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蘭
摘 ?要:低段閱讀是孩子學習生涯的開端,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成為了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課題。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應努力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注重對基礎知識的培養(yǎng)的同時,對學生的其他素養(yǎng)也要重視,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將閱讀教學的過程加以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低段閱讀中感受閱讀的興趣,為以后的中高段閱讀打好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低段閱讀;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7-0026-01
1.簡析核心素養(yǎng)
簡單的說,核心素養(yǎng)就是學生運用文字的能力,聽說讀寫是其中的四大方面。這種能力的養(yǎng)成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日積月累,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從一字一句開始反復錘煉,學會準確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是一種必須的生存技能,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各個行業(yè)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若有較強的核心素養(yǎng),肯定會在日后的競爭中占有較大優(yōu)勢。
2.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法
(1)注重細節(jié),打好基礎
在低段閱讀的教學過程中,逐字逐句的教學貫穿始終,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性閱讀低年級課本中的課文都是飽含知識的載體。如何正確識字是基礎,培養(yǎng)低段學生獨立識字認字的能力,學生從學習認生字開始,需要教師親自示范,手把手教學,讓學生充分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偏旁部首,會用正確的筆順寫字,適當的調整間架結構,體會漢字的獨特魅力;另外,時刻調整學生的寫字姿勢,及時發(fā)現并糾正不正確的書寫姿勢,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為學生以后大量的生字儲備打好基礎。此外,每篇課文重點段落,重點詞匯,教師要著重強調每個詞、句、段的精彩之處,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
(2)注重語感的培養(yǎng)
課文朗讀是低段閱讀在語文課堂中一項最常見的教學任務,但是要學生做到不多字、不錯字、通順朗讀,并非易事。良好的朗讀習慣來源于學生的朗讀語感,
而培養(yǎng)語感,也要運用恰當有效的方法,晨誦不失為一個妙計,讓語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每天晨誦20分鐘,老師選擇經典課文題目,從字詞句段篇方面逐一講解,耐心引導,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感情,自主學習,循序漸進的讓學生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如此一來。學生的語感自然會有所提升。而且朗讀的習慣也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朗讀教學的速度,學生學會用老師教的方法去解決處理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學會把握語速與語調,用合適的語速語調朗讀課文,意味著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也得到了提升。
(3)利用多媒體展現文字之美
教師要充分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比如,多媒體的應用,這需要老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對于當今的學生而言,各種課外學習班占據了學生的大量時間,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少之又少,基于此,作為語文老師恰好可以用文字來展現大自然的美,以講解《日月潭》這篇課文為例:
師:請同學們朗讀第一自然段。
這一段講了什么內容?(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所描述的秀麗風光。
師:請同學們朗讀第二自然段。
本段講的是日月潭名字的由來,請一位同學起來說說。(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仔細觀看日月潭的位置和形狀。
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學習《日月潭》這篇文章,我們感受到了臺灣的景色的優(yōu)美,其實臺灣還有很多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希望你們有機會能去臺灣游玩。
3.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注重能力培養(yǎng)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小學是學生接觸社會和世界的第一扇門,也是學生思想行為模式形成的重要時期,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此時,教師可以針對其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制定最佳的教學方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擯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及思路,將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布置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打開學生的視野,以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目的,精心篩選文章和課外讀物,比如,學完《烏鴉喝水》可讓學生讀人文科學類的課外讀物,課外讀物的種類繁多,這種遷移性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把所學知識及時地加以運用,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不僅培養(yǎng)、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
(2)理論聯系實際,讓寫作變得鮮活
縱觀目前使用的教材,不難發(fā)現很多課文都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若教育者可以將這些聯系加以運用,在生活和寫作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肯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和感悟生活并發(fā)現生活之美,將內心的情感傾注于筆尖,學生的寫作便更有意義;比如,書寫大自然的美景時,可以根據學生當時所處的季節(jié)為寫作背景,春季的綠意盎然,夏季的花團錦簇,秋季的秋高氣爽,冬季的銀裝素裹四季更替,大自然的美景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讓寫作自然的進入生活;同時寫作還可以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如,春節(jié)吃餃子貼春聯,重陽節(jié)登山賞菊,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這些都可以作為寫作的內容,因為這些都是學生的親身經歷,寫起來就容易得多。
4.結語
總之,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教師要勤于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北瓊.以閱讀教學為支點,提高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