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是信息化環(huán)境的嶄新課堂,主要以新時期的元素為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學習平臺。英語是一門綜合性的語言學科,“讀”與“寫”都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關系到每個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和英語學習能力。為了設置出有價值的資源供學生觀看和學習,教師須結合新時期的教學理念,加入“思維導圖”的教學實例,將“讀”與“寫”有效結合,從而推動小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進程。
【關鍵詞】小學;英語;讀寫;思維導圖
【作者簡介】胡迪,江蘇省興化市千垛中心校舜生小學。
“讀寫結合”是新時期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也是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在讀寫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與學生共同完成“作業(yè)答疑、協(xié)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讓“思維導圖”成為英語教育成功的主要推動力,全面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本文筆者就從當前思維導圖的教學理念出發(fā),對小學英語課堂“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做幾點分析和研究。
一、注重思維導圖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英語讀寫意識
傳統(tǒng)課堂模式下,學生經(jīng)常是當聽眾、做筆記、按照教師的思路去學習,去尋找答案。這種固定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跟著教師的思維走,缺乏自主創(chuàng)新和學習的動力,很少有機會或時間主動思考問題。而結合了“思維導圖”的教學課堂,有利于發(fā)揮學生自身的學習優(yōu)勢,幫助他們理清思路,打下基礎,更好地“讀英語”“寫英語”;教師也能在思維導圖的教學中,和學生互動交流、協(xié)作探究,幫助學生拓展學習思路。如果學生對于以往的教學方法接受程度不高,教師可以對課堂時間進行重新規(guī)劃,并聽取學生的建議,促進英語課堂真正向“思維導圖”的教學形式轉(zhuǎn)變。
小學生剛接觸英語寫作,不會運用較難的單詞和語法知識。教師可以從最基礎的邏輯語句入手,為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高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條件。有的小學生寫作能力較強,可以讓其自行創(chuàng)作,帶動其他同學的學習欲望,讓每個孩子都能展現(xiàn)出自己獨有的學習特點。比如“This morning I got up and drank a glass of milk. I had bread, tomatoes for breakfast. Then I went to school. In the afternoon, I played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雖然這是簡單的英語口語化表達,能讓學生自主、自覺地跟上教學進度,并鼓勵其自主探究創(chuàng)作中的邏輯結構和形容詞、副詞等?!癟his morning”是時間狀語,用來修飾這是過去發(fā)生的事情;而“with my friends.”是事件發(fā)生的賓語,介詞“with”用的深刻而到位。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此段話并進行升華擴展,同時加入自己的主觀情感,使學生學習英語更加到位和有效。
二、強化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英語讀寫能力
“思維導圖”是新時期的教學模式,主要應用課堂教學的引導、策劃和創(chuàng)新。小學英語閱讀教材的內(nèi)容比較單一和基礎,不足以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含有“科學知識、人物傳記、童話故事”等內(nèi)容豐富的課外閱讀資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工具。另外,“繪本教材”也是一種有價值的學習資源,能帶給學生無窮的學習想象,在強化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的同時,提升學生英語讀寫能力,以推動小學英語課堂向前發(fā)展。
“思維導圖”的英語教學課堂,需要結合一定的圖像,才能展現(xiàn)出獨特的教學價值。比如教師可以給出活動話題“How to learn well”,讓學生積極討論怎樣才能更好地學習。如果學生對思維導圖中的哪個環(huán)節(jié)不理解,教師要及時地對其引導教學,幫助學生查缺補漏,避免出現(xiàn)過多的學習紕漏。必要時還可以組織學生學習討論會,提出“what、How、What、Where”等話題進行擴展和延伸,豐富英語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人本主義教育中追求的教學目的。
三、引入思維導圖的教學實例,擴展學生英語讀寫思維
為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英語讀寫意識,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形式,多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新平臺,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有效解答。英語的學習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即“課前鞏固預習、課中梳理信息、課后復習內(nèi)化、互動學習交流”。每一項都是至關重要的,既能提升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又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英語學習平臺。以《At Christmas》這一篇課文為例,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引出新閱讀主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在進步中感受英語“讀與寫”之間的密切關系。
書本中有很多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比如“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Halloween”等,每個節(jié)日都各有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圖像給學生展示每個節(jié)日的相關情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他們讀與寫能力的發(fā)展。“Spring Festival”是春節(jié),大家清掃房宿、買新年衣服、掛紅燈籠,用英語表示為“clean houses and buy new clothes”;中秋節(jié)是吃月餅的好日子,大家聚在一起“watch the moon”,其樂融融;而文章中的“At Christmas” 是西方的圣誕節(jié),人們買圣誕樹,互送禮物,一起吃午餐。
總而言之,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課堂,缺乏新意,學生容易出現(xiàn)“學習狀態(tài)不好、積極性不夠強”等不良現(xiàn)象。為了避免教學誤區(qū),教師要站在新時期的教學模式下,應注重思維導圖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英語讀寫意識。小學生處于思維活躍的階段,只有不斷強化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英語讀寫能力,才能有效擴展學生英語讀寫思維,進而推動小學英語課堂向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