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瑛
摘 ?要:小學生總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幾何初步知識卻比較抽象,因此,動手操作是學好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石。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一邊動手操作,一邊饒有興趣地探索、內化幾何初步知識。
關鍵詞:幾何初步知識;動手操作;基石
小學生總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幾何初步知識卻比較抽象,因此,動手操作是學好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石。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一邊動手操作,一邊饒有興趣地探索、內化幾何初步知識。
一、動手操作,助推學生喜歡幾何初步知識
學生只有對幾何初步知識產生了興趣,才會喜歡幾何初步知識,才會熱情、積極、主動地學習幾何初步知識。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助推學生喜歡幾何初步知識。
例如,“認識三角形”的教學,將紅領巾、三角尺等實物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便會對三角形產生相應的感知。引導學生用直尺畫三角形,讓學生充分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從而認識三角形、了解三角形、親近三角形。引導學生用長短不同的小棒擺三角形,學生在擺三角形的過程中,有時能順利地擺成一個三角形,有時怎么擺也擺不出一個三角形,便覺得奇怪,定要對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搞個水落石出。
學生在看、畫、擺三角形的情境中,會對三角形充滿好奇。其中的直尺畫三角形和小棒擺三角形,都是變抽象化的三角形為形象化的三角形。特別是小棒擺三角形,順利擺成了,會有極大的成就感;沒能順利擺成,會追根究底。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對三角形的學習產生熱情。
二、動手操作,助推學生探索幾何初步知識
探索,即反復研究,多方尋覓,搜查答案,解決疑問。為了有效探索幾何初步知識,動手操作不可盲目,不能作秀。應引導學生一邊動手操作,一邊探索幾何初步知識,助推學生經(jīng)歷探索幾何初步知識的全過程。
(一)在動手操作中仔細思考
在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將動手操作與動腦思考緊密結合起來,確保動腦思考在動手操作中的“含金量”。
例如,教學“圓的面積”時,不能誤認為學生能將圓片平均分成16份,并將平均分成的16份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就“船到碼頭車到站”。為了使學生既動手操作又動腦思考,在學生將圓片平均分之前,向學生出示三道思考題:題一,將圓片均分且拼成近似的長方形后,哪些沒變?哪些變了?題二,拼成的近似長方形,長和寬與原來的圓之間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題三,拼成了近似的長方形后,能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嗎?學生帶著這樣的三道思考題動手操作,就不會盲目行事,就能通過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將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順風順水”地推導出來。
向學生提出與圓面積公式相關的三道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邊動手操作邊動腦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學會圓的面積計算,也才能使“圓的面積”取得滿意的、理想的、應有的教學效果。
(二)在動手操作中深入理解
心理學認為:人的思維和動作之間有直接聯(lián)系,人所感受到的東西會影響人的思維。教學中,應為學生留下足夠的操作時間和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深入理解幾何初步知識。
例如,教學“角的度量”,量角時,讓學生用量角器測量身邊任何能夠形成角的地方,逐步理解量角的方法。將角分類時,先讓學生感受長方形紙上直角的大小,再讓學生將長方形紙逐一折疊,并用量角器量折疊后的角,促使學生理解銳角、直角、鈍角、平角的概念。鞏固角的概念時,讓學生將兩塊三角板拼出不同的角,并逐一測量,助推學生理解銳角、直角、鈍角、平角的區(qū)別。
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既能提高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能力,又能理解幾何初步知識,更能為后續(xù)學好幾何初步知識奠定基礎。
三、動手操作,助推學生內化幾何初步知識
內化,即將看到、聽到、想到的通過動手操作,領悟具有客觀價值的認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更是動手操作的主體。教學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投入趣味性、多樣化的動手操作,助推學生內化幾何初步知識。
(一)在動手操作中生成概念
幾何初步知識的概念是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基礎,傳統(tǒng)教學中,往往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一味向學生灌注幾何初步知識的概念,導致學生無法掌握概念的內涵。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幾何初步知識的概念,是通過形象化的方式描述的,是通過直觀的方式展示的。應改變傳統(tǒng)教法,努力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生成幾何初步知識的概念。
例如,“認識三角形”的教學,提前一天布置家庭作業(yè):“在家長的參與下,制作三角形,探索三角形有什么特點,有什么性質?”學生帶著問題在家長的幫助下動手操作,并把制作的三角形帶進第二天的課堂。課上,用釘子板制作三角形的學生說:“為了找到三角形的特點和性質,重點關注了釘子板上三角形的三個角、三個頂點和三條邊”。用直尺畫三角形的學生說:“為了找到三角形的特點和性質,重點關注了三角形的畫法”。用鐵絲圍三角形的學生說:“為了找到三角形的特點和性質,重點關注了三角形的圍法”。
學生在動手制作三角形的過程中,既能提高動手操作的能力,又能將抽象化的三角形直觀化、形象化、動態(tài)化,更能將三角形的特點和性質生成出來。
(二)在動手操作中感知思想
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感知幾何初步知識的思想。如何讓學生感知幾何初步知識的思想呢?動手操作是最有效的辦法。
例如,教學“圓的周長”,引導學生測量大小不同的圓片。測量中,有的學生先用線將圓片圍一圈,再用直尺量線的長度;有的學生先在圓片的邊緣上確定一個點作為起點,再將圓片放在直尺上滾動一周,直尺上的長度就是周長。學生將測量的方法和測量的結果向老師和同學們回報后,老師問:“你們用不同的方法,測量了圓片的周長,盡管測量的方法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們知道嗎?”學生們七嘴八舌不??冢罱K得出結論:都是“化曲為直”。
上述教學“圓的周長”,既沒有強行要求用哪種方法測量圓片的周長,也沒有直接講述測量圓片周長的幾何初步知識思想,而是讓學生在開放性、自主性、針對性的動手操作中,感知“化曲為直”的幾何初步知識思想,為學生數(shù)學思想的養(yǎng)成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動手操作是學好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石。教學中,教師需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喜歡幾何初步知識、探索幾何初步知識、內化幾何初步知識,讓學生用動手操作的金鑰匙打開幾何初步知識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