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鵬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將基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0)04-0192-02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掌握解題的思路以及系統(tǒng)化學習方式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良好的數學思維可以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數學教師的職責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但在系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同,往往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師需要針對這一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設計,關注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尊重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特點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指導,幫助其培養(yǎng)數學思維。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互相幫助、自主探索學習,并且鼓勵學生參與小組討論,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1]。
1 ?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課堂上存在學習效果相對低下等問題。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同時彰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這有助于提高學生自我學習意識,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小組合作是新課標下一種全新的、有效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小組合作模式是以班級授課為基礎,將學生按學習能力進行合理分組,互幫互助、自主探索學習,以群組學習帶動整體學習。小組合作是教與學的有機結合,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
2 ? 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實踐
2.1 ?科學分組,合理劃分組員角色
分組是小學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法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科學合理的分組是非常關鍵的。若想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實現教學效果的明顯提高,必須在分組前結合小學生的心理與年齡特點、學習能力以及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等因素綜合考慮,特別是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若將成績不好的學生或者性格不合的學生分在一組,會拉低整體教學效果。因此,一個合理的數學合作學習小組,應由不同性別、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數學成績水平的學生組成[2]。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各小組成員應團結合作、互幫互助、共同提升學習成績,如,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引領組員掌握數學學習的思路和解題方法,帶領全組提高學習成績。如果組員中有對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感興趣的,則可以引領其他組員在生活中發(fā)現并應用所學數學知識,從而激發(fā)組員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習非常努力的組員,則可以感染其他組員,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數學知識的學習。每一組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教師在進行分組和確認角色時,要結合學生的個體特征,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都能得到發(fā)揮,并且在實際過程中給予學生認可和肯定,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動力。分組后,也需要定期輪換角色,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另外,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進行隨機分組,激發(fā)學生的討論熱情。
2.2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
在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所學的知識點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些問題情境,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小組合作的興趣。如在學習《認識鐘表》時,教師可以播放小學生喜歡的動畫片里的內容,如《小豬佩奇》里佩奇看鐘表的場景,引導學生認識鐘面和學會看時間。在學生全面了解鐘面和時刻后,可以提出以下問題:1時、4時、6時鐘面上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針都指著什么數?你能一句話說出看整時的方法嗎?這樣具體的問題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談論熱情,并能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生活,在實際生活中強化學習過的知識。另外,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注意把握難易程度,太難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太簡單會讓學生覺得沒有成就感;其次設置的問題還要具有趣味性,興趣是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只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才能使他們積極參與小組合作教學。
2.3 ?教師適當參與,指引學習方向
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得到了一定的發(fā)揮,營造了積極的學習氛圍。在學習小組中,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思維方式是不同的,當學生出現分歧、矛盾以及某些學生因學習成績差而自卑不敢表達時,教師需要及時介入處理,對出現矛盾的學生進行協(xié)調。對成績差不敢表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并安排其小組中成績較好的學生給予學習幫助,幫助他了解相關的解題思路[3]。如在學習應用題時,有這樣一個題目;“學校食堂運來1噸煤,計劃燒40天,由于改進爐灶,每天節(jié)省5千克,這批煤現在可以燒多少天?”對這道題,許多學生的解題思路比較模糊,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可以先計算每天燒多少千克,即1000÷40=25千克;然后根據題目要求求出每天燒煤量,即25-5=20千克;最后根據1噸煤實際每天的用量,計算出問題的答案,即1000÷20=50天。教師可以提出類似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思考解題路徑并解答問題。另外,教師在此過程中除了語言引導,還需要配合肢體語言,具有親和力地給予學生鼓勵,如一個肯定的眼神,可以讓學生受到鼓舞,從而積極探索解題方法,促進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
2.4 ?健全小組之間的評比機制,營造良性競爭氛圍
小組之間互相競爭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一套完善的組間評比機制,來保證組間評比的正常進行。評比機制應將學生在小組課堂上的發(fā)言情況、作業(yè)完成情況、整體考試成績等多個方面作為評價依據,在每學期期中和期末分別進行評選,并為評出的最佳合作學習小組和進步最大的小組進行獎勵,可以是物質獎勵,如筆記本、文具等,也可以是精神獎勵,如獎狀、教師的表揚等,讓學生感受到小組中互幫互助的力量,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隊意識。
數學是應用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對小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會有些困難,但在多媒體技術發(fā)達的今天,教學內容可以更加豐富,且可以更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難度。不過,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由于不同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思考路徑不同,導致班級中學生數學成績差異較大,會出現成績差的學生越學越沒動力的情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被嚴重削弱,從而降低了班級數學課堂的整體教學質量。而在數學課堂上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則可以有效弱化這種差異,讓學生處在良性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進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殷允會.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
[2]寧大偉.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8).
[3]樂瞳.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法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