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香
摘?要 如今是一個快速發(fā)展、講求高效率的社會,優(yōu)秀的口語交際能力無論是在待人接物上,還是工作學習上都無疑是一門加分項。本文將從教師的角度,社會實踐的角度及學生的角度討論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如何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 口語交際;因材施教;學以致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02-0112-01
如今語言表達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是大部分低年級學生因為各種問題,總是做不到主動開口說話,甚至于有的孩子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然而對于當今社會,這樣行為不利于今后的發(fā)展,所以早期的學習培養(yǎng)是極其重要的。這樣是有利于孩子能夠更早地準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如果想要對孩子進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教師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因材施教靈活教學
贊科夫曾說過:“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jié)構(gòu)的人的時候,這樣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泵恳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在這個多元發(fā)展的社會,教師要足夠尊重孩子的多樣性,在保證每一個孩子獨特的同時去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每個孩子都擁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外向,有的害羞,甚至于有的張揚,所以同樣的教育方式并不能適用于所有孩子,這就很大程度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教師對于孩子口語交際能力的培育,會讓孩子去接觸到相對應的語言環(huán)境。對于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教師更多要求的是主動開口說話,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例如在《我是一只小蟲子》教學中,首先筆者會要求孩子大聲朗讀課文,以此先去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然后會要求孩子們對于課文里的角色進行扮演,讓孩子在情景中學習。在他們扮演角色的同時,也能夠了解課文知識并且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比較膽怯不敢上臺的孩子。所以筆者經(jīng)常鼓勵孩子,讓他們多從有利、積極的方面去看待問題,養(yǎng)成樂觀心態(tài),同時筆者會鼓勵孩子積極與人交往。在語文課堂中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讓孩子取得同伴情感上的支持。
二、勤學苦練提升自我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老師教學的引導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學生本身的努力才是其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真正手段。在教師鼓勵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主動多說話的基礎(chǔ)上,也要讓孩子多表達出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孩子只有多溝通、多交流才能更加準確地表達,孩子在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要去閱讀更多課外書籍。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詞匯儲備量,才可以在語言表達能力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在談吐中做到有話可說。如果孩子沒有必要的知識儲備,孩子說的話很可能是空話,沒有營養(yǎng),往往也容易造成無話可說的局面,有了知識才可以把想表達的意思清晰表達出來。
在語文教學中筆者會對孩子進行一些基本的技巧訓練,比如朗讀、口舌操、模仿、練聲等,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筆者都會給孩子布置任務,讓孩子大聲朗讀課文,比如在《動物王國開大會》中,筆者會要讓同學們輪著朗讀,在孩子閱讀同時糾正他們的發(fā)音,對孩子進行針對性改正,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有很大的收獲。如部分南方地區(qū)的同學,普通話的發(fā)音會不太標準,那么就教師就應該對其進行相對應的訓練和糾正。在閱讀完畢后教師會讓孩子自己表述《西游記》的這一回說了什么,通過讓孩子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復述,從而提高學生的總結(jié)能力。
三、學以致用參與實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不斷讓孩子進行語言能力學習,讓孩子不斷練習,最后的目的都是運用在實踐當中。實踐也是檢驗培訓效果的一個手段,能夠在實踐中找到欠缺,然后去發(fā)現(xiàn)問題,最后能夠做到解決問題。讓孩子在實踐中摸索,其實實踐對于孩子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實踐不同于情景設(shè)置練習,實踐里發(fā)生的事件不會完全按照你的想象來發(fā)生,因此你需要不斷去思考,去思考應該怎么做會更合適,在思考的同時孩子還需要面對多變的各種情況。所以實踐中的練習可以帶給孩子最大的進步。
在對孩子語言交際能力訓練中,教師除了平時語文課堂的訓練以外,也會讓孩子參與到探望養(yǎng)老院的社會活動中,讓孩子參與到社會工作之中。這樣不僅僅能夠讓孩子在與老人的交談中得到語言能力的鍛煉,也能更好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在看望過程中,孩子們會給老人表演說相聲、講笑話、唱歌等多種類型的節(jié)目,不僅鍛煉了孩子當眾說話的儀態(tài),也鍛煉了孩子膽量。對于孩子而言,這個世界是不夠熟悉的,讓孩子早日熟悉社會環(huán)境,并且適應社會環(huán)境。這些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必修課,對于孩子來說,在他們學習語言表達能力的路上是極其有幫助的。
綜上所述,低年級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不僅僅需要膽量的提高,還需要不斷的練習,更重要的是能夠用于實踐。只有將能力運用于實際生活中了,才能讓孩子得到最終的成長,達到教師培育的最主要目的。
參考文獻:
[1]李佳貞.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育[J].山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