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音樂課是培養(yǎng)小學生樂感與音樂能力的初步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只有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好學生的音樂能力,才能夠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綜合發(fā)展。而在音樂教學中,歌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將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活化音樂課中的歌唱技能訓練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歌唱技能;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4-0193-02
【本文著錄格式】李力.如何“活化”音樂課中的歌唱技能訓練[J].北方音樂,2020,02(04):193-194.
引言
在現(xiàn)代社會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音樂在教學過程中也發(fā)生了許多變化。小學音樂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學生的活躍性提高,并且能夠在音樂教學當中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審美與情感體驗,在音樂歌唱教學課程當中也是如此。但是在歌唱教學當中,其技能訓練必然是枯燥乏味的,教師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將其教學課程活化起來,以促進歌唱技能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音樂課堂的整體教學目標。
一、精心設計,以歌唱為中心的音樂課堂
在很多音樂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對歌曲的教授只是兩三遍就過,當學生整體有了大體的演唱效果就不會再對學生進行仔細的教學,但是這種情況下,還會存在一部分學生對歌曲演唱并沒有掌握,而且學生整體對歌曲的細節(jié)部分也沒有過多的把握。如果在該課堂當中沒有別的教學任務,教師就會讓學生自由歌唱,如果有就會以快速方式進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例如樂器伴奏,或者對該歌曲進行深度思考,這樣會使學生并沒有體會到歌唱的魅力、學到歌唱的技能,也會在無形中被影響,覺得歌唱教學并不重要。所以,教師對音樂課堂的創(chuàng)設非常重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示范演唱
教師可以在進行歌曲教學之前,讓學生聽一遍歌曲,再對學生進行示范演唱。在教師進行示范演唱的過程中,要做到精神飽滿、富有感情,讓學生體會到歌曲當中真實情感的流露與節(jié)奏的魅力。例如《今天是你的生日》《七色光之歌》等歌曲教學,教師通過示范演唱使學生感受到歌曲當中的情緒,或深情或歡快,能夠快速地將學生帶入歌曲的氛圍當中,并且在聽覺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場盛宴,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帶領學生“假唱”
“假唱”現(xiàn)象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其實比較常見,小學生愛玩,所以他們很多都喜歡在觀看歌唱家演唱時對上演唱的口型進行“假唱”,在歌唱教學中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對口型了解歌唱的氣息、節(jié)奏以及歌唱的內容,既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歌曲的認識,又能夠提升課堂的活躍性,激發(fā)學生樹立自信心與表演欲望。
(三)教會學生歌唱
如同上文中所說,如果教師對歌唱教學不重視,僅僅教學一兩次就帶過,會對學生的歌唱學習產生消極作用,所以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歌唱,讓學生愛上歌唱,在教學過程當中,要仔細并且要有耐心??梢韵葟囊魳泛喿V開始,讓學生學會看簡譜、唱簡譜,再對學生進行歌詞的教學,一句一句地帶領學生進行歌唱。在進行仔細地歌唱教學過后,讓學生整體對歌曲唱一遍,教師根據學生唱的效果在歌曲當中進行標注,再具有針對性地一處處糾正學生的音調或節(jié)奏,對于一些較難過渡的音樂段落。一定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與音樂能力對學生進行歌唱要求。例如在教《阿里山的姑娘》時,這首歌屬于臺灣高山族的民歌,歌曲旋律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親切,并且旋律流暢,略微帶著一點小俏皮的節(jié)奏。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歌詞朗讀,將整首歌曲的情感段落分開。然后帶領學生唱簡譜,在唱簡譜的過程當中體會這首歌的音樂情緒以及歡快、舒展的音樂節(jié)奏。然后,在教師對學生進行歌詞教學時,要注意歌曲當中的優(yōu)美部分與熱烈部分的區(qū)別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歌曲當中感受到歡快的情緒。為了增進學生對歌曲的熟悉,可以根據這首歌的旋律復習4/4的強弱規(guī)律,和著音樂打節(jié)拍,如果學生在感情與節(jié)拍的方面掌握不足時,教師要對其耐心地教學,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當中學習歌曲。
(四)跟著音頻輕聲唱
在學生學會歌曲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中輕聲唱,主要引導學生對歌曲當中的節(jié)奏、氣息與歌詞進行掌握,這樣也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邊聽邊唱的習慣,能夠在跟著音頻輕聲唱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在節(jié)奏與氣息把握當中出現(xiàn)的錯誤,有利于促進學生對歌曲技能的掌握。
(五)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唱
現(xiàn)代社會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音樂教學當中也需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音樂人才。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讓他們能夠根據教學內容與自身的知識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新,根據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作出新的歌曲,并且將其展現(xiàn)在課堂當中。在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指導與鼓勵,有利于學生表現(xiàn)能力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成長與發(fā)展。
二、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在游戲中進行歌唱訓練
音樂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抽象,雖然相關的節(jié)奏與歌詞能夠將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出來,但是學生對歌詞或者節(jié)奏的理解不夠,就很容易造成學生懵懵懂懂,只會在表面上歌唱樂曲,并不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歌曲的情感畫面。所以,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中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在游戲當中對學生進行歌唱訓練。同樣以《阿里山的姑娘》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課堂當中邊唱邊跳,感受歌曲的歡快與熱烈;還可以創(chuàng)設有趣的課堂情景,將班里的男生與女生分開進行對唱,有效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與生動性,創(chuàng)設充滿活力教學課堂。
三、利用啟發(fā)性語言,讓學生感悟歌唱技能
由于音樂知識的不確定性與抽象性,所以,教師要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促進學生對歌唱技能進行理解,利用啟發(fā)性語言帶領學生去想象音樂畫面,感知音樂情緒,能夠有效地讓學生從心中感悟到歌唱的技能。例如在《茉莉花》教學當中,由于樂曲中的部分聲音位置很高,所以要在保證小學生嗓音健康安全的情況下,帶領學生進行高音部的演唱,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站在山坡上,將喉嚨打開,用胸腔去歌唱,而不是夾著鼻音進行歌唱。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用鋼琴帶領學生進行發(fā)聲練習,在逐漸的練習過程當中使學生找到最舒適的發(fā)聲位置,從中感悟并學習到歌唱的技能。
四、通過實踐指導,體驗正確的發(fā)聲狀態(tài)
在很多時候音樂歌唱教學當中,并不是僅僅依靠啟發(fā)性語言與想象就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通常要通過實踐的指導才能夠讓學生正確地打開他們的喉嚨進行正確的歌唱,讓他們能夠在每一次歌唱時熟練運用起歌唱技巧??枈W爾夫認為,音樂教師應當用具有豐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和吟唱,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所以,小學教師應當正確地引導并運用生動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歌唱指導。但是如果多次教導學生打開喉嚨,嘗試著用胸腔歌唱依然達不到效果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讓學生摸著自己大牙關的位置,使大牙關保持打開的狀態(tài),讓學生在逐漸的技巧運用過程中找到正確的發(fā)聲狀態(tài),從而養(yǎng)成習慣。
五、結束語
歌唱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師一定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思想進行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避免在課堂上采用平凡且枯燥的發(fā)聲練習對小學生進行教學,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音樂水平及教學內容精心設計音樂教學課堂,有效促進小學生的音樂能力發(fā)展。同時,教師應當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及職業(yè)素養(yǎng),面對小學生要有耐心、有方法地對其進行引導,才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張盛媛.小學音樂課中的歌唱課教學探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2]王麗娟.小學歌唱教學中音準與節(jié)奏訓練探究[D]. 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3]王穎.小學音樂歌唱課堂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探究[J]. 黃河之聲,2018(5):91.
[4]魯以雷,馮敏,朱華琴.小學音樂課堂“歌唱”版塊教學模式研究報告[J].北方音樂,2015,35(4):98-99.
[5]陳曉群.小學音樂課堂歌唱教學的有效性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1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