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寶波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升,農村小學教育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決定了小學教育水平的發(fā)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開展才會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現階段小學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本文基于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意義,對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策略進行探究,以期為我國農村小學教育水平的發(fā)展和農村小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做出貢獻。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興趣;培養(yǎng)策略
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獲取知識都是教學過程中具有的獨特形式,這是教師與學生在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育行業(yè)中占據關鍵地位。農村的小學生相比于經濟水平較高區(qū)域的小學生更需要獲取更高水平數學知識的教育,只有在數學教學中獲取培養(yǎng)和鍛煉數學思維才能增強農村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進行如何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令小學生更加方便和有效的獲取數學知識是必要的。
一、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意義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保證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得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具有重要意義。這些能力的加強可以為學生學習更高層次的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保證學生綜合能力的順利發(fā)展;提升學生接受教育意識:農村的小學生多是生活經驗不足,接觸事物不多的兒童,但是他們對待新鮮的事物卻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如果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正確教育思想的傳輸就可以保證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所以,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時要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令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和學習數學帶給生活的便利,保證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思想不會發(fā)出偏差,令學生感受到小學數學知識的魅力,從而提升接受我國教育形式和內容的意識。教育改革以來,農村教育的發(fā)展便備受關注,人們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農村小學教師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令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增加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從而保證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和專業(yè)知識的提高,這對我國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示極具意義的。
二、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策略
(一)提升教師教學引導意識
通過對大多數農村學校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進行分析可知:現階段的農村教師多是以教學經驗豐富的年長教師為主,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他們的教學方式多采用以教材為主的理論教學,在教授數學知識時只是將內容向學生轉述并進行題目的練習,令學生感受不到數學的魅力從而導致教學質量的降低,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應該提升教學引導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保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分數的初步認識”課程教授時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倒入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課程講授之前將粉筆對折形成兩截一樣的粉筆,并向學生提出“這是將一根粉筆平均分成了幾份,一份是多少呢?”如果學生在課前預習就會回答教師“分成了一半,一份是整根粉筆的1/2”,這樣具有互動性與引導性的教學方式會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內容被學生準確理解,在導入課程所需要講述的內容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分數定義與性質的知識內容的學習,從而保證學生可以輕松、愉快的理解和掌握課程講述的重點內容,提升農村小學數學的教育發(fā)展水平。
(二)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充分利用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根據對大多數農村小學數學課堂的研究分析,現階段的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存在師生間缺少互動的問題,不進行相應數學知識的互動就會導致學生無法集中精力參與到教師的教學內容中,不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時可以采取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的方法,幫助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在教師設置的教學情境中順利獲取知識與邏輯思維水平的而提升。例如,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述“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數學課程時,可以在課程開始時要求學生找到出一張白紙并令學生在紙上隨意畫出兩條線段,學生在白紙上可能會畫出很多種兩條線段的畫法,令學生進入關于“你是如何畫這兩條線的?”課堂交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會知道,每個人的畫法都不同,但是大致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線段相交,一種是線段與不相交,由此學生會產生疑問并對課程講述的內容產生興趣,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將平行線的相關知識和相交中的特殊形式垂直的內容引入從而解開學生在該教學情境下的疑惑,這樣具有趣味性的課程會令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清晰的獲取教師講述的內容。因此,在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時可以采用教師設置教學情境的方式,令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從而增加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為未來數學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充分利用農村資源
根據對農村小學生學習內容的分析發(fā)現:農村小學生的學習工具多以所處環(huán)境的資源為主,這樣具有一定地域限制的物品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所擁有資源的益處,所以,在進行農村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時可以充分利用農村區(qū)域的自然資源,令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感受到大自然存在有趣的數學知識,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例如,農村的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觀察物體”的課程教學時,可以將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加入實踐探索的形式,充分利用農村的地域特點,將區(qū)域具備的磚塊擺成正方體的形狀,令學生觀察這個正方體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等內容,從而保證掌握學生對于物體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的相關知識。令學生感受到日常生活接觸的事物可以幫助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實際應用問題可以具有靈活應用數學進行解決的能力。因此,在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時可以充分利用農村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東西,設置與之有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令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加速農村小學數學教育的發(fā)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對農村小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是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的。根據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形式的現狀分析可知,現階段的農村小學數學課程中存在教師教學過程中缺乏引導意識、課堂中缺少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等問題,因此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策略可以采取教師提高教學引導意識、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和充分利用農村的地域特點進行教學的策略,希望這些策略的提出可以對農村小學教育的發(fā)展做出資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