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俠
【摘 要】 作文教學的魅力來自何方?作文教學魅力來源于作文的教學個性化、生活化。新的課程改革強調,教學要從學生的體驗出發(fā),密切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觀察、體會社會生活,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的各項活動,在活動中逐步提高體驗、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要讓學生用真情實感表達出對社會、對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表述,為發(fā)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礎。因此,作文要走進生活,回歸自然,還學生作文自然、純樸的本色,給予學生個性化作文教學。
【關鍵詞】 自主 ?真實創(chuàng)新 ?健康
1. 教師指導的個性化
教師指導的個性化是做好個性化寫作教學的前提。學生作文的個性生成很大程度上以老師的個性教學為前提,沒有個性的教學根本談不上是地道的語文教學,沒有個性的語文老師也不可能成為受學生歡迎的語文老師。倡導個性化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生動活潑、健康主動地發(fā)展自我個性,成為具有獨特個性的創(chuàng)造型人才,以適應時代的需要。實現(xiàn)個性化作文的關鍵是教師要充分展示個性化教學的風采。教師的風格和個性,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只有個性化的老師才能培養(yǎng)出個性化的學生。新課標在寫作上強調:“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币粋€好的老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寫作進行指導:
(1) 教師在作文指導時要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大膽創(chuàng)新改革,摒棄那種傳統(tǒng)的以教師的授意、出題、訂框結構、輸送素材到學生的“語言組裝”寫成一篇作文的固定的作文教學模式。
(2) 教師在作文指導時要尊重和保護學生的獨立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個性。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眼睛、嘴、空間、時間,放寬過嚴的限制,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創(chuàng)新動機,讓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努力培養(yǎng)和維護學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新性。
(3) 要鼓勵學生說真話,真話是最好的寫作材料,以真實的生活和情感為題材寫成的文章,新穎獨特,富有個性,才是有價值的文章。當要求寫一篇作文時,由于學生的家庭出身、生活范圍、興趣愛好、生活內容和經歷不同,因而每個學生頭腦中所出現(xiàn)的內容是不相同的。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不要過多地干涉。
2. 學生表達的個性化
學生表達的個性化是做好個性化寫作教學的關鍵。在教師個性化指導的基礎上,個性化作文教學的關鍵在于激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表達,在學生寫作過程中,從擬題、選材、思維、題材語言的運用,都可閃現(xiàn)學生個性化的亮點。
(1) 擬題個性化
題目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往往起著概括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人將它比作文章的眼睛。俗話說“題好文一半”,也說明有一個靈活的題目,有利于擴展寫作的思路,寫出新穎有個性的文章。在實施個性化作文的訓練中,可以給命題立下兩條原則:一要立足現(xiàn)實世界,放眼未來世界,力求新穎、獨特;二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能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聯(lián)想,多角度思維。
(2) 選材的個性化
個性化的選材使文章充實而有生命力。個性化的選材就要獨辟蹊徑,力求新穎,變換思維角度,拓展思維空間。表現(xiàn)個性就要增強選擇意識,選擇自己熟悉的有話可說的、有一定拓展空間的內容去寫,要善于選擇新的切入點,圍繞話題引發(fā)新的議論,展開新的聯(lián)想,講述新的故事,抒發(fā)新的感情,從新的方面認識事物,表現(xiàn)事物,不能停留在原處打轉。首先要放棄題目字面上的本意,挖掘其新意。
(3) 題材的個性化
以往作文“一刀切”的單一命題限制過于死板,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寫作時處于被動接受的心理狀態(tài),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得不到激發(fā)。因此我們應盡力把命題的自主權交給學生,還要善于引導并提供給學生一些感興趣的、富有時代氣息的題材。這些學生喜聞樂見而又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寫出的作文往往有真情實感,學生就會慢慢地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作文”,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將自己獨特的生活體驗和審美情趣融入到作文中。
3. 作文評價的個性化
作文評價的個性化是做好個性化寫作教學的保證。
作文評價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將對學生的寫作熱情產生影響,個性化的作文評價,能發(fā)現(xiàn)甚至挖掘學生作文的閃光點,進而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揚,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對作文更有信心。當然,個性化的評價不是一味地說好話,還包括有針對性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可以是立意的,也可以是對一兩個詞語的運用。這種有針對性的作文評價,自然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從而更快地發(fā)展自己。個性化作文評價是作文寫作的補充、延伸與拓展,使得作文教學更有針對性,從而更有效。新課標關于作文個性評價上提到:“不僅要注意考查學習修改作文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內容和方法?!睘榱藢崿F(xiàn)這一目標,我們除了保持傳統(tǒng)的“面批、互評、針對評改、師生共評、個別評改、綜合評改”外,作文批改應改變教師“一改到底,一切包辦代替”的老方法,把修改作文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張志公先生說過,“應當養(yǎng)成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學生的修改需要老師的指導,可以進行如下修改嘗試:一是指導自改。每次作文草稿完成后,指導學生反復自改,從文章的立意、選材、布局、語言等方面反復琢磨,字斟句酌,精心修改;二是教師作示范性修改。教師瀏覽全班作文,選擇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精心批改、點評,作為修改的范例印發(fā)給學生。再作批改的方法指導。然后四人一組互批互改,改后全班推薦兩至三篇在班上交流,由學生進行評析,在此基礎上寫好作文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