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筱
摘 ?要:伴隨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改革,給高校體育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當今社會發(fā)展,所以需要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積極改變和創(chuàng)新。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發(fā)現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導入文化教育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從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對在體育教育中導入文化教育的意義以及具體實踐措施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高校體育 ?導入文化教育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115-02
體育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在體育教育中滲透文化教育順應了時代發(fā)展和社會需求。從我國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看,還存在的很多問題,本文對高校體育教學中導入文化教育有關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1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育理念落后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當前我國高校在體育教育教學中,教師們依然在沿用傳統(tǒng)教育理念。在實際教學中,體育教師只是單純地教會學生基礎的體育運動,按部就班地依照教學大綱執(zhí)行教學任務,很少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意義相關知識。這也導致很多學生只是為了運動而運動,并沒有體會到所學的體育技術動作和鍛煉方法對自身的作用和影響,很多學生甚至不了解這些體育動作的技術要點,以及掌握這些技術要領的有效方法。基于這種情況,使得體育教育職能被制約,也影響了體育教育的實際教育意義。很大程度上給學生學習體育帶來了阻礙,學生積極主動性得不到提高,進而導致體育教學水平不高[1]。
1.2 體育教學缺失文化教育
傳統(tǒng)體育教育中,主要將競技精神放在了教學首位,教師過多的將體育運動能力和競賽意識作為體育教學重點內容,而缺乏體育文化知識的教授,這種將競技體育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導致高校體育教學體系固化,使得體育教育難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如很多高校在課程設置上還依然是課外運動項目為主,缺少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文化知識相關的課程。體育教學方法和內容上也陳舊,同時教師個人文化素養(yǎng)嚴重欠缺,使得體育教學受到一定影響。
2 ?在高校體育教育教學中導入文化教育的意義
當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應當樹立這樣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展示和深入講解體育項目,促使學生了解鍛煉身體的理論,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進而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達到增強體質的效果。
2.1 體育教學導入文化教育符合時代要求
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那些傳承下來的文化對我國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促使了我國加快了發(fā)展的腳步。自古代到現代,注重文化而輕視身體素質以及當代的競技體育,已經很難適應現代教育發(fā)展需求。從我國科學發(fā)展觀念出發(fā),強調的就是要“以人為本”,將社會經濟發(fā)展與人的全面發(fā)展相互聯系??梢姡诟咝sw育教育教學中導入文化教育符合時代發(fā)展需求,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思想和現代體育競技精神相互結合,將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主要教學發(fā)展目標,這充分提現了教育本質的回歸[2]。
2.2 滲透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在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中,突出的是素質教育,而體育教育教育可以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教學途徑。也是培養(yǎng)高質量的人才的必經教育之路。很多學生和教師認為體育教學是獨立的,與其他學科教學并沒有聯系,但事實并非如此。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了培養(yǎng)學生增強身體素質外,還能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有著重要作用,同時對大學階段學生情緒、智力、思想道德等具有很大的調節(jié)作用。體育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審美能力、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在陶冶學生情操的同時促使大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因此,當代體育教學應當導入文化教育,進而提高學生對體育文化的了解和認識,進而增強學生對民族和國家的熱愛之情。
3 ?高校體育教學中導入文化教育的具體實踐措施
3.1 積極轉變教育觀念
從當今社會發(fā)展趨勢下,高校體育教學目標應當通過一定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得大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并能夠在體育活動中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在趣味教學中將自身文化素養(yǎng)發(fā)揮出來。由此可見,在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實施過程中,體育教育管理者需要在傳統(tǒng)體育教育基礎上,將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現代體育教育中,即在體育教學中導入文化教育,取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去其文化糟粕,使得文化和競技體育符合現代體育教育實際需求,營造良好的體育教育氛圍,促進體育教育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帶來巨大作用。
3.2 加強學生文化教育活動
高校在落實體育教學時,科學地將文化教育滲透給學生,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體育教育除了要教授學生基本的體育運動方法技能外,還應當將其中蘊含的體育基礎理論教授給學生,讓大學生清楚地知道體育運動對其身體的幫助,以及在具體的體育運動要領。體育在發(fā)展過程中,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文化歷史,也體現了當時社會背景和發(fā)展過程,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歷史知識,樹立正確的道德情操。在滲透文化教育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多角度、多層次地開展體育文化滲透[3]。
如講到體育發(fā)展歷程時,主要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促進中國體育發(fā)展的直接因素,也是新中國體育事業(yè)起步階段。第二階段就是國家體育方針政策的提出。第三階段就是國家經濟停滯不前影響中國體育發(fā)展。體育教師可以在每個階段用特定的例子進行說明,并通過記錄片、視頻、圖片等形式進行展現。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學習文化的積極性。此外,體育教師也要充分利用好課外教育環(huán)境,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通過有效的體育活動鍛煉學生的意志。將室內與室外體育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構建一個創(chuàng)新、娛樂、教育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氛圍。通過體育與文化活動的結合,不僅豐富了學生文化知識,同時也增強了學生課余活動。
3.3 全面提高教體育教師文化素養(yǎng)
要知道體育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對實際教學效果有著重要影響,體育教師是學生接受體育文化的重要渠道,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在體育教育中導入文化教育,作為體育教師本身,就應當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要知道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價值觀念、道德品德、文化素質等方面形成。以此,學校應當對體育教師采取一定的培養(yǎng)方式,從體育教師任用到后期培訓學習,要求教師達到一定水平后方可擔任體育教師職務。并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和豐富,將文化融入到體育教育中。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學生接收到很多的文化,實現全面發(fā)展。
4 ?結語
新時期體育教育教學需要順應時代發(fā)展,將文化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實現體育教育對學生終生學習和發(fā)展的積極作用。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多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體育文化教育活動,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教育能力出發(fā),言傳身教,全面落實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 馮文杰.高校體育文化教育的保障機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S1):276-277.
[2] 廖菲菲.傳統(tǒng)文化教育引入高校體育課的嘗試——以集美大學學生為例[J].體育科學研究,2018(3):33-36.
[3] 郭利利.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體育文化的融合[J].教育觀察,2017(23):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