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學生思維的動力,是創(chuàng)新精神的根源。唯有讓學生產(chǎn)生疑問,才利于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積極探索與學習相關的知識,深化知識理解。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引導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并善于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提問習慣,讓學生在未來的語文學習中也能夠提出有效問題,從而使小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獲得大幅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0-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0.059
小學生問題意識一般體現(xiàn)在認識活動中,其意識到的某些難以解決的問題,進而產(chǎn)生的一種疑問以及困惑等,這在心理學層面上來說是一種正?,F(xiàn)象,且為一種積極的心理現(xiàn)象。這種心理利于小學生深入學習與探索語文新知識,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語文課堂的學習之中,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培養(yǎng)意義分析為出發(fā)點,著重探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主要途徑。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問題意識培養(yǎng)意義
對小學生而言,培養(yǎng)其問題意識尤為重要,這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其自身思想意識、行為能力以及思維水平等還較不成熟,因此在語文學習中常會感到困惑,不少小學生也難以在第一時間實現(xiàn)對困惑的合理解決。在此情況下,就很容易造成小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而就會影響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產(chǎn)生,使小學生無法提起語文學習的主動性,這樣不僅阻礙了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問題意識則能比較好地改善上述問題,讓小學生能夠認識到提出問題對自己的語文學習具有很大的幫助,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才能夠敢于提出問題,善于提出問題,并不斷去解決問題,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得以進步。同時,大膽提問也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問答之中又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活躍了課堂氛圍,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極大地吸引了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從而真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達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主要途徑
(一)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精神
若想實現(xiàn)培養(yǎng)小學生問題意識,那么首先應培養(yǎng)小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讓小學生敢于在課堂中提出自身疑問,并通過互相探討,或者教師指導的方式來解決自身疑惑,讓小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中能夠更具科學性與方向性。這樣才利于促進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順利學習,讓小學生能夠?qū)W習與掌握到更多語文知識,扎實小學生語文基礎,為小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予以良好鋪墊。另外,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精神,也利于調(diào)動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對此就要求教師為小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小學生勇于發(fā)言,大膽質(zhì)疑,積極與同學及教師之間進行溝通,將自身的所思所想充分闡述出來,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但能夠知其然,也能夠知其所以然[1]。
另外,教師還應善于激發(fā)小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開闊小學生的學習視野,幫助學生梳理學習思路,讓小學生能夠正確地思考與衡量問題,使小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方式,這樣小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才不會逃避問題,而選擇去解決問題。再者,受傳統(tǒng)師生關系的影響,許多小學生對教師存在畏懼心理,不敢與教師進行溝通,也不敢提出自身的質(zhì)疑與想法。針對此,教師則應善于與小學生溝通,改變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小學生能夠敢于提出自身疑惑,樂于和教師做朋友,這樣教師不僅能夠成為小學生的良師益友,也更利于開展課堂教學,不斷提升教學效率。
(二)強化學生問題儲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培養(yǎng)小學生問題意識時還應注重強化學生問題儲備,讓小學生能夠充分提出自身的想法,將自身的問題及疑惑在課堂中表述出來,讓大家一同對問題、疑惑予以解決,可使小學生產(chǎn)生豁然開朗之感。
對此,一方面,教師應善于培養(yǎng)小學生觀察能力。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不少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時常難以分清主次關系,且存在馬虎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應有所針對地開展訓練,以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小學生在面對語文問題時,能夠分清主次關系,善于抓住重點以及事物的主要特征,這樣則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也便于小學生提出問題,提高小學生問題意識,讓小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逐漸深化自身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學習,從而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整體水平[2]。
另一方面,教師還應強化訓練小學生思維能力,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須針對語文教材中的重點內(nèi)容深層次挖掘,而后向?qū)W生提出相關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落實對問題的解決,久而久之,小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勢必能夠獲得提升,從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小學生問題意識。
(三)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
以往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因小學生年齡較小,自身語文學習基礎還較為薄弱,所以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會選擇直接講述的方式來促進小學生的學習,幫助小學生掌握更多語文知識,以期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然而這種方式還是存在一定弊端與片面性的,小學生若長久地處于這種教學環(huán)境之下,不但難以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小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進而就會影響到小學生的長遠發(fā)展。而通過開展問題教學,在課堂中多向小學生提出問題,則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讓小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中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充分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學習水平。其實對小學生而言,其在日常學習中普遍會存在一些疑惑與問題,但小學生能否將這種疑惑及問題表述出來,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環(huán)境,若小學生處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中,那么肯定能夠愛提、愛問,也愛主動思考。
對此,一方面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刺激學生的視聽體驗,可在課堂中為小學生播放一些音頻,讓小學生能夠在頭腦中形成畫面,而后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此勢必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同時,在小學生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抓住小學生的問題重點,對該重點予以放大,將這一重點與教學內(nèi)容相互融合,合理地去講述語文知識,讓小學生能夠充分掌握諸多知識點,這種教學方式要比單一講述的教學方式好很多,所能夠起到的教學效果也尤為顯著。
另一方面,在設計問題時,教師還應以小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以及興趣所在等為根據(jù),來合理設計問題的難度。該難度不應過高,但也不應過低,若難度過高只會讓小學生感到困難,難度過低,則會讓小學生感到無聊,所以對教師來說,務必要把握問題的度,確保該問題能夠符合小學生的興趣點,也能夠符合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這樣小學生才會愿意思考問題,主動提出問題,從而真正提升小學生的問題意識,強化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四)開展課堂合作探究
問題意識為探究能力的關鍵組成,所以培養(yǎng)小學生合作探究能力也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問題意識,使小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探究之中敢于提出問題,并由小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共同去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不但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利于和諧生生之間的關系,融洽生生之間的情感,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從而凸顯出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層次價值。
首先,教師應對小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而后讓小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探討問題,判斷答案是否正確,在小組成員思維的碰撞下,小學生的問題意識也會隨之產(chǎn)生。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抽出一些時間,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辯論,以使各個小組之間產(chǎn)生競爭意識,這樣各個小組在討論的過程中才更具熱情與積極性,切實發(fā)揮自身的智力水平,有效提出問題,合理解決問題。這樣也能夠促使各個小組成員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水平獲得提高,推動小學生的長遠進步及發(fā)展。最后,教師還應善于引導小學生,因小學生自身能力還較不成熟,所以教師對小學生的引導是必須的。對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小學生進行適當點撥與指導,四兩撥千斤,讓小學生能夠在教師的點撥與指導之下,更為深入地去學習與探究語文知識,激發(fā)小學生的問題意識與探究欲望,讓小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探究語文知識。這種方式不但符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也能夠使小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小學生學習自信,充分燃起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愛之情。
(五)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問
生活實際與各個學科之間有著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也是一樣,在生活之中蘊含著諸多因素,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所用,且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問題意識。所以,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應善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向小學生提出問題,引發(fā)小學生的思考,增強小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讓小學生能夠深刻地認識到語文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用途,如此也利于提高小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zhì)目標。同時,也能夠使小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問題意識,讓小學生在之后的語文學習中也能夠自主提出問題,并主動去解決問題,這更利于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
教師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小學生問題意識時,應善于找尋貼近小學生實際生活的內(nèi)容及元素,這樣才更有助于小學生理解問題,也更利于小學生解答問題,所以這一點教師應多加關注。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小學生思維能力,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讓小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中能夠更為積極與主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以及教學效率等。對此,可通過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精神,強化學生問題儲備,以及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等諸多途徑,來落實培養(yǎng)小學生問題意識,為小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做好扎實鋪墊。
[1]傅華煒.?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與策略[J].?亞太教育,?2019(5):16.
[2]陳碧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亞太教育,2019(4):62.
參考文獻: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何永平(1977.4—?),男,漢族,甘肅涇川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