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明福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教育體制的改革,“會學習”是未來人才要必備的一種素養(yǎng),這種素養(yǎng)不只是學會所學的知識、掌握所學的技能,更是對身心健康、邏輯思維以及學習的策略和方法的強調(diào).隨著“引導自學法”觀念的提出,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運用這套學習方法.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對“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
關鍵詞:引導自學法 高中化學教學 應用
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當前的教育也不單單只注重學生的成績,對學生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學習能力也非常注重.“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及學習能力.
一、“引導自學法”的概念
所謂“引導自學法”,就是通過老師的指導,學生自覺進行對問題的探討,自主去查閱一些資料,以實現(xiàn)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進行“過濾”的實驗時,有的學生認為燒杯中的混合物在過濾前應該用玻璃棒攪拌,有的同學說不用攪拌直接過濾就行.這時候老師就應該及時進行引導,讓學生進行實驗,看看哪種情況是對的.這樣既可以到達教學的目的,還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的印象.
二、“引導自學法”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必要性
1.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新課程改革提出必須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提倡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化學的學習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2.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現(xiàn)狀.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里,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被動”地聽、寫、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不了學生的成績,還會讓學生失去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3.學生個性差異的要求.因為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一些化學知識比較深奧,學習好的學生可以理解這些知識,但對于化學底子比較差的學生則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而“引導化學法”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難度,更加關注個體化的差異.
三、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1.設立情境引導教學.設立情境引導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首先,可以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引導.例如,在進行“次氯酸漂白性”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演示氯氣分別和干燥的有色布條、潮濕的有色布條作用的實驗,然后引出問題:“為什么氯氣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條褪色而能使潮濕的有色布條褪色?”這樣,通過實驗設置問題,能自然激起學生對新課的興趣.其次,通過生活情境引導,例如,在小時候過年的時候,家里都會放鞭炮.教師由此可以引出問題:在鞭炮爆炸的時候,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景呢?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什么?教師通過這種生活中的小例子,慢慢地把學生引入思考的氣氛中,讓學生帶著思考去學習.
2.運用知識引導教學.運用知識引導教學的方法很多.比如,對于大家所熟悉的二氧化碳,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二氧化碳的一些了解,引導學生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其他學科(物理、數(shù)學)的知識引導幫助學生進行化學的學習,這樣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
3.學生的主動求助與自主探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此時教師要先引導學生通過課本以及資料對這些問題進行自主探討,如果還不行,再向老師尋求幫助.在學生求助時,教師要尊重學生,與學生互相探討,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消化吸收,也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4.通過導學案,讓學生自己學習.在進行新課程后,教師可以通過導學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例如,在學習“復合材料”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通過導學案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使其簡單地了解什么是復合材料.課前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思考和獲取知識.然后通過課堂探究使學生更深層次地了解復合材料的概念和作用,這一過程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團隊意識.最后進行課后拓展以及課后小結完成對知識的鞏固,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綜上所述,“引導自學法”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要想更好地利用“引導自學法”進行教學,教師就要多對這種方式進行研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研究心得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引導自學法”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