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
摘要:習題講評課是學科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講評習題,能幫助學生澄清模糊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明確解題的思路,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堂高質量的習題講評課往往能起到有效補充新課教學、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概念、深化學科素養(yǎng)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 習題講評課 教學效率
一、習題講評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一)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初步掌握知識概念和規(guī)律,但對知識的理解往往是表面、孤立的。而通過加強習題訓練,能幫助他們鞏固深化基礎知識,使知識理解得更為透徹、全面,得到加深和拓展,有助于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一堂課教學效果好不好,僅憑上課時學生的反應情況來判斷是不全面的,很多時候課堂上學生的反應非常不錯,但往往一考試就出現(xiàn)很大問題,所以習題講評就十分必要,是教學中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
(三)有效補充課堂教學
教師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雖然課前自己備課很充分,考慮也很全面,但上課過程中,自己講的內容總是會與之前的預設有些偏差,也就是說,總會漏掉一些小知識點或需要向學生強調的方面。就這一點來說,習題講評課就是彌補課堂教學不足的有效措施之一,能夠很好地完善課堂教學。
(四)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運用于實踐,生物學科也不例外。但是,畢竟很多知識很難馬上就能在生活中用上,而練習題就能達到檢驗學生運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目的,通過習題的練習與講評,能夠鍛煉學生分析、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習題講評課的教學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一)教學現(xiàn)狀
筆者從事高中生物教學多年,教學中的頗為頭疼的一個方面就是習題講評課的教學效率問題。往往教師在教新課時,學生愿意聽,精力也比較集中,聽課效率還不錯。但在講解練習時,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特別是當老師苦口婆心、面面俱到地從第一題開始一題不落地講到最后一題時,自己倒是累得不輕,但學生則聽得昏昏欲睡,有的學生甚至都不知道老師講到了哪一題。一節(jié)習題講評課上下來的感覺是:懂的學生本來就懂;不懂的學生還是不懂,教學效果無從談起。
(二)原因分析
1.習題講評課中涉及的知識是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造成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如新授課那樣強烈,學生本就不易集中精力。
2.以往的習題講評課總是習慣性地按照從第一題到最后一題的順序來評講,表面上看似乎顧及到了全班各個層次的學生,實際上重點不突出、費力不討好。
3.教師一成不變的講解,學生容易出現(xiàn)聽課疲勞,總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主動參與程度不夠,注意力很難長時間保持。
三、習題講評課的改進策略
(一)有針對性地挑選題目精講
所有習題一題不落對講解,容易讓學生抓不住重點,難以引起興趣,注意力也就很難集中。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必須精選題目來講解,并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思考、討論、歸納、總結。那么,選擇題目應注意哪些方面呢?
1.典型性
選講的習題要么是學生們易錯的,要么是針對某種錯誤的思維習慣,等等。
2.綜合性
選講的習題到達到綜合性的要求,就是說幾個知識點相結合,體現(xiàn)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的習題才能鍛煉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也有助于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網絡。
3.適宜性
選講的習題要難易適中,不能太簡單,以免學生提不起興趣;也不能太難太偏,否則如果學生很認真地聽完老師的講解卻完全沒有聽懂,這樣會挫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注重解題規(guī)律和解題技巧
在習題講評課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解題的示范作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1.總結解題規(guī)律
通過多次練習和考試,學生做了大量的題,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但只停留在問題表面是不行的,需要引導學生對試題進行整理、分類,找到每一類題目的共性和規(guī)律。這樣可以觸類旁通,以不變應萬變。
2.加強變式訓練
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解題方法和技巧,還要以一道題為中心變化出一系列不同的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通過反復訓練,培養(yǎng)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意識,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銳性和發(fā)散性,提高解題能力。
(三)變換講解形式
1.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對于一些較難的題,可安排學生分小組討論,每組4人,一大組的前后兩排面對面,指定一名組長為“發(fā)言人”,負責討論結束后的“陳述”。討論的流程一般是:每個學生先說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同學之間各抒己見,共同探討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對有困難的小組,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闹笇?。討論時間控制在3至5分鐘,不宜太短,也不能太長。討論結束后,隨機選擇部分小組的“發(fā)言人”陳述討論結果,全班再一起交流、整理、匯總。
2.師生互動,引導參與
以往的習題講評課,從頭到尾基本都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聽久了必定覺得乏味。一節(jié)課中學生真正集中精神聽課的時間實際上很少,怎樣才能讓學生提起興趣,愿意聽,喜歡聽,變被動接收為主動吸納,從而提高習題講評課的效率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思考了很多方法,決定變教師講解為學生參與,讓學生過把“當老師的癮”,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原本沉悶的課堂一下子熱鬧了起來。記得一次習題講評課上,有個學生提出不明白轉運RNA的種類為什么是61種,我當時沒有馬上向學生講解,而是說:“有哪位同學知道是為什么?能為不會的同學解析一下嗎?”課堂沉寂了片刻,有個成績不錯的學生舉起了手,我很高興地請他起來回答,他說:“因為能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只有61種,3種終止密碼子不決定氨基酸,也就沒有與之對應的反密碼子的轉運RNA,所以轉運RNA只有61種”。我當時特別留意了一下全班同學的反應,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坐直了身子,認真地在聽他的講解。我當時心里一下涌起了成就感,覺得自己的這個小舉措真的挺奏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想,當老師的可能都有這種經歷: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生真的聽懂了,弄明白了一個問題,那種互動的眼神和自己的目光一交匯,心里可能都會涌起這種成就感吧。
總之,生物習題講評課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中做到多發(fā)現(xiàn)、多思考、多嘗試、多總結,并多與學生交流,找到適合自己也適合學生的習題講評課教學模式,提高生物習題講評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娟.高中生物復習有效性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5(36).
[2]方偉奇.高中生物復習核心概念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生物學,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