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 張尚瓊
【摘 要】高中教學與義務教育階段有所不同,但依然存在錯誤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這也導致了師生關系的惡化,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要通過構建師生平等地位,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以及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來改善現狀,促進和諧課堂的形成。
【關鍵詞】高中教學;和諧課堂;師生關系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我國的教育模式一直在不斷變革,如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等等,但是與義務教育階段不同,有時在高中教育中無法將一些新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課堂。在高考當道的今天,很多家長、老師用“高考才是你人生唯一的出路”來標榜學習知識的重要性,這也導致了雖然新課改提出許久,但在高中教學中依然沒有落實的現象。甚至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學生與老師起沖突最終引發(fā)惡性事件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
一、高中教學課堂現狀
首先,在現在的高中課堂中,教師依然保持著錯誤的教學觀念,將學生當作“馴服者”,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學生的身上,主要體現在繁重的作業(yè)上,并且很多教師依然固執(zhí)地認為高考成績就是衡量學生的一把尺子,也是衡量自己的教學成就的標桿,這種錯誤的觀念不僅讓學生對高中十幾門課程產生了厭惡情緒,更將高中教學帶向了錯誤的方向。
其次,教師對于學生問題的處理方式有待改善。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里,教師用打、罵的方式來鞭策學生的進步,更有甚者將其演變成了“只要老師心情不好,就可以任意打罰學生”,這也是很多新聞上報道的師生惡性事件的源頭所在。教師在遇到問題學生時,通過訓斥,謾罵的方式命令學生改正,雖然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方式卻欠妥,再加上高中學生已經初具一些成年人的思想,內心有更加強烈的和老師反抗的欲望,當教師每一次的訓斥記在學生心里時,就會加重學生的這種想法,從而把學生推向了更遠的方向,徹底因為老師產生厭學情緒。
最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出于以上原因,教師采用不當的教育方式來對待學生,對于高中生的影響是比較深遠的,教師的一次無心之舉可能會給學生心理上蒙上很大的陰影,這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例如在一些課堂上教師會這樣訓斥回答錯誤的學生:“這么簡單的問題你都能回答錯,笨死了!”也許下課之后教師已經忘記,但被訓斥的學生卻有可能因此對自己產生懷疑,質疑自己的能力,從而造成負面影響。
高中教學中,師生關系,課堂氛圍等很多因素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如果不及時改正目前教學中一些錯誤,將會帶來更加嚴重的后果。
二、如何構建高中教學的和諧課堂
和諧課堂的構建要從方方面面去滲透,以下筆者將基于本校的教學實踐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創(chuàng)建師生平等地位
在高中教學中,相當一部分的師生沖突都是因為老師與學生的地位不平等,其根源在于傳統(tǒng)教育思想中“教師高于一切”,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教師主宰了學生的思維和想法,不允許他們犯一點錯誤,學生對教師不是尊重,而是恐懼。一些較為叛逆的學生則會呈現出反抗的意愿,所以教師要想改變現狀,首先就要改變自身的思想,不是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復制品,而是把他們擺到和自己相同的地位上,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這可以體現在課前的教學準備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深入剖析學情,根據學生的興趣點接入課堂知識;可以體現在課堂用語上,改變原有的嚴肅模式,試著和自己的學生做朋友;還可以體現在教師為學生準備一個樹洞,如果對教師有什么好的建議可以放在這個樹洞中,教師定期查看學生對自己的意見建議等等。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創(chuàng)建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真實感受到自己和教師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不是有問題卻不敢說出口。
(二)努力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構建和諧課堂的堅實保障,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更加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用更加柔和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一體現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要改傳統(tǒng)生硬的導入為“激趣”。學生對于課堂的注意力很大一部分取于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這也正印證了那句古話:萬事開頭難。所以教師更要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多下功夫,例如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設置一些遺漏或是錯誤,邀請學生發(fā)起質疑或是進行補充;其二,教師要改變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和原有的形象。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都是不茍言笑的,所以學生都認為老師比較嚴厲。在新型教育模式下,教師要微笑教學,多用肢體語言和溫和的言語來向學生表達老師對學生的“愛”,另外教師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進行表達,質疑,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會說,多說[1]。
(三)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
高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末期,在他們的行為表現上呈現出兩面性,有時他們像個孩子,但有時卻表現的像大人,而且有很多學生開始注重自己的“面子”,他們會認為老師在課堂上訓斥他們讓他們感到很沒有面子,如果反抗老師更能凸顯自己的男子氣概,這種普遍的現象警示教師要在自己的教學中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尤其在課堂上減少懲罰方式,增加對學生的正強化,讓學生明白正確做法的好處,而不是用強硬的態(tài)度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另外,從話語上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傷害學生的面子和尊嚴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快速成長[2]。
三、結語
師生沖突在高中教學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同時也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和教育質量的提升,教師要努力改善師生關系,與學生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網,通過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在多重努力下促進和諧課堂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曉紅.新課程下高中課堂教學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研究[C].中學教育科研2017年7-8期(總第218-219期)甘肅省蘭州第一中學,2017:35~36.
[2]林貝.“面子”與“權勢”的碰撞——高中課堂師生沖突性話語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6):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