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輝
摘 ?要:采集并剖析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大數據,是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方式。文章深入分析了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如何采集和分析教育大數據,如何設置精準教學目標,如何構建精準教學模式,以期促進高職英語精準化教學建設,推動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
關鍵詞:大數據;高職英語;精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18-0183-04
Abstrac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big data of English learn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t focuses on how to collect and analyze big data as well as how to set up accurat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accurate teaching mode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ccurate teach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big data;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ccurate teaching
引言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帶來了數據的快速增長,海量數據匯聚成大數據。大數據對國家管理及社會生活等產生重大影響。近年來,大數據廣泛應用于各領域。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fā)了《促進大數據發(fā)展行動綱要》,系統(tǒng)部署了大數據發(fā)展工作?!洞龠M大數據發(fā)展行動綱要》提出“要探索發(fā)揮大數據對變革教育方式、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支撐作用”。而探索教學改革思路,構建有特色的教學模式是高職院校教學的重中之重。大數據為高職教學改革注入了活力,將大數據引入高職英語教學,通過對高職學生在線學習數據的采集和分析,以期促進精準化教學建設,推動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
一、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情分析缺乏精準性
學情分析是高職英語課程標準制定的重要依據,是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構建教學模式的前提。學情分析是指與學生生活、學習相關的一切因素,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習慣、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年齡特點、身心特點、家庭環(huán)境等各種因素[1]。近年來,隨著招生政策的變化,高職學生的生源更為復雜,英語基礎參差不齊,英語學習習慣存在較大問題,對高職學生進行精準的學情分析尤為重要。作者通過調研發(fā)現高職英語教師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存在兩類問題。第一,教師忽視學生的學情分析。教師主觀上意識不到學情分析對于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而且受選課人數眾多,學情分析工作量大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在開課前不做學情的調查和分析,教學方案的制訂主要來自教師的教學經驗,主觀性較強。第二,高職院校學情分析方法較為落后。學情分析多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開展,而問卷調查很難涵蓋學情的各個方面,學生填寫的問卷調查主觀性較強,據此學情分析缺少客觀性和全面性。
(二)教學模式缺乏多樣化
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長時間的學習課程)、選擇教材、指導在教室和其他環(huán)境中教學活動的一種計劃或范型[2]。教學模式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選擇至關重要。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忽略專業(yè)間、班級間、學生間的差異,無法根據學生的學業(yè)水平、性格特征、學習習慣等因素設定差異化、精準化的教學模式。
(三)教學評價方式缺乏科學性
教學評價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為主。近年來,隨著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化,高職英語教學考核逐漸加入形成性評價元素。然而,由于缺乏采集學生學習行為的技術條件,形成性評價方式缺乏科學性。形成性評價多以教師記錄為主,而教師無法全面跟蹤學生的學習行為,評價結果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能客觀地反饋給教師,導致教師難以及時調整教學方式。
二、教育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
高職英語精準教學實施過程的首要任務是教育大數據的采集,通過對大數據進行篩選和剖析,診斷高職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制定精準教學方案。
(一)教育大數據的采集
大數據產生于各種學習活動,涵蓋學生學習活動中產生的所有原始記錄。教育大數據能夠系統(tǒng)呈現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全過程,能夠全面記錄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因而高職英語教學要注重教育大數據的采集。
大數據采集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采集過程中應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要遵循準確性原則,要確保原始數據真實準確,所有數據要實事求是,保持數據原始性,確保準確無誤,禁止出現任何的夸大、縮小或扭曲等現象[3]。其次要遵循規(guī)范性原則,要求數據采集標準口徑統(tǒng)一,數據之間保持有機聯系、前后呼應,禁止出現貪多求全、不計標準地零亂堆砌、濫收亂報現象[3]。此外,還應遵循完整性、及時性、安全性等原則。確保采集的數據項目全覆蓋,無任何遺漏。確保持續(xù)采集數據和及時更新數據。并做好采集數據的保密工作,切忌泄露采集信息。
依據來源和范圍的不同,可以將教育大數據分為個體教育大數據、課程教育大數據、班級教育大數據、學校教育大數據、區(qū)域教育大數據、國家教育大數據等六種,它們從下向上、從小到大逐級匯聚[4]。鑒于研究目的,此研究主要采集課程教育大數據和個體教育大數據。課程教育大數據的采集主要為設置精準教學資源提供數據支撐。當前,高職院校主要采取線上、線下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采集教育大數據。隨著在線課程在高職院校的推廣,線上課程學習平臺成為線上采集大數據的主要渠道。本研究依托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進行數據采集。作者帶領團隊在該平臺創(chuàng)建了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大學英語-Jack職場蛻變記》,迄今已完成5期課程的教學使用,并通過該平臺跟蹤采集常態(tài)化教育大數據。通過平臺采集了涉及課程基本信息、課程資料、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考核標準、考核結果、課程滿意度等相關課程教育大數據。課程個體教育大數據主要來自教師和學生。平臺采集了教學進度、作業(yè)數量、測驗頻率、教師答疑等教師個體數據。學生個體數據是教育大數據中數量占比最多,覆蓋最廣的數據類型。平臺主要采集了兩類學生個體數據:學生個人特征數據和學習行為數據。學生個人特征數據主要集合了與學生個人信息相關聯的數據。平臺采集了學生姓名、性別、專業(yè)、班級、學號、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電子郵箱等個人特征信息。學習行為數據是由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行為軌跡數據,主要匯聚了學習耗時、學習習慣、學業(yè)水平等數據。
(二)教育大數據的分析
通過在線學習平臺獲取的大數據是海量的、零碎的。需要運用技術手段對大數據進行挖掘、篩選和分析,生成對教學有價值的信息,為高職英語精準教學提供持續(xù)有效的決策數據??蓮姆植际较到y(tǒng)基礎框架Hadoop 以及基于Hadoop的Hbase、Hive、Maowt、Zookeeper、Pig、Sqoop 中選擇合適的分析工具,用分類分析、聚類分析、推薦系統(tǒng)等方法進行數據挖掘[5]。將各類相關聯的教育數據協(xié)調起來,并從中提取隱含的數據價值。
課程教育大數據是指圍繞課程教學而產生的相關教育數據,包括課程基本信息、課程成員、課程資源、課程作業(yè)、師生交互行為、課程考核等數據[4]。課程負責人通過對課程整體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師生間的差異性、班級間的差異性及課程的整體質量。例如,作者通過對在線課程《大學英語-Jack職場蛻變記》不及格學生數據進行分析。首先,從眾多的數據中篩選相關聯的信息,并將數據進行聚類和對比分析。此處引用部分數據分析圖表為例:
圖1顯示各系不及格比率分布不均,其中商務系不及格比率最高,計算機系、智能系、建工系和財管系占比較高,會計系、貿易系和管理系占比較少,語言系沒有不及格學生。表1顯示部分班級的及格率、平均成績、最高成績和最低成績。綜合分析其他相關數據得出,各系部、各專業(yè)、各班級學生英語成績、學習氛圍、英語基礎、學習態(tài)度等差異較大,因而應采取分專業(yè)、分層、分組的形式開展教學。
學生學習行為數據分析是教師診斷學生學習困境的重要依據,是構建精準課堂的重要基礎。通過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采集的信息可以對學習者進行畫像,學習者畫像旨在精細地刻畫每位學習者的優(yōu)勢、偏好、動機等個體特征;能基發(fā)展通過持續(xù)測評學習者在學習目標方面的個人表現來評估其知能進步情況[6];教師通過分析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習資源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偏好,通過分析學生登陸時間和登陸次數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分析作業(yè)準確率、測試成績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通過分析動態(tài)學習過程可以了解學生的變化,進而對學生進行較為客觀的分析,為學生進行畫像,幫助學生建立更為有效的學習方法。
三、高職英語精準教學的構建
(一)基于大數據分析設置精準教學目標
精準教學實施的首要任務是明確精準教學目標。通過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收集和分析的學情數據,綜合考量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等因素,將學生劃分為基礎級、提高級和培優(yōu)級三個層次?;A級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高、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學習參與性不高,作業(yè)準確率在60%以下。提高級學生愿意參與學習,英語學習基礎一般,能夠參與線上發(fā)帖討論,能夠按時完成作業(yè),作業(yè)準確率在60%-80%之間。培優(yōu)級學生英語興趣濃厚、英語基礎扎實,能夠主動參與學習,積極進行線上發(fā)帖討論,作業(yè)準確率在80%以上。教師根據各層次學生的學情,制定基礎級、提高級和培優(yōu)級三類學生總體教學目標,設置不同類型和難度的任務。其中,基礎目標聚焦于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培養(yǎng)學習習慣、提升基礎知識、強化基本技能訓練、能夠通過英語應用能力B級測試。提高目標旨在激發(fā)學習潛能、突破學習瓶頸、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職場基本溝通技能,能夠通過英語應用能力A級測試。培優(yōu)目標著重提升學生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培養(yǎng)職場英語交際能力,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能夠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測試。教師鼓勵各層次學生努力實現更高級學習目標。任課教師根據班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量身制定個體學習目標。
(二)基于大數據分析設置精準教學模式
基于大數據分析構建的精準教學模式能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全方位服務。作者帶領教研團隊創(chuàng)建了課前任務學習——課中知識內化——課后鞏固測驗的精準教學模式??蚣芙Y構如圖2所示。
該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為導入,以分專業(yè)、分層、分組的形式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線上課堂分專業(yè)、分層、分組向學生推送個性化任務單。線下課堂以工作坊形式進行實戰(zhàn)演練,形成了集科學性、娛樂性和操作性為一體的英語教學模式。
此處以物流專業(yè)學生學習《求職面試——中小微企業(yè)英語面試巧溝通》聽說單元為例詳細闡述此教學模式。首先,課程組教師基于對物流專業(yè)學生學情分析和物流行業(yè)中小微企業(yè)的崗位需求,設計了精準教學方案。教師通過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提前一周分專業(yè)、分層、分組發(fā)布課前任務,要求學生通過課前學習,了解和掌握英文求職面試的基本內容,學生以協(xié)商的方式選擇不同類型的預習任務,完成不同難度水平的作業(yè)。預習任務包括個人任務和小組任務。首先,學生觀看線上視頻,了解面試流程,自主學習,摘錄面試自我介紹相關詞匯和句式,基礎級的學生能夠跟讀,提高級的學生能夠模仿相關句式介紹個人基本信息,培優(yōu)級學生能夠靈活應用相關句式介紹個人信息。其次,學生閱讀與物流專業(yè)崗位相關的招聘廣告,查詢招聘公司信息,自主學習與公司規(guī)模、經營范圍等介紹相關的詞匯、短語和句式。基礎級學生能夠借助詞典搜索部分公司信息,提高級學生能夠獨立搜索一定數量的公司信息,培優(yōu)級學生能夠搜索與求職面試相關的公司信息。再次,學生能夠按照分層學習目標完成自我介紹視頻錄制、完成搜索招聘公司的相關信息。并將查詢所獲信息發(fā)布到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的討論區(qū)。教師通過在線學習平臺跟蹤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完成在線答疑。此外,學生還要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小組任務,小組合作就我校大三學生在求職面試中遇到的困境進行問卷調查。小組成員明確具體任務要求,合作完成問卷調查,分析調查結果,認識面試的重要性。
課中知識模塊包涵課程導入、實戰(zhàn)演練和情境模擬展示三個環(huán)節(jié)。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旨在檢測學生課前任務完成情況,首先學生以小組形式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匯報,展示我校物流專業(yè)畢業(yè)生在英文求職面試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接下來,播放有關畢業(yè)生求職困境的個體案例視頻,課程導入部分可以幫助學生體驗求職面試困境,明確學習目標和重難點。此后教師在線瀏覽課前學生在討論區(qū)就求職面試準備工作的發(fā)帖,引入本次課的具體內容和目標。實戰(zhàn)演練環(huán)節(jié)主要幫助不同層次學生將線上所學知識應用于求職面試溝通的實際情境中。首先,學生展示個人制作完成的自我介紹視頻,師生共同點評,在此基礎上鼓勵培優(yōu)級學生學習參照應聘崗位職責要求,根據提示對原有自我介紹進行修正和完善,使自我介紹與面試崗位信息相匹配。在看視頻找茬環(huán)節(jié),請學生觀看英文求職面試電影片段,并找出其中應聘者在問題應答中的不妥之處,引導學生識別溝通失敗類型。學生通過流利說在線學習平臺的人機交互功能進行操練,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與面試官的應答溝通。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體驗應答情境,設計了有聲紙牌游戲,以現場小組游戲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并對教學節(jié)奏進行調整,使課堂具有一定的彈性。在綜合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現場模擬面試。教師首先提出英文面試溝通的綜合技能和素養(yǎng)要求,進一步幫助學生在面試中適時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和表達策略,邀請企業(yè)從業(yè)人員擔任面試官,學生以分組競聘的方式準備,隨機抽取學生參與模擬面試,兩組模擬面試結束后,學生同伴通過在線學習平臺以投票的方式對模擬面試綜合表現進行同步評價,企業(yè)面試官就應聘學生綜合表現進行點評,以期學生在面試中進一步提升職場溝通禮儀和素養(yǎng)。
課后鞏固模塊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模擬面試音頻或視頻的制作,采用多樣綜合的評價方式。教師根據學生課后的反饋情況,為學生推送個性化課后學習資源,以幫助學生提升求職面試溝通的多維職業(yè)技能和素養(yǎng)。
四、結束語
總之,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教學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主觀性,能夠構建科學的精準教學目標和精準教學模式,該模式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實施路徑,分層開展多種教學互動和評價,在滿足學生個性學習需求,尊重學生個體水平差異基礎上,切實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溝通技能和溝通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健.體育教學設計中學情動態(tài)分析的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16(07):37-38.
[2]布魯斯·喬伊斯,瑪莎·韋爾,艾米莉·卡爾霍恩.教學模式[M].蘭英,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3]李燕,耿麗,劉亞娟.基于歸檔范圍表建立高校大數據采集方案[J].山東檔案,2017(06):61-62.
[4]楊現民,王榴卉,唐斯斯.教育大數據的應用模式與政策建議[J].電化教育研究,2015,36(09):54-61+69.
[5]郭利明,楊現民,張瑤.大數據時代精準教學的新發(fā)展與價值取向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9,40(10):76-81+88.
[6]彭紅超,祝智庭.人機協(xié)同決策支持的個性化適性學習策略探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9,40(0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