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依伊
摘 要:作為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朗讀教學具有很高的技巧性。教師應(yīng)重視對學生朗讀過程的指導,充分利用多元評價,即評價注重激勵先行,評價語言巧妙真摯,評價方式彰顯個性,評價原則有章可循,使學生在讀中思考、感悟、成長,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語文學習;朗讀教學;有效評價;評價語言;語文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1-0136-02
在語文朗讀教學的要求上,《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崩首x是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和體驗情感,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怎樣進行及時的評價,激發(fā)學生的朗讀動力呢?
一、評價注重激勵先行
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對學生的激勵和喚醒。教師對學生的語文朗讀評價,應(yīng)以激勵為主,增強學生朗讀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特別是一些朗讀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的激勵評價是他們戰(zhàn)勝自己,不斷重拾信心的源泉。朗讀水平較差的學生,平時懼怕朗讀,羞于舉手參與,朗讀的機會相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較少。在他們單獨朗讀后,教師應(yīng)善于發(fā)現(xiàn),及時找出他們朗讀中的閃光點,以欣賞和鼓勵性的語言給予認可和肯定。如學生朗讀中遇到困難,面臨卡頓時,教師應(yīng)及時用語言鼓勵引導:“不要急,慢慢讀,你可以的!”學生遇到不會識讀的字詞,教師要及時寫到黑板上,標上拼音及時指導學生識讀,幫助學生掃清朗讀的障礙,使學生能順利地進行朗讀。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評價時,教師要有針對性,不能僅用“好”“不錯”來進行評價,而應(yīng)結(jié)合學生的朗讀情況,及時有效評價。如:“這篇課文你讀得很流利”“今天你讀得比上次有感情”“你讀得抑揚頓挫,很有感染力”,等等。富有激勵的語言評價,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樂讀、會讀,享受成功的喜悅,提高朗讀的水平。
二、評價語言巧妙真摯
教師的評價語言往往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除了指出學生朗讀的不足,讓學生學會朗讀以外,更要讓學生感受教師濃濃的關(guān)愛,呵護學生的心田,讓學生以更好的心態(tài)投入語文學習中。
在評價時,教師要注意運用多元評價,評價語言要有針對性和指導性,使學生聽了以后,能夠克服不足,明確改進的方向,掌握提高朗讀水平的方法。如朗讀《我要的是葫蘆》時,學生讀到“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時,一個男生將“快長啊,快長啊”讀得很輕、很慢。教師評價學生的朗讀:“你字音讀得很準,怎樣才能讀出這個人急切想要葫蘆呢?”學生再讀,語調(diào)略微高了些。教師評價:“嗯!有了改變。再來一遍,讓我們大家感受到他的急切心情?!睂W生再一次朗讀,語速比上次明顯快了些,語調(diào)也提高了。
三、評價方式彰顯個性
語文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的朗讀進行示范,指出重點詞語和句子,讓學生明確朗讀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練習。另一方面,教師要及時對學生評價指導。對于學生有創(chuàng)新的朗讀方法,教師要及時肯定,以多元、自然的評價方式,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朗讀評價方式上,教師除了可以直接評價外,也可以讓學生相互評價。(1)學生自評,感受朗讀變化。在朗讀教學中,教師不要急于讓學生學習文本知識,而應(yīng)給學生留足時間,讓學生充分地朗讀,細細地品讀,反復地誦讀,在讀中感悟、思考,體會文本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在評價時,應(yī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自己朗讀的基礎(chǔ)上,對朗讀的情況進行自評。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后,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讀的效果,思考不同的角色,應(yīng)該怎樣讀才符合動物角色的特點,這樣,就能使學生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想讀、樂讀、會讀,使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體。(2)生生互評,提高朗讀水平。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來自學習伙伴的肯定和鼓勵,體驗到成功感,增強自信心。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可以讓學生思維相互碰撞,實現(xiàn)相互交流、合作學習、共同提高。學生互評,教師可以采用同桌互評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小組互評,還可以全班互評。在評價時,教師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評價,從語音、語調(diào)、感情等方面進行朗讀評價,既讓學生掌握評價的方法,又讓學生明確朗讀的要求,提升自己朗讀的水平。(3)師生互評,升華學科素養(yǎng)。在朗讀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進行師生角色的互換,教師朗讀,學生評價,讓學生說一說老師哪些地方讀得好。引導學生仔細傾聽教師的朗讀,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評價的意識,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學相長,促進教師朗讀水平的提升。如教學《狐貍分奶酪》時,教師先示范讀:“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貍笑著說,“你們誰也沒多吃一口,誰也沒少吃一口?!比缓笠龑W生評價教師的朗讀,通過分析和評價,學生能夠感受到狐貍的奸詐、狡猾,懂得斤斤計較會讓別有用心的人鉆空子的道理。朗讀評價能讓學生掌握方法,提高朗讀水平,理解文本內(nèi)容。
四、評價原則有章可循
語文課堂教學中,從時間上來劃分,一般朗讀占10分鐘~20分鐘。在進行朗讀評價時,應(yīng)遵循這些評價的基本原則。(1)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朗讀教學時,教師要精心設(shè)計教學流程,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進行朗讀評價時,要面向全體學生,朗讀水平好的學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但是還需要特別關(guān)照朗讀水平較低的學生,做到不遺漏、忽略一個學生。(2)評價要結(jié)合學生實際。教師評價學生的朗讀時,要基于學生的視角來評價,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營造與學生心靈相通的情境,以童心來評價,評價的語言要有童真童趣、生動形象,易于學生理解接受,融知識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主動性,活躍學習氣氛,縮短學生與文本知識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樂學、樂讀。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評價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作用,及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進行有效的多元評價,即評價注重激勵先行,評價語言巧妙真摯,評價方式彰顯個性,評價原則有章可循。這些評價,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升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汪芳.淺談低年級朗讀評價的語言藝術(shù)[J].小學教學研究,2008(01).
[3]謝怡.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J].內(nèi)蒙古教育,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