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將寫作和閱讀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是教師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拓寬自身的知識面,還能理解語文學科中所具有的獨特人文情感;而在寫作過程中學生能將從閱讀學來的知識進行實踐應用,并能通過寫作增強語言表達能力,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寫作和閱讀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能讓學生更加有效地理解語文知識,培養(yǎng)各種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深入研究語文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有效的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并通過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長期訓練,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一、?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直存在著這么多的問題,其中教師面臨著最大的難題就是小學語文中的閱讀和作文,大多數小學生由于思維的限制難以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更難以深入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而在寫作過程中,由于大多數學生沒有豐富的閱讀量做積累,使得他們在寫作過程中經常無話可寫,也難以在寫作過程中融入自身的真情實感,這些問題導致了語文整體教學質量較差。因此教師應當深入研究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意義
在小學階段,閱讀是學生對信息進行收集和處理,從而達到認知事物理解世界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而從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來講,由于思維的限制和自身經驗的不足,導致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難以有效理解文章中所要傳遞的信息,也難以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情感,而寫作過程是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應用的過程,如果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豐富的閱讀量做積累,也必然導致他們在寫作過程中無話可寫,寫出來的作文也是機械的句子疊加,這樣的作文不能體現出真情實感。雖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和閱讀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但是兩者之間又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通過閱讀學生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而通過寫作學生又能將閱讀得來的知識加以實踐運用,兩者之間有機結合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促進自身思維的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緊密聯系閱讀和寫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針對兩者進行銜接。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還能讓學生通過寫作表達自身情感,理解語文閱讀對自身的意義。
三、?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結合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閱讀和寫作兩者孤立進行語文教學。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重視閱讀和寫作的重要意義,并在教學過程中將閱讀和寫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進行教學,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沒有將兩者有效結合在一起,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將閱讀和寫作作為兩個獨立的部分通過不同的課程進行培養(yǎng),一些學校雖然開設了閱讀和寫作課程,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制定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學生在此過程中也沒有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
二是教師只注重閱讀輕視寫作。由于寫作需要大量的基礎知識做積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強調學生在寫作方面的“天賦”,在這樣的觀念影響下,教師并沒有制定出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認為學生只需要通過大量閱讀就能有效促進寫作能力提升。因此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但是閱讀技巧只能幫助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取得一定的書面成績,并不能幫助學生有效地促進自身的思維發(fā)展,也不能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文章情感,這樣對學生的寫作過程沒有任何幫助,最終造成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不平衡的現象。
三是教師自身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教師的認知觀念和教學方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其在教學過程中沒有以新課標為指導理念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因此在寫作過程中也難以隨時將閱讀教學中的某個知識點和寫作進行有機結合,學生在此過程中,也難以提升能力。
四、?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應當遵循的原則
(一)堅持積累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應當讓小學生堅持積累,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學生在各方面提升自身能力,必然離不開對知識的積累。學生在經常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積累更多的語句和詞匯,從而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閱讀作為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正確引導學生夯實語言學習基礎。
(二)綜合發(fā)展
讀寫結合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找到準確的讀寫結合切入點,并根據此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分析,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找準切入點,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優(yōu)化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不僅讓學生充分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更能讓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模塊中得到綜合發(fā)展。
(三)遵循差異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導致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此外由于一些學生的生長環(huán)境和自身的性格特點以及智力發(fā)育水平的情況大多不同,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正確認識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做到讀寫結合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和學習習慣,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展開差異化指導,因材施教才能從整體上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
五、?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讀寫結合教學目標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周圍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探索未知事物,但小學生的自制能力不強,在學習過程中難以長時間地集中精力,由于個性的發(fā)展,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發(fā)展以及自身的性格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和課程培養(yǎng)目標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應當清楚現階段的學生應當閱讀哪些書籍,在課堂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當針對哪些內容進行深入講解,并和寫作進行結合對學生進行有效訓練;其次,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研究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學生在興趣的指導下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讀寫活動和讀寫訓練過程中,只要教師能夠在上課前對學生的各項特征做出深入研究,就能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果。
(二)深入挖掘教材,借助教材進行讀寫結合教學
讀與寫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邏輯關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從這方面看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遵循堅持積累的原則,只有學生的積累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在寫作過程中隨心所欲地應用,而教師在此過程中最為便捷的方式就是巧妙借助教材進行讀寫結合訓練。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經過了長時間的論證,是最適合培養(yǎng)小學生的各項語文能力了,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時,針對教材中的文章應當進行深入研究,以教材文章作為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深入訓練。例如教師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時,首先引導學生從結構上理解文章,認識到文章是按照總分總的記述順序寫的,在學生明確了這樣的文章結構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總分總的記敘順序進行習作練習,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借鑒語文教材的寫作方法,對自身的寫作方式加以指導,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三)注意將閱讀和寫作進行遷移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之初是從看圖寫作開始進行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通過讓學生針對文段進行仿寫擴寫等方式進行訓練,在學生達到一定的能力之后,再讓學生針對文段進行續(xù)寫和改寫幾個方面的訓練,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寫作。學生在寫作方面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之后,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反之,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首先可以讓學生針對所學文章進行結構分類,分段理解等方式進行閱讀訓練,在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然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將從閱讀學來的知識進行實踐運用,通過這種方式將閱讀和寫作進行遷移,從而讓學生在培養(yǎng)了一定的能力之后第一時間擁有良好的平臺進行實踐應用,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能力增長。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
閱讀和寫作能力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yǎng),如果學生在此過程中有良好習慣作為基礎,便能支撐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培養(yǎng)能力。因此,教師在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將閱讀和日記進行結合培養(yǎng)學生堅持記日記的良好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完課文教學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本節(jié)文章中所講的故事,所包含的情感進行寫作訓練,運用日記的方式加以實踐運用,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習慣的促使下更好地理解閱讀情感,在寫作過程中加以實踐。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根據本屆語文課程對學生提出的培養(yǎng)目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日記寫作的方式進行反映,這樣能使學生在日記過程中結合自身的經驗進行寫作,更有利于促進學生通過寫作激發(fā)自身的真情實感,同樣,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也能為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進一步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六、?結語
閱讀和寫作一直是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深刻地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讀寫結合的意義,深入分析當前語文教學過程中讀寫結合策略存在的問題,接下來,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遵循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原則,結合課程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深入研究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在此基礎上,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在教學過程中找準讀寫結合的切入點,并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培養(yǎng)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永業(yè).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J].魅力中國,2019(18):16-17.
[2]胡春娟.不僅“得意”?更要“能言”: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策略探究[J].教研,2019(11):86.
[3]楊瑞旺.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寫作的教學案例[J].讀與寫,2018(15):26.
作者簡介:
張紅紅,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溫泉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