理與服務部門利用思政教育,創(chuàng)新供給側方案以及管理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建立開放的思政供給側系統(tǒng)。建立科學化的管理模式與服務體系,明確責任與分工,為學生提供日常的服務管理,加強規(guī)范性。再次,思政課程教師是進行成人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在思政課程中進行學術交流、理論講解以及教研,提升教師的思政理論水平,這是供給機制建設中的核心,要促進教師水平的不斷提升。
(二)供給環(huán)境層面
1.完善配套供給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才能為供給側提供環(huán)境保障。在實際思政制度、獎懲機制以及思政監(jiān)督評價制度等建立過程中,制定相應的配套制度,從而營造更合理的思政教學供給環(huán)境。思政教育管理制度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進行管理,并對學生的道德規(guī)范和課堂表現(xiàn)進行管理。思政教育監(jiān)督評價,通過建立健全的監(jiān)督體系,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對學生進行評價,促進學生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發(fā)展,提升思政教育的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建立并完善獎懲機制,提升思政教育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完善供給制度體系。
2.美化外部環(huán)境。在高校思政教學中,通過美化外部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舒適的思政學習環(huán)境。外部環(huán)境主要包含了校園環(huán)境以及班級環(huán)境,可以在校園中進行主題標語宣傳活動,在班級中進行中華美德、職業(yè)文化等標語口號的宣傳,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可以營造出一種思政學習的氛圍,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
3.營造思政教育氛圍。在成人高校中,通過社團文化、班級文化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思政學習氛圍。在社團文化活動中,可以成立國學社團、志愿服務社團等,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服務熱情,使得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社團活動中。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可以組成思政學習小組,使得思政學習的氛圍更濃厚。
(三)供給內容層面
1.思想、政治教育供給體系設計。學校可以結合一些專題活動,例如紅色文化活動、德育活動等,讓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思想可以得到激發(fā),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在專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利用節(jié)日對學生進行教育供給的滲透,通過媒體報道、課堂對學生進行時政教育。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對社會熱點、國情政策、國際形勢等進行分析和整合,并在思政教育中穿插案例教學,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的滲透。
2.心理教育供給體系設計。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心理教育可以通過活動設計,建立心理教育供給體系,針對學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提供心理健康幫助,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不斷推送心理健康常識,通過專家講座等方式調整學生的心態(tài)。在服務體系設計過程中可以聘請專家對學生進行指導,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使得學生可以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
(四)供給方式層面
1.理論與實踐結合。在成人高校思政教學中,思政理論改革與思政實踐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兩個部分,需要供給思想的支持。在實際融合過程中可以對干部、思政教師、專業(yè)課教師的資源進行整合,確定方案的可行性,從而對思政理論知識進行資源供給。在實踐方面可以通過德育征文、思政演繹等方式來進行改革,使得理論與實踐可以有效地結合,對思政實踐進行供給。
2.講授與示范相結合。傳統(tǒng)成人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往往只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在供給側改革下,應該同時重視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將教學與示范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微課、幻燈片、PPT等輔助教學資源,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思政教學的趣味性。在示范課中,通過課堂中的互動,以及對多媒體的運用,使得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課堂,提升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親和力。
3.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在成人高校思政教學中,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教學模式發(fā)生了改變。在思政教學中可以開展混合式教學,通過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形式,提升教學的效果。通過網(wǎng)絡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利用微信群讓教師與學生可以更好地交流,教師還可以發(fā)送更多的資料,幫助學生預習以及復習,實現(xiàn)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課程和資源。在線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任務教學與情境教學等多種方式,提升教學效果,使得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可以有效地融合。
總之,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成人高校思政教學需要全面改革,通過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促進供給側思維與思政教育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供給主體的協(xié)調,實現(xiàn)成人高校思政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邢洪軍.供給側改革下的成人教育發(fā)展問題研究[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7(21):172-173.
[2]馬納靜,王婷,薛清梅,楊龍,田志新.成人教育供給側改革的思路與對策[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18,20(0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