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層教學是我國教育實施全面改革的新型教學模式。進行分層教學,既是一種藝術,又是一種創(chuàng)新。分層教學,讓處于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體驗到學習的愉悅,既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又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合理的分層教學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分層教學;課堂效率;有效提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我們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世界上的萬物,也不能用同樣的要求標準去衡量每一個學生。由于每位學生家庭因素和自身努力程度不同,使他們存在差異。因此,我們要根據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不同的數學。讓他們學有所得,學有所獲。而分層教學,能根據學生的性格、動機和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對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全新模式。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考慮到學生存在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指導,使每個學生都有所發(fā)展。因此,我們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三類,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為A類,成績中等的學生為B類,不及格的學生為C類。下面本人結合教學實踐來談談關于分層教學的幾個觀點。
一、 提問分層,增強學習信心
教學中,提問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方式。每位學生在學習習慣、行為方式和靈敏程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差異。不恰當的提問會使一些喜歡數學的學生逐漸失去興趣,認知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感覺數學難懂、抽象,甚至害怕數學,這樣會使數學成為學生的短板。如果實行有效的分層提問,把基礎性的問題讓C類學生回答,要變通的問題讓B類學生回答,而一些綜合性、拓展性的問題讓A類學生解答。這樣不但增強中下層生學習的信心,還能激發(fā)優(yōu)等生的學習潛能。
我在教學按比例分配的應用題時,設計了一道這樣的應用題:紅星小學三(1)班有45人,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3∶2,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我強調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解答這道題,還要求有能力的學生改變一個條件而不改變原題的意思來解答。當我讓他們說出解題方法時,C類學生就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來解答。而大部分B類學生表示除了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之外,還用算術法來解答。一些A類學生就把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3∶2,改為男生是女生的3/2,可以用方程來解答,解題方法多種多樣。我通過分層提問,進行因材施教,給每位學生提供思考、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成功的機會。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還能使每位學生在各自的區(qū)域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二、 作業(yè)分層,激發(fā)學習興趣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它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整個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設計的作業(yè)都是“一刀切”形式,評價標準也統(tǒng)一化,這樣不利于發(fā)揮課后作業(yè)真正的教學價值。同樣的作業(yè),對A類學生來說過于簡單,達不到深入探究的目的。而C類學生在學習能力與知識水平上不能獨立完成,大大打擊了他們學習的信心,自然學習興趣也沒有了。所以,要想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我們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積極性也相應提高。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差異理論,找準學生學習的發(fā)展區(qū),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yè),如基礎題、提高題和拓展題。提高B類和C類學生作業(yè)的準確率,使他們產生興趣,而A類學生做具有綜合性、開放性的題目,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實行分層作業(yè),能讓學生自主選擇,以減輕C類學生的心理壓力,提高B類學生的解題能力,發(fā)展A類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這樣的作業(yè)設計,更深層次地喚醒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最終實現(xiàn)“人人能練習、人人能成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用乘法分配率進行小數簡便計算時,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作業(yè)。
1. 0.3×2.6+0.7×2.6
2. (25+2.5)×4
3. 0.6×99+0.6
4. 0.8×102
5. 8.8×120+8.8×5
6. 7.4×10.89-7.4×0.79-7.4
1、2類題屬于基礎題,是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3、4類題加深了一些難度,是大部分學生都能解答的。5、6類題難度最大,綜合性強,可以滿足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解題欲望,發(fā)掘他們的發(fā)展?jié)撃?。上面三類題難易程度不同,讓學生有選擇的完成,解決了“吃不飽”或“吃不了”的問題,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發(fā)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獲,還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三、 評價分層,激勵學習積極性
評價學生是系統(tǒng)、科學全面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發(fā)展和變化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評價能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是對學生學習進行全面檢測的環(huán)節(jié)。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避免過于苛責,應該給予鼓勵,讓他們產生積極的情緒。使其愛上數學,最終全面、整體地提高學習效率。另外,我們不但在教學上要尊重學生,還要關注學生的處境和需要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主體精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C類學生要善于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表揚或物質獎勵等,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對B類學生要用激勵性評價,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使他們積極向上。對A類學生要用競爭性評價,高標準嚴格要求,使他們做事更嚴謹,不斷超越自我,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其自身價值。分層評價學生,不僅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產生成就感,還可以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如平時測驗,考試內容上設計必做題和選做題兩種對學生進行評價。除了完成必做題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挑戰(zhàn)選做題。在評價獎勵方案上也進行分層評價,對B類和C類學生可以適當放寬標準,對A類學生就要嚴格要求。對C類學生在65分以上,B類學生在80分以上,而A類學生在93分以上就給以獎勵。如果選做題對的,除了加分,還應該另加獎勵。通過這樣的分層評價和獎勵,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分層教學學生在各方面都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它既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激發(fā)他們的發(fā)展?jié)撃??!敖陶呷粲行?,學者必有益?!蔽覀儜粩鄡?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讓每位學生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之中,以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有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沈玉敏.淺談初中數學分層教學[J].祖國,2013(2).
[2]葉成林.淺談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必要性[J].速讀,2017(9).
作者簡介:
郭向平,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增城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