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小學作為學習的重要階段,我國大力推廣培養(yǎng)全能型人才,要求學校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筆者就有關經驗和所學的知識,對小學生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以學生的興趣作為引領,讓學生開心學習,快樂成長開展教學情境的設計以及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動教學設計的方法進行簡要闡述,對合理運用激勵,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探討和分析,希望對有關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學生;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0-0035-01
人們往往是因為喜歡一件事或是因為興趣而去努力把一件事給做好,對于學習也一樣,學生因為喜歡某一門課或是這一門課的老師,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學生才會投入最大的熱情。在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學生之所以會對教師的工作進行積極配合,是因為學生對這門課程具有極大的興趣。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對小學生語文教學中學習興趣培養(yǎng)提供有效的策略,對有關人員有借鑒的價值。
一、做好導入設計,調動學生興趣
在設計教學導入的過程中,教師應綜合考慮自身的優(yōu)勢和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情況。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學優(yōu)勢,利用自身對語文色彩的掌握,在教學導入設計的過程中,教學形式應具有多樣化,還可以借助各種語文造型和豐富多彩的顏色,增強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其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已經走入到課堂,已經成為老師重要的教學工具之一。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導入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過程中的課件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讓學生可以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來感受語文的魅力。最后,在教學導入設計環(huán)節(jié),可以增加趣味游戲活動,讓游戲把學生帶入到課堂的學習中。
二、創(chuàng)設教學清境,提高學習興趣
(一)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輔助手段與游戲結合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基本上實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的普及,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設備打破了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克服了傳統(tǒng)的教學短板,對于語文而言,更多的是講究想象力,傳統(tǒng)的教學容易造成課程枯燥,內容抽象,讓學生覺得語文對他們來說遙不可及。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復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易懂,多媒體設備可以集文字、圖像、聲音和動畫于一體,使得教學內容更生動直觀。
小學生天性愛玩,愛玩游戲。古人常說玩物喪志,但作為當代人知道“師夷長技以制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天性,教學過程中,應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讓游戲把學生帶入到實際的學習情境中。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編一個和動物有關的小故事,再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每個人必須在同一幅畫上畫一個小動物,然后讓另一個人接著畫,必須得符合故事的情境設計,故事情節(jié),他們可以自己展開想象去設計。有利于把學生帶入到繪畫中,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提升他們動手能力。不是依葫蘆畫瓢似的呆板,而是有自己思考、動手去探索語文中富含的真意。
(二)設計表演性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營造情境,讓學生在營造的這個情境里自行理解其中的含義,讓學生在實際應用語文時不至于能讀懂而不會說。表演讓學生放松,讓學生意識到,語文是靈活多變的知識,是有趣的課堂,與自己想象中的刻板完全不一樣,從而對語文課堂有全新認識,投入更大的學習熱情到語文中去。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教學表演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情境中領略語文的魅力,或是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語文學者的心情,進一步了解藝術創(chuàng)作。表演性教學情境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己才華的舞臺,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教師應通過各種合理科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三、設計小學語文活動,調動探究興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導入音樂教學環(huán)節(jié),將語文與音樂有機結合,達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拓展,比如在教學生區(qū)分語言冷暖色調時,可以引進不同層次的音樂、配音,讓他們感受音樂的氛圍。寧靜的曲子,一般代表的是冷色,歡樂的曲子可以用暖色來代表,將語文教學與音樂有機的結合來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濃濃的學習興趣,走入音樂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學習,還可以讓學生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四、合理運用激勵性評價,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一)摸清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并不單單是教師講授或是學生傾聽就能完成的。教師給學生的印象,以及教師的教學模式,決定了學生是否喜歡學習這一門課,雖然學生這種做法是非常不正確的,但是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注重自己的言行和舉止,提高個人修養(yǎng),提高個人教學魅力,努力成為學生喜歡的榜樣。在教學過程中,摸清學生的心理,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設計各類教學活動和教學課件,以及各種教學場景。
每個人會有這樣的心理,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學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積極鼓勵他們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點。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天賦和藝術天賦不一樣,但無論如何,教師應該為學生的發(fā)展全面考慮,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做到即使我的語文底子差,但是我非常喜歡語文,我很想學語文,進而不斷地去主動學習。外向型的學生,一般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欲望,針對這些學生,可以為他們設計表演環(huán)節(jié),在表演結束后,對表演進行當眾的表揚,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自卑心的學生,語文教師給予足夠的耐性比給予更多的關懷和鼓勵,并對他們進行引導重要,要讓他們因為語文而變得自信,因為學習語文而變得更優(yōu)秀。
(二)充分尊重學生差異
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綜合科學的評價。教學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常言道因材施教,對于學生的評價也應具備針對性而不是只有一個評價標準就夠,要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運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待學生。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在老師的評價中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和優(yōu)點,最終取得進步。
五、結語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學生的發(fā)展,小學時期的學生,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未知,一切看起來是如此的新奇,具有非常強的好奇心。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最好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就會認真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索。小學生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興趣,會更加主動地接觸文學作品,感受其中的精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想象力。
參考文獻
[1]張海燕.淺談怎樣激發(fā)小學生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N].發(fā)展導報,2019-3-5.
[2]郭惠珍.淺談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2).
[3]張興忠.如何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J].中國教師,2018(S2).
[4]張彩轉.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fā)[N].發(fā)展導報,2018-10-9.
作者簡介:楊海蓉,女,1973年生,壯族,廣西欽州市欽北區(qū),欽州市欽北區(qū)板城第一小學,小學高級,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