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佩瑩
摘 要 小學英語課程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如今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德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素質教育要求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因而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知,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也極其重要。本文就是從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著手分析,進而整理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具體措施。謹以此文,希望能給廣大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帶來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教學 德育滲透 英語教師 學生
0引言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當前我國的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智力發(fā)展水平,都比之前有了較高的提升。但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中,僅僅擁有良好的文化素質是遠遠不夠的,更要具備一定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這樣才能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生才能更全面的發(fā)展。思想道德修養(yǎng)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比如:個人品德、行為習慣、公德意識等等。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場所,適當?shù)卦诮虒W中滲透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1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必要性
1.1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紀尚小,心智發(fā)展不夠成熟。思考問題時也不懂得換位思考,自我意識比較強烈,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對父母和親人朋友缺乏關心。在學習中也是被動學習,比較依賴父母和教師的督促,學習的自制力不足。因而這就需要在教學中進行德育的滲透,英語教材中有很多不同的精神文明的內容,如果在教學時同時滲透德育,就能幫助學生逐漸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質,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生活習慣。
1.2增強學生自信心
自信心對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能夠激勵他們更好地發(fā)展和成長。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能夠讓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逐漸提升。隨著學生思想道德意識的提升,他們在實際學習生活中也會嘗試去踐行,行為習會逐漸符合思想道德要求,這會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2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具體措施
2.1在實際應用中,進行文明禮儀的滲透
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大都剛接觸英語,因而英語教材的設計也是非常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中,能不斷感知和領略東西方不同文化的差異和魅力。與此同時,教材也會有很多正確地德育內容的滲透,比如像一些文明禮儀常識的學習,不管是本國的還是他國的,都能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德育意識。
比如一些日常禮貌用語:打招呼、告別、感謝語、問候語等,在學生掌握這些基本的禮貌用語后,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使用這些學到的禮貌英語,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英文,課余時間可以使用中文,隨意切換。比如像感謝語的應用,在得到別人幫助時,可以講Thank you very much,而當別人為你的幫助表達了感謝之情時,此時學生應該說You are welcome./Not at all./It is my pleasure.等表示客氣的話語來回應感謝。這樣的教育中,學生會逐漸懂得感恩他人。
2.2樹立榜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學生由于年紀小,自身的價值觀尚未形成,因而常會以身邊的人作為自己行為的參照。教師是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人物之一,教師的一言一行、言傳身教都會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因此,要在英語課堂上進行德育的滲透,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才能有利于德育的滲透。
例如,在學完“Welcome back to school!”這一課后,教師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可以積極向用問候語,關心學生。在校園中遇到同學可以主動用英文進行問候,諸如Welcome、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等等,讓學生感受到被關心的同時,也讓他們逐漸向老師看齊,以老師為榜樣,在學習和生活中也能做到主動而且有禮貌地問候他人,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從而也能逐漸改變他們的不良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2.3挖掘教材內容,進行民族自豪感的滲透
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對于自然風光、節(jié)日、風土人情地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對教材中這些內容加以利用和深化,在這些內容的具體教學中巧妙地滲透德育,這樣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民族自豪感和對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也被激發(fā),他們心中的集體責任感也會增強,這也是德育滲透的一個重要內容。
比如在小學英語人教版六年級上冊Unit 3 My weekend plan的Read and write學習中,教師通過對加拿大和中國不同季節(jié)特征的講解后,而后對秋天的節(jié)日,如西方的感恩節(jié)與東方的中秋節(jié)做一個介紹。這里可以讓學生踴躍發(fā)言,用英文簡單談一談Mid-Autumn Festival 的習俗,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被激發(fā),同時對于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會有深刻的了解。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也會大大增加,更加熱愛傳統(tǒng)文化。
課后教師還可讓學生了解一下其他節(jié)日如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過年以及七夕節(jié)等,讓學生了解并整理其英文名稱、節(jié)日習俗等內容,作為對課堂內容的一個拓展,也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學生會學習到更多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會更加熱愛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非常必要的。廣大小學英語教師要重視對德育的滲透,深刻理解德育對于學生學習、成長以及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注重在實際應用中滲透文明禮儀。其次,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最后,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進行民族自豪感的滲透。只有這樣,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才能在教學中得以培養(yǎng)和提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工作也才能取得突破性地進展。
參考文獻
[1] 張清得.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原則——以教科版(2011年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J].學周刊,2017(29):131-132.
[2] 許倩.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學子:理論版,2015(20):74.
[3] 孟宇.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學生英語,2015(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