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波
摘 要:《幼兒教育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專業(yè)中一項專業(yè)理論課程,其中包含的知識點較為復雜和繁瑣,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難度較大,而且由于學生沒有真實的接觸過幼兒,無法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導致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難度。本文將以教師的角度,探討在進行《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師是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而使學前教育學生的幼兒教學能力得到提升。
關鍵詞:幼兒教育心理學;教學效果;實踐與探索
1 進行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
對于《幼兒教育心理學》的課堂教學,首先需要教師將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升級,立足于當前社會中學前教育的主要發(fā)展形勢,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結合實際情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對于教學目標的設立,需要教師結合當前幼兒教學的實際情況,并在進行心理教學時,考慮到目前的幼兒園教學現(xiàn)狀,實行情景化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的實際教學體驗,可以讓學生去了解幼兒的校園內一天的具體活動,通過幼兒的活動特點來感受幼兒的心理變化。或者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例如多媒體資源,將幼兒園一天的活動情況進行視頻播放,讓學生能夠充分的了解幼兒?;蛘呤枪膭顚W生去幼兒園內進行實習活動,身臨其境的感受幼兒園的活動氛圍,近距離的了解和掌握幼兒的心理變化[1]。
2 引入案例輔助課堂教學
引入案例進行課堂教學,指的是一些在幼兒園內真實發(fā)生過的事情。在進行《幼兒教育心理學》的教材內容講解時,如果只是采用單純的教材講解的方式,很難使學生能夠真正的理解其中的理論知識,所以可以選取一些真實的案例,將其結合到教材講解的過程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對于運用案例教學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需要滿足以下幾個要求:第一、需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真實的案例,并且運用案例進行教學不能帶有主觀意識進行講解,要讓學生自己通過了解案例來進行分析和推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第二、利用較為典型的事件案例進行講解,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分析和討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要根據學生所掌握的理論基礎知識,引入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案例進行教學,從而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第四、要引導學生之間進行共同合作學習,通過進行知識的交流和碰撞,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互相啟發(fā),促進知識的延伸和拓展。第五、要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和評價,對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進行個性化的評價,讓學生能夠加強對自身的反思,從而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3 挖掘教材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
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僅需要教師去講解傳授,還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方法。檢驗教學過程成功與否的重要條件就是能否通過有效的教學,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挖掘出學生身上的潛能[2]。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教材中的知識內容來設定相應的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進而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學習《角色游戲的指導》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在正式教學前,給學生播放一段在幼兒園內模仿售貨員和顧客的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后對視頻內容進行分析和描述,并假設自己已經是一名幼兒教師后,會設置怎樣的游戲來帶領幼兒進行活動和學習。最后,教師可以讓每個通過都進行模擬教學體驗,從而使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愉悅,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升,同時,通過情境模擬,能夠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提高了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和組織能力。
4 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學生探究
對于提升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來說,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是更加重要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和探究問題,如何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來提高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應當創(chuàng)設怎樣的問題進行教學,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教學任務。對于問題的創(chuàng)設,需要教師深入的分析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將其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整合和分析,設置出相應的問題,吸引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心理,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思維發(fā)展特點,制定出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的問題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夠逐漸的提升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例如,在學習《幼兒游戲的指導》時,向學生提出“如果幼兒在玩游戲時哭鬧應該怎么辦”“幼兒不愿意參與到游戲中應該怎么辦”等問題,通過將解決問題的主體放在學生的身上,會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引導學生去積極主動的解決問題,通過學生自主的解決問題,會滿足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有助于在之后的學習中更加的認真、主動、積極。
5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幼兒心理教育》的教學效率,首先需要教師立足于當前的教學趨勢,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制定出適合的教學方式,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進行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引入案例輔助課堂教學、挖掘教材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學生探究等方式,來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于林. 調動中職學生學習《幼兒教育心理學》的積極性[J]. 華夏教師,2016(02):36.
[2] 戴桂華. 淺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心理學教學效果的提升策略[J]. 學周刊,2019(11):33-34.
[3] 秦麗萍. 幼兒心理學教學改革初探[J]. 亞太教育,2015(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