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云云
(孟津縣中醫(yī)院 腦病科,河南 洛陽 471100)
急性腦梗死為臨床多發(fā)腦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指腦血供突然中斷所致腦組織壞死,具有起病突然、發(fā)展迅速等特點[1]。尤瑞克林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常用藥物,可舒張腦血管,提高腦血液血紅蛋白含量,阻滯腦梗死面積擴大,進而控制病情,改善臨床癥狀。近年來,頭穴透刺已廣泛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中,百會透曲鬢穴針法是頭穴透刺療法之一,通過針灸刺激百會、曲鬢穴,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恢復神經功能。基于此,本研究選取9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探討百會透曲鬢穴針法聯合尤瑞克林的臨床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選取孟津縣中醫(yī)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根據治療方案分為聯合組(49例)和尤瑞克林組(49例)。聯合組男28例,女21例;年齡44~82歲,平均(62.32±8.13)歲;病程5~73 h,平均(32.53±10.11)h;合并高血壓10例、心血管疾病5例、高脂血癥6例、糖尿病7例。尤瑞克林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43~81歲,平均(61.10±9.24)歲;病程7~72 h,平均(33.20±9.36)h;合并高血壓8例、心血管疾病4例、高脂血癥7例、糖尿病5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 選取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急性腦梗死相關診斷標準[2];(2)病程≤72 h;(3)病情基本穩(wěn)定,意識清醒;(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進展性腦梗死;(2)意識障礙;(3)椎基底動脈系統腦梗死;(4)對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5)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1.3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規(guī)對癥治療,包括基礎病處理,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解除腦細胞水腫等。尤瑞克林組接受尤瑞克林(廣東天普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065,規(guī)格0.15 PNA)治療,靜脈滴注,每次0.15 PNA,滴注時間90 min,每日1次,連續(xù)用藥4周。聯合組在尤瑞克林組基礎上接受百會透曲鬢穴針法治療,取百會穴、曲鬢穴,常規(guī)消毒,利用不銹鋼毫針(直徑0.35 mm,長40~50 mm),自百會穴連線病變側曲鬢穴,分為3段,分別以30°角斜刺深度至頭皮帽狀腱膜下,捻針速度每分鐘200轉,持續(xù)3 min,并留針50 min,留針期間捻針3次,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2)神經功能缺損、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評定神經功能,總分45分,分值越高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數評定日常生活能力,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強;采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評定生活質量,總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5 療效評估標準基本痊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NIHSS評分降低≥90%。明顯進步:癥狀、體征明顯好轉,NIHSS評分降低46%~89%。進步:癥狀、體征改善,NIHSS評分降低18%~45%。無效:癥狀與體征無變化,NIHSS評分降低<18%?;救?、明顯進步和進步計入總有效。
2.1 臨床療效聯合組總有效率(91.84%)較尤瑞克林組(71.43%)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NIHSS、Barthel和SF-36評分治療前,兩組NIHSS、Barthel、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4周后,聯合組NIHSS評分低于尤瑞克林組,Barthel、SF-36評分高于尤瑞克林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Barthel、SF-36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尤瑞克林組治療后比較,bP<0.05;NIHSS—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SF-36—健康調查簡表。
目前,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主要采用溶栓治療,但溶栓時間窗較為狹窄。據統計,僅有15%左右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可在溶栓窗內進行溶栓治療,而約85%患者錯失溶栓治療機會,因此需尋求其他方式治療[3]。
尤瑞克林為亞型絲氨酸蛋白水解酶,可將機體內激肽原轉化為血管舒張素與激肽,并促進激肽與其受體結合,觸發(fā)生物學效應,提高生長因子表達能力,進而形成腦組織新生血管,改善腦組織循環(huán),恢復神經功能。頭穴透刺是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利用針刺方式進行疾病防治的一種治療方法,可疏通經絡,減輕病情,緩解臨床癥狀[4]。百會透曲鬢穴針法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一種頭穴透刺療法,以百會、曲鬢為主要穴位,其中百會位督脈之要穴,屬督脈、足厥陰經、手足三陽經等諸經匯合之處,總督人體之陽,且督脈入絡于腦[5]。曲鬢為足少陽膽經常用腧穴,位于耳前鬢角發(fā)際后角孫穴與垂線水平線交匯處,針刺可改善細胞聚集狀態(tài),增強血管彈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腦微循環(huán),緩解腦血管疾病。此外,百會透曲鬢穴針刺療法涉及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督脈3條陽經,從頭至足貫穿全身,可醒腦開竅,統調陽氣,有利于改善神經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尤瑞克林組,可見百會透曲鬢穴針法聯合尤瑞克林療效確切。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聯合組NIHSS評分低于尤瑞克林組,Barthel、SF-36評分高于尤瑞克林組,表明在尤瑞克林基礎上配合百會透曲鬢穴針法,可改善神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百會透曲鬢穴針法聯合尤瑞克林可有效減輕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