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萍
摘 要:聚焦課堂小練筆,就是在閱讀課堂上,抓住一個習作訓練點,如情景交融、場面描寫、想象寫話、補白續(xù)寫、仿寫、寫具體等,根據(jù)范文進行即興練筆的一種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習作訓練。讓學生根據(jù)創(chuàng)設的生活場景即興寫話、寫片段的微寫作練習,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有效舉措。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小練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闭Z文是學習語言運用的課程,學語文其實就是體會語言的秘妙,學習語言表達。文本是依托,捕捉文本中的習作訓練點,進行課堂微寫作。抓住一個點、一個場景、一個補白或續(xù)寫等及時進行的隨堂小練筆,是讀與寫的巧妙結合,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言文字并進行運用語言有效途徑,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有效舉措。
一、情景交融,寫景抒情
文本中許多精彩的語段蘊含著一定的寫作技巧。教學時,需要重點指導,引導學生領會這種寫法的妙處,從而學會用這種方法寫作。
比如教學《草原》一文時,請學生先用“——”畫出直接寫草原景色的句子,體會草原的美麗風光。然后用(? )括出作者由此抒發(fā)感情的語句。并請學生說說在寫景中融入自我情感有什么好處。教學時,通過朗讀寫景的語句,讓學生說說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讀讀作者看到這美麗的草原風光后的感受的語句,表達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情懷。從而領悟到寓景于情、情景交融,不僅感動著作者自己,也感動著讀者,這是語言的魅力,是這種情景交融的寫法傳遞給讀者的無限遐想。
通過教學學生領會了情景交融這一寫作方法以后,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試著運用這種方法,結合自己生活實際,把在游玩中看到的難以忘懷的美景,結合自己當時的切身感受,寫下來。比如:
那里的溪水比別處的更清澈,就像一面鏡子,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身影,也可看見溪底的許多小石頭,看著溪中的自己,心也漸漸舒展開來。
通過賞析情景交融的寫法后,內化為學生自己的一種寫作技巧,并能把這種寫法靈活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學生邊閱讀邊寫話,以讀促寫,是提升學生習作素養(yǎng)的有效舉措。
二、點面結合,生動傳神
“點面結合”就是“點”的詳細描寫和“面”的概括描寫的有機結合。點面結合,可以生動傳神地寫出人、事、景物的形象狀態(tài),能充分地表達思想,抒發(fā)感情。比如:
面: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zhàn)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
點: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zhàn)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既關注了人物群體,也對五位戰(zhàn)士分別進行了描寫,既讓人從整體上感受到他們的無比英勇和對敵人的深切仇恨,也讓人感受到了這五位戰(zhàn)士鮮明的個性特點。挖掘文本中精妙的表達方式,進行隨堂的小練筆,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點面結合的寫法,讓他們明了這樣寫的好處,并能根據(jù)“大家一起在操場上跳長繩的場面活動”試著請學生先說一說,再寫一寫:
活動課上,我們一起跳長繩。一個連著一個地沖進去,有序地跳著,可帶勁了。瞧!只見李紅辮子一甩,一個箭步,魚貫而入。那嫻熟的動作,讓人叫絕。
學生根據(jù)點面結合的方法,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出富有生活情趣的片段,把一群人在一起跳長繩的場景淋漓盡致地寫下來。這樣活學活用,即興練筆,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這種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并且能熟記于心,內化為自己的習作素養(yǎng)。
三、學法遷移,想象寫話
每篇課文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材料。教師要用課堂小練筆來激活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鼓勵他們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真切感受。
在教學《月光曲》一文的第九自然段,學生在品讀課文時,根據(jù)音樂欣賞到三幅畫面,而且音樂由輕柔舒緩到高昂激越。學生學得很投入,欣賞音樂后所描述的畫面很逼真。于是,學法遷移,讓學生欣賞《溪邊景色》,然后根據(jù)自己從音樂中領悟到的畫面,仿照課文,先說一說,然后用筆寫下來。有學生描述如下:
看到那美麗的金黃色的樹葉染成的美麗畫面,聽到小溪潺潺的流水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靜謐、和諧的動人畫面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令人陶醉。
從學生的描述中,感受到了純真的喜悅。這樣的閱讀欣賞,做到了跨學科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四、品讀文本,補白續(xù)寫
只要細細品讀就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課文留有言而未盡之處。有的省去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有的省去故事的結尾等,要善于在精彩的情節(jié)罅隙中尋找空白的“點”,進行課堂小練筆。
教學《父愛之舟》一文時,讓學生通過反復默讀后,請學生結合語境,深度閱讀文本。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到那濃濃的父愛后,動筆進行補白:
他回家時,
我偷偷哭了。
我品嘗到了人生道路中的新滋味,
我的內心五味雜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般滋味縈繞心頭,久難消散。
“補白”的過程既是一個思維自由馳騁的過程,又是一個錘煉語言的過程。讓學生融入文本,把自己的感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寫出來。不僅能夠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去解讀作者無助悲憫的心理。通過練筆讓學生的思維走向深處,用心研讀文本,揣摩人物的內心,提煉文本的主旨。
五、依托文本,靈活仿寫
一篇篇具體、生動的課文在學生腦海中形成鮮明的印象后,學生能知道某篇習作該寫什么,該如何寫,直觀形象,學生容易理解,容易模仿,容易掌握。
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時,學生不僅感受到奇特的異國風光,而且學習到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運用修辭手法進行精彩的描寫。引導學生仿照課文《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仔細觀察圖片,請抓住烏篷船的特點,發(fā)揮想象力,運用合適的修辭手法,寫一寫《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烏篷船》。
教師在閱讀教學時巧妙地將習作教學穿插其中,習作模仿是訓練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和流暢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由仿到創(chuàng),漸漸地學會習作,從而提升他們的習作素養(yǎng)。
六、根據(jù)情景,鋪展語言
進入高年級,除了寫清楚外,還要求學生寫具體。培養(yǎng)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和鋪展能力。能把場景結合生活實際描繪得細致入微,培養(yǎng)學生生發(fā)語言和鋪展語言的能力。
下面的句子寫出了人對某件事入迷的樣子。請學生讀一讀:
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后退,嘴里嘰里咕嚕的,好像在跟誰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手不停地揮動……一刻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羅丹越干越有勁,情緒更加激動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樣,整個世界對他講好像已經(jīng)消失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塑像癡癡地微笑,然后輕輕地舒了口氣。
請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后,結合生活場景,搜索自己身邊如此投入的場景,寫一寫人對某件事(看書、聽音樂、畫畫、做手工……)入迷的樣子,例如:
下課了,他全身心投入他的書中,默默地看著他喜歡《狼王夢》,兩眸盯著書,看他那激動的眼神,眼里冒著奇異的光,兩頰緋紅,估計書中的場景深深吸引著他。我跟他說話,他居然都沒理會我,真是個名副其實的“小書蟲”。
課堂小練筆是一種隨堂即興的寫話練習,做到有感而發(fā),領悟方法,適時練筆,切實提升學生習作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靜.淺談作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J].作文教學研究,2006(03).
[2]高蓉蓉.巧妙捕捉訓練點,精心打造“微習作”訓練場[J].課外語文,2018(07).