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富祺
【摘 要】物理主要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zhì)的最基本的運動形式與規(guī)律,是自然科學的重要學科,也是初中階段的基礎學科。由于該學科重實踐、重實驗、重推理,科學性與專業(yè)性較強,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大有幫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深入挖掘?qū)W生的個人潛質(zh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人優(yōu)勢,利用問題驅(qū)動的教學方法,精準定位、創(chuàng)設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捷徑,使一些復雜的物理問題迎刃而解。本文將圍繞基于問題驅(qū)動,就如何優(yōu)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所采取的有效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問題驅(qū)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0)04-0145-02
問題驅(qū)動教學方法的主要實施步驟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結果評價,其中提出問題的主體是物理教師,分析與解決問題的主體是學生,而結果評價內(nèi)容則包括教師點評、學生互評以及自我評估。教師在提出相關問題時,應當遵循“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的原則,循序漸進的加大難度,以保證多數(shù)學生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為解開更多的物理難點問題做好鋪墊。
1 ? 圍繞教學重點,合理設置問題
物理教師結合課堂講授內(nèi)容,科學合理的提出問題是問題驅(qū)動教學法的重要一環(huán),對初中生而言,物理屬于新開設的學科,部分學生對物理學的相關概念、定律、定理的印象比較模糊,理解和掌控能力有限。這就要求教師在設置物理問題時,首先應圍繞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導入一些簡單的問題,再采取逐步加深問題難度的方法,使學生慢慢消化物理知識,切不可“一口吃個胖子”,使學生陷入學習瓶頸,進而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厭煩心理[1]。
在講解《光速與聲速》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設置一些簡單的物理問題,如“請同學們想一想,每年的春節(jié),在燃放禮花時,先看見禮花還是先聽到響聲?在雷雨天氣里,大家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由于這兩個問題均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因此,學生能夠快速回答出正確的答案。當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可以圍繞著本堂課的教學重點,提出問題?!巴瑢W們,通過上面兩個問題,大家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光速與聲速相比,哪一個傳播速度更快一些。”這種直扣主題的問題驅(qū)動教學法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在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下,使學生掌握了光速與聲速的相關知識點。
2 ? 結合實驗情境,創(chuàng)設實用問題
初中物理是一門以課堂實驗為主的學科,幾乎每一個單元知識點都涉及到相關的小實驗,如何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破解一些神奇的物理現(xiàn)象,證實某些物理定律的真實確鑿性,這就需要物理教師在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時,緊緊圍繞實驗過程與實驗現(xiàn)象,設置一些針對性強、實用性強的問題,以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如在做《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時,教師事先準備好方木塊、長20cm左右的小木棒、小球、實驗小車、寬約為10~15cm,長分別為30cm和60cm左右的刨光的木板各一塊,毛巾與棉布各一塊。首先將滑塊放在60cm長的水平木板上,用木棒推動滑塊運動,當停止推動時,滑塊迅速停下來。然后用同樣的速度推動小球,當停止推動,小球還要繼續(xù)向前運動一段距離。接下來用木棒敲擊滑塊,當敲擊停止,滑塊也能夠繼續(xù)向前運動一段距離。結合這三個小實驗,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與牛頓第一定律息息相關的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物體的運動是否需要力來維持,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需要力來改變?”通過這種方法,教師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實驗教學內(nèi)容,即牛頓經(jīng)一定律:“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但是,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創(chuàng)設這樣直觀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記憶物理學科的相關概念及定律。
3 ? 小組合作討論,自主探究學習
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源于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濃厚興趣,基于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全面考慮學生的感受,將課堂交還給學生??梢允孪葘嗉墝W生劃分為5~6個學習小組,當各個小組接收到教師的問題后,開始進入互動討論階段,學生之間可以各抒己見,將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看法、建議表達出來,接下來,教師在每個小組當中選擇1~2名學生代表,回答出最終的答案。
如在學到《電路與電流》的知識點時,教師將事先制作好的視頻課件通過投影儀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畫面中顯示的是家用電鈴的一個連接圖。這時,教師結合教學課件,向?qū)W生提出一個問題?!罢埻瑢W們根據(jù)剛剛學過的電流與電路知識,討論一下,當畫面中的連接圖滿足哪兩個條件時,電鈴的連接線路有電流通過?”當各個小組接收到這個問題時,即刻進入討論狀態(tài),當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的學生代表回答出最終的答案[2]?!半娾彽碾娐纺軌虍a(chǎn)生持續(xù)電流的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電路必須有電源提供電流,第二個條件是電路閉合為通路。”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能夠主動探究物理學原理與現(xiàn)象,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對夯實物理學基礎大有裨益。
4 ? 輔助指導,客觀評價
在應用問題驅(qū)動的教學方法時,物理教師應扮演輔助指導的角色,監(jiān)督學生分析問題的過程,如果發(fā)現(xiàn)分析路徑錯誤,或者分析方法較為繁瑣,教師需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正確指導學生掌握物理學科的學習技巧,靈活運用和支配所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開神奇的物理現(xiàn)象之謎。此外,當學生針對某一個問題給出最終答案時,無論答案對與錯,教師都應當鼓勵學生敢于解疑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增強自信心,將物理知識學好、學透。
如在講《電流熱效應》時,教師可以設置下面的問題?!巴瑢W們,請大家想一想,在電流相同的情況下,電爐絲熱的發(fā)紅,而導線基本不發(fā)熱,由此可以推斷出,電流的熱效應與哪些因素有直接關聯(lián)?”學生在分析問題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分析討論情況,適當?shù)挠枰蕴崾荆缃處熇冒鍟男问剑诤诎迳蠈懗鲭姽β实挠嬎愎?,即:P=IU=I2R,當學生看到電功率的公式后,問題的答案即刻浮出水面,即電流的熱效應與電阻“R”有著直接關聯(lián)。
5 ? 結語
在初中物理課堂應用問題驅(qū)動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尋找到提升物理成績的學習技巧,進而減少了大量重復與無用的學習時間。與此同時,通過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也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個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提升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張良善.淺談初中物理問題教學法[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9(10).
[2]王婷.淺析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